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珍稀动物,世界稀有动物大全名字(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

摘要: 什么是珍稀动物 物以稀为贵!比如,人不珍惜动物。普通人看不到的动物,比如恐龙,珍惜动物。活着是传奇...

什么是珍稀动物

物以稀为贵!比如,人不珍惜动物。普通人看不到的动物,比如恐龙,珍惜动物。活着是传奇,死了连骨头都珍藏!说够了要珍惜。

什么是珍稀动物

珍稀动物

麋鹿,俗称四象,生活在沼泽中,以草和水生植物为食。1894年以前在北京南苑饲养,国外只有少数野生物种灭绝。1985年后运回英国放养。地理分布: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现已灭绝。北京动物园1中南半岛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香港和海南岛)。)7中美洲(位于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成功繁殖的大熊猫生活在慈姑竹林中,怕冷怕暑,性孤独。雌雄分离,会游泳,善爬树,喜竹子,也吃水果和动物骨头,性温和,自卫能力弱,常受天敌伤害,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和北部。分布于中国的四川、陕西和甘肃。中国特有,野生数量不到1000只,人工饲养100只左右。大熊猫(又名大猫熊)生活在海拔20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独居,昼夜有活动和休息,无定居。视力听力差,嗅觉好,体态笨拙,善攀爬游泳。以竹叶、竹笋、竹竿等为食。偶尔吃小动物和鸟蛋。繁殖季节的春季,怀孕期80-160天,产1-2胎,5-7岁性成熟,寿命25- 30年。北京动物园于1955年开始饲养展览,1963年配种成功,1978年人工授精配种,1993年全人工配种,1999年人工辅助母兽喂养双胞胎。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是一种爬行动物,也被称为蝾螈。它是中国的稀有动物。它生活在池塘底部,以鱼、青蛙和鸟为食。七月繁殖,产卵,靠阳光和杂草孵化。雌性鳄鱼有很强的巢穴保护。别名中国蝾螈,龙图,又叫猪伯龙,属于蝾螈科,学名是扬子鳄。成虫体长可达2米左右,尾长与体长相近。头扁平,口鼻部长,外鼻孔位于口鼻部末端,有一个口盖。体披皮甲板,腹甲柔软;钉板近长方形,排列整齐;有两排指甲突起,形成贯穿全身的两个脊。四肢短而粗,趾端有蹼趾和爪。身体背部呈灰褐色,腹部前部呈灰色,从肛门到背部呈灰黄色。平尾。新生的鳄鱼是黑色带黄色条纹的。他靠在河流、湖泊和池塘里挖洞为生。他很凶猛,以各种动物为食,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甲壳动物。6月交配,7-8月产卵,每窝可产20多枚卵。卵产在长满杂草的草丛中,雌鳄守在一旁,在自然温度下孵化,约60天。冬眠习惯。产于安徽、浙江、江苏交界处。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孑遗物种,在生理上有许多残留特征,这也表现在分布的不连续性上。为了探索扬子鳄的奥秘,中国建立了扬子鳄保护区和扬子鳄繁育研究中心。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鲵两栖类,又称大鲵,是世界上最大的两栖动物。这是中国特有的。它生活在山涧中,夜间外出,捕食鱼、虾、昆虫,在我国分布广泛,尤其是华中、华南地区。像婴儿一样哭。大鲵又名大鲵,属于隐鳃亚纲,学名为大鲵。大鲵是现存最大的有尾类动物,体长超过1米。头部扁平、钝圆,嘴大,眼睛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平坦,尾部逐渐变成侧平。身体两侧有明显的皮褶,四肢短而平,五指四趾在前,稍有蹼

