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大学就业率排名,河南二本就业最好的大学(中国大学就业质量排名)

摘要: 全国的各大学就业排名 每个学校的就业率都有水分,没有参考价值! 全国专业就业率排名 从2014年到2020年...

全国的各大学就业排名

每个学校的就业率都有水分,没有参考价值!

全国的各大学就业排名

全国专业就业率排名

从2014年到2020年的7年间,新增专业14543个,取消专业1876个,共变动16419个。全国有1258所本科院校。在过去的七年里,平均每个学院增加或取消了13个专业。新增加的专业是否意味着未来发展有前途?被撤销的专业是否代表这个专业的没落?在全国1258所高校中,规模最大的专业有100多个,规模最小的专业只有二三十个。每所大学7年平均调整13个专业,是相当大的变化!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各个专业的就业情况。近七年新增专业前20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就业前景看好的新兴专业;第二类是新兴专业,就业不乐观;第三类是传统专业,就业前景好;第四类是就业一般的传统专业。1.就业前景看好的新兴专业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排名第一,人工智能排名第二,机器人工程排名第三,智能制造工程排名第六,物联网工程排名第七,智能科学与技术排名第九,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排名第十六,健康服务与管理排名第二十,这八个专业中,除了健康服务与管理与民生相关外,其余七个专业均为工科专业。它与计算机、电子、大数据、互联网等密切相关。2.新兴专业和就业不乐观的专业有第四网络与新媒体,第五数字媒体艺术,这两个专业的特点差不多,都比较“文艺”。过去十年见证了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但是看短视频、长视频、图片等媒体形式逐渐成型,新人的机会并不多。具有艺术内涵和计算机外延的数字媒体艺术,应用并不广泛。3.传统专业和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有排名第11位的软件工程、排名第12位的金融工程和排名第13位的工程造价。软件工程专业历史悠久,比普通计算机专业更倾向于软件开发方向。金融,集数学和计算机于一身,是一个对人要求很高的“金领”经济学专业。工程造价与预决算相关,高端专业人才稀缺。4.就业平庸的传统专业有商务英语排名第8,电子商务排名第10,翻译排名第14,机械电子工程排名第15,金融管理排名第17,学前教育排名第18,酒店管理排名第19。你所学的英语、电商、翻译都不能算作“硬通货”。机械电子工程是前机电一体化,新瓶装旧酒。金融学和本科阶段的会计学差别不大。学前教育一直是平均收入相对较低的专业。酒店管理的应用范围比较窄,就业地点和行业有限制,就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高。为什么新增专业中就业一般的新增专业那么多?比如第四类专业比较传统,就业情况一般,但这类专业正好提供了一个不是特别贵的专业。这些专业不需要高端实验室或昂贵的设备硬件,特别适合低成本多招生。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水平不是特别高的院校,所以在选择这样的专业时,我们最好选择相关的名校或者业内知名院校。此外,考生在选择新专业时要谨慎。一是学科开设时间短,培养体系不成熟。第二,专业一定要与自身条件相匹配,盲目选择热门是得不偿失的;第三,不一定是好工作,但可能是门槛低,社会热情高。被取消最多的20个专业各有各的难处,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行业变化,典型的是排名第一的服装与服饰设计和排名第十的服装设计与工程,近年来服装设计与制作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s

