中国养老问题,居家养老服务特色与创新(我国的养老现状及对策)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5 06:20:16
怎么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
最近有很多关于“延迟退休”、“养老基金入不敷出”、“养老金亏空”的话题。人社部官员宣布“延迟退休”,在全社会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年大力宣传倡导计划生育时,反复说:“养儿育女都一样”、“独生子女好”、“国家保障养老,不需要孩子”。然而,短短几年,就变成了“国家养老金无法持续”、“养老基金入不敷出”、“退休必须延迟”。这不是很可笑吗?当权者根本就是在玩弄国家政策,玩弄中国人。
讨论养老问题其实不是问题,就是伪命题。真正重要的是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如果中国没有那么多公务员,如果公务员缴纳的社保和企业员工一样,如果中国公务员没有比普通企业员工高很多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丰厚的养老待遇,如果社保基金管理没有那么多漏洞和腐败,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还会有几万亿的赤字吗?还用担心发不出养老金吗?
中国真的很奇怪。问题显然不是养老金本身,而是决心为养老金挖坑。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如果不着力从制度上解决问题,那真的是孤注一掷了。或者中国官方和很多主张“延迟退休”的学者都很可笑!
我三年前写过一篇文章,讨论在中国建立新的养老金制度的意义和可行性。今天不妨重申:
首先,建立国家养老基金。全国统筹养老基金的来源:1。中央政府每年从国税中划出适当比例建立和补充全国统筹养老基金(我个人认为10%-15%比较合适);第二,加强央企红利收缴,每年提取央企红利的30%-40%;3.出售国有企业的资产和股份。
第二,应该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地方政府养老基金。地方政府养老基金的来源:一是地方政府每年从地方税收中划出适当比例,用于统筹补充全国养老基金(我个人认为10%-15%比较合适);第二,加强对地方国企红利的征收,每年从地方国企提取30%-40%的红利;3.出售地方国企的资产和股份。
第三,建立企业职工退休个人账户制度。包括建立全国养老基金个人账户(25%)、地方政府养老基金个人账户(25%)、企业年金个人账户(25%)和个人缴费养老金账户(25%)。
第四,建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个人账户制度。分为两类:一是非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包括建立全国养老基金个人账户(33%)、地方政府养老基金个人账户(33%)和个人缴费养老金账户(34%)。二、中央一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包括建立国家养老基金个人账户(66%)和个人缴费养老金账户(34%)。
第五,取消养老金双轨制,实行全国统一的工资水平和养老金水平。
六是法定继承人继承因疾病或意外死亡未收回的个人账户总额差额。可以一次性结清账户,也可以转入继承人个人支付账户。
第七,对养老基金的管理和运营进行严格的立法,实行管理人和负责人之间的终身问责制,防止暗箱操作和腐败。
只要中国实施我提出的方案,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养老基金入不敷出的问题。
面对养老困境,有关行政部门和一些学者谈“延迟退休”无异于痴人说梦。
3
问题:1。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碎片化问题,缴费标准和缴费待遇差异较大,给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并统一带来很大困难。2.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滞后,影响了城镇职工就业和养老保险的公平性。3.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配套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基本养老保险结余基金投资运营机制建立严重滞后。4.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寿险发展缓慢,尚未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力支撑力量。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完善我国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拓展数据解决方案,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公平统一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应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可以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逐步过渡到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了减少改革阻力,可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时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待遇与改革前基本持平或略有提高。解决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长期留在城市的农民工,应视同城镇企业职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于短期流动且不愿留在城市的农民工,应允许其返乡参加当地农村养老保险。对于流动就业的农民工,要建立社会保障号和个人账户,做到户口随人走,方便他们就业和迁移。参考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抓住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这个关键点。
中国养老问题现状以及面临的压力
据民政部统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占比超过20%,养老产业将成为10万亿元的大生意。目前龙头房企包括万科、绿城、保利地产、远洋地产等。已将养老地产写入年报开发计划。然而,迫切希望摆脱以往销售模式的养老行业,仍然面临着行业标准缺失、服务经验不足、人员流动过快等问题。尤其是如何在行业内赚钱,还是一个难题。目前房租,护理,餐饮等费用。
用是养老机构的主要收益。 专家分析,在日本,养老由政府扶植;在美国,则有医保、养老保险的进入覆盖,但这两点在中国都尚不具备。目前来看,养老客户的支付能力仍旧是行业的最大难题,推出养老保险或将是解决途径之一。但目前这也意味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不能像传统养老机构那样,过分依赖政府的补贴。 同时,受传统观念影响,养老行业不像医疗和地产那样,有长期的积累,社会还缺少养老服务方面经验;此外,由于居家养老占据主流,而政府保障性机构提供的又是基础服务,因此,对于中高端的养老需求,没有与之匹配的市场化标准。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