每年7-8月产卵,每尾300多粒。雄性蝾螈把卵包在背上,2-3周后孵化。大鲵是我国特有物种,因其叫声如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大鲵心脏结构特殊,已出现一些爬行动物特征,极具研究价值。因为肉味道鲜美,被视为珍宝,所以被捕杀,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需要保护。大鲵主要产于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偶尔在我们城市见过。它的个体不大,经常被误认为一般的鱼。2001年夏天,在我市溪口镇集贸市场的一个摊位上,市民发现了一条身长只有几厘米的大鲵。买回来后送到相关部门签字,目前保存在滕头村水馆。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是一种肩部长有金色毛发的灵长类动物,生活在3000米的高山森林中。它生活在树上,群居生活。它以野果、嫩芽和竹笋为食。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是中国的一种珍稀猴子,学名为金丝猴,英文为仰鼻猴/金丝猴。金丝猴是中国特有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金丝猴包括四川、云南和贵州。滇金丝猴生活在遥远的云南和西藏的雪山和冷杉林中,数量只有一千只。贵州金丝猴仅存于贵州范静,数量只有700只。人们熟悉川金丝猴。川金丝猴,分布在四川、陕西、湖北、甘肃,生活在大山深处,群居,背上披着金斗篷,爬树、跳跃、移动如蝇。金丝猴多次被租借到国外,取得了很好的展览效果和很大的轰动效应。白鳍豚,一种哺乳动物,生活在洞庭湖和长江中下游。汛期水位上涨,成群游入洞庭湖及其附近繁殖,水位下降回长江,多在深层活动,早晚捕食浅水附近鱼类,濒临灭绝。白暨豚俗称白鳍豚、白鳍豚和马江。属于哺乳类、鲸目、白鳍豚科。其分布仅限于长江中下游,特别是湖北沙市以下的湘鄂皖苏长江流域。

段为多。 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它是研究鲸类演化和生物进化的宝贵材料。它有发达的大脑,是一种聪明而有智慧的动物,它有“回声定位”和声纳等特殊功能。具有流线型的体型,丰富的皮下脂肪,游泳敏捷,这些结构在仿生学上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白鳍豚体呈纺锤形。吻突极狭长,上颌和下颌几乎等长,且微上翘。体长为吻长的6倍。体色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颈部两侧、耳孔后及鳍肢上方区域有一半圆形的白色宽纹,在肛门上方的尾侧有两道半月形的白色宽纹。 白鳍豚喜在远离岸边的江心主流区活动,为疏人性豚类。在行动中有集群习性,常三五成群在江心活动,偶尔也进入湖泊、支流与长江干流汇合处活动。白鳍豚用肺呼吸,每隔一二分钟就要露出水面换一次气。换气时总是头先出水,有时会喷出水花,出水呼吸时会发出声响。当天气闷热、暴雨即将来临之际,它便频频露出水面一起一伏,群众称为“白鳍拜江”。 白鳍豚是肉食性动物,其视觉很差,靠自身发出的超声波讯号发现食物并突袭式吞食。食性以鱼为主,常在浅滩、岔流以及支流汇合处觅食。其食量甚大,一般摄食量可占体重的10%~12%。 白鳍豚雌性6龄、雄性4龄可达性成熟。生殖交配期在4月~6月,怀孕期约9个月,至翌年一二月份在江中分娩。母豚每年只生1胎,每胎1仔,偶有双胞胎。刚出生的幼豚哺母豚乳汁长大,并随群活动。 长江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建成后,使长江生态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航运业的发展、河道整治、机动船只增加、水质污染、江湖淤塞、使用有害渔具及有害捕捞方法等,严重威胁着白鳍豚的种族延续。据实测统计,现长江白鳍豚资源量已不足100头,远低于国宝大熊猫。为使白鳍豚在自然界不被灭绝,国家已将其列入一级保护动物,并将长江天鹅洲古道和安徽铜陵江段划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增殖白鳍豚资源,拯救濒危物种。 东北虎 也称西伯利亚虎,为世界濒危物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由于我国此前过量砍伐森林,使东北虎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据国际联合调查小组最近一次野外探查显示,我国野生东北虎数量已不足20只。

中国珍稀动物的名称有哪些

我国的珍稀的动物有中国大鲵、白鹤、白鳍豚、东北虎、鹈鹕。1、中国大鲵(学名:Andrias davidianus):是大鲵属的一种,俗名娃娃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因其夜间的叫声犹如婴儿啼哭,所以俗称为“娃娃鱼”,但它却并非鱼类。而是体形最大的一种两栖动物,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25千克,最大的达50千克。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点,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2、白鹤(学名:Grus leucogeranus):是大型涉禽,略小于丹顶鹤,体长130-140厘米。站立时通体白色,胸和前额鲜红色,嘴和脚暗红色;飞翔时,翅尖黑色,其余羽毛白色。虹膜棕黄色,嘴、脚暗红色。2龄脚变红色,3龄嘴亦变为红色。栖息于开阔平原沼泽草地、苔原沼泽和大的湖泊岩边及浅水沼泽地带。常单独、成对和成家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节则常常集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特别是在迁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3、白鳍豚: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暨豚、白旗。白暨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中文名白鳍豚,属于喙豚科,拉丁名为 Lipotesvexillifer,英文名为 YangtzeRiverDolphin。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白鳍豚已存在有2500万年,喜欢群居,视听器官严重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能在水中探测和识别物体。白鳍豚是恒温动物,用肺呼吸,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现已基本灭绝。4、西伯利亚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ssp.altaica):又称东北虎,是虎的亚种之一。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其中雄性体长可达3米左右,尾长约1米,体重达到350千克左右。野生西伯利亚虎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之美称。5、鹈鹕(学名:Pelecanus):鹈鹕属8种水禽的统称。身长约150厘米,全身长有密而短的羽毛,羽毛为白色、桃红色或浅灰褐色。有些种类的鹈鹕体形较大,其翼展宽3米,能以超过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长距离飞行。嘴长30多厘米,具有下嘴壳与皮肤相连接形成的大皮囊;皮囊可以自由伸缩。尾羽根部有个

珍稀动物有哪些?

珍稀动物包含陆生生物类(如:小熊猫、白颈长尾雉、大熊猫、伊犁鼠兔、金丝猴、白鹮等)、水生生物类(如:扬子鳄、白鳍豚等)、两栖类(如:黑软壳龟、中国大蝾螈、大鲵等)、爬行类(如:印度蟒等)。具体介绍以下几种:1、小熊猫小熊猫,小熊猫科小熊猫属的一种动物。外形像猫,但较猫肥大,全身红褐色。圆脸,吻部较短,脸颊有白色斑纹。耳大,直立向前。四肢粗短,为黑褐色。尾长、较粗而蓬松,并有12条红暗相间的环纹;尾尖深褐色。2、大熊猫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3、白鳍豚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体呈纺锤形,体长1.5-2.5米,体重可达230千克。吻部似鸟喙般向前伸出,窄而长,吻尖略向上翘,约30厘米。额顶显著隆起,鼻孔长在头顶,呼吸时,头部先出水,喷出的水花不高。眼极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针眼状。背鳍三角形,鳍肢较宽,末端钝圆,尾鳍呈新月形。体表背面呈青灰色,腹面为白色,尾鳍并不出水。4、大鲵大鲵是隐腮鲵科、大鲵属有尾两栖动物。体大而扁平,一般全长582~834毫米,头体长310~585毫米,最大个体全长可达200厘米以上。头大扁平而宽阔,头长略大于头宽;雄鲵肛部隆起,椭圆形,肛孔较大,内壁有乳白色小颗粒;雌鲵肛部无隆起,泄殖肛孔较小,周围向内凹入,孔内壁平滑,无乳白色小颗粒。5、印度蟒印度蟒,是亚洲岩蟒的别称,又称黑尾蟒,是分布在南亚及东南亚的一种巨型蟒蛇。2009年其亚种缅甸蟒被确认为一个独立物种。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