这个行业的许多工作岗位正在大量消失。在第五代产品设计和第八代工业设计中,存在着理论与应用相脱节的情况。第二类是专业特色。第二类是公用事业管理,本来是为了培养科教文卫系统内的人才。但是,体制内从来不缺人才。而且不同院校开设的这个专业对口程度不同,很难跨行就业。排名第三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的复合型专业,但其独特的应用领域并不明显。排名第四的信息与计算科学是数学计算机专业,读这个科学的研究生学计算机大概比读这个本科专业好。排名第20,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结合了地理与环境学科,但缺乏自身的独特性。第三类是教育技术,就业难度排名第六。它不培养老师(有些可以教信息学),毕业生处境很尴尬。9号生物技术,升学就业选择不多。12社工的社会意义很大,但是对口就业的待遇真的很无语。排在第18位的广告学,应该是学营销、设计、策划、传媒的,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很有帮助,但是传统的广告行业基本已经被蹭到地上了。很多专业被砍掉,不代表一定不好。第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毕业生薪资排名靠前;第七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特别适合有志于解决中国芯片问题的青少年。应用统计学排名第11,知名度高,就业多;排名第16位的网络工程也是薪资排名较高的专业。应用物理,排名第21,是一门基础学科。如果毕业后不想做研究,可以转到大部分工科专业继续深造。新增专业最多的高校中,北京外国语大学排名第一,7年新增50个专业。为什么呢?因为每一门语言都是一个专业,所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中国语言数量最多的大学。在撤销专业最多的高校中,云南大学排名第一,7年撤销31个专业。这并不意味着大学的衰落,而是提前规划,精简行政,集中资源准备学科评估和双一流评估的策略。使用相同的

样策略的还有安徽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等双一流大学。通过被裁撤的专业,同学们是不是可以看出近几年的就业趋势呢?在选择就业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慎重,选择的行业发展不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也会很坎坷。最后,祝同学们备考顺利~

大学毕业后就业率排名

中国毕业生出路最好的10所大学1.清华大学 “清华制造”无疑是就业的第一保障,这一地位至今无人撼动。一直在国内一骑绝尘的理工科所培养的毕业生至今仍然是各个行业的追捧对象,出国率和深造的比例也是国内第一。清华新兴的文科院系也以学科新,精度高为特点,拥有新闻,社会学,公共管理,金融和法学等一批热门学科,就业出路令人眼热。多年来清华学子在社会最主流的政界、企业界和学术界均有着极其出色的表现,以基本功扎实,勤奋聪颖和具有团队精神而被评为国内最受欢迎的毕业生。但清华学生也有着过于依赖清华这块金字招牌的傲气,往往坐等海内外顶尖名企来清华招聘,缺乏走出校园寻找机会的冲劲。同时因为每年大批毕业生选择出国,也常常被人诟病。 2.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一直以来号称江南第一学府,强劲的理科在出国上极具优势,也是跟清华,北大,中科大并列的四所学分被美国承认的大陆高校之一。新兴的工科里面的微电子和飞行器制造在全国的高校里面名列前茅。而这两个领域恰恰是近年来的热点,因此复旦的学子在原本不甚擅长的工科里面也开始崭露头角。文科的设置以热门文科为主,而且历史悠久,新闻,国际关系这些学科国内高校无出复旦之右者。尤其重要的是复旦具有在上海的本土优势,一些在上海开展业务的大公司对于复旦学生都是青眼有加。因此,对于想要毕业后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学生,复旦无疑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3.上海交通大学 上交在上海几乎跟复旦齐名,其地位和影响力可见一斑。上交的学科设置以工科为主,其中制造业相关领域和IT类专业的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而上海恰恰是中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所以上交的学生也是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交大学子脑筋灵活,善于经营,管理能力强,也比较容易进入管理层,尤其是一些在上海的IT类的大外企,每年都会给上交单独留出名额。但是由于学科覆盖面的影响不够宽广,而且在上海的声誉似乎总是稍逊复旦一筹。因此暂列第三。4.北京邮电大学 北邮在某些排行榜上的排名虽然低,但是因为其在整个通信行业的影响力无人匹敌。所以就业之好几乎不亚于清华。每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所招聘的新人中北邮的学生几乎占了一半以上。甚至这几个公司每年的招聘笔试主会场就放在北邮。而四大公司的领导层75%以上都是北邮毕业的。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曾经在90年代很火了一阵子,当时文科的分数线之高几乎可以跟北大抗衡。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因此也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人才。每年进入德勤,毕马威等国际知名会计事务所的人数有35%来自于对外经贸大学。 6.中国人民大学 人大最近几年已经从前些年中的衰落走了出来,其优秀的生源保证了学生的高质量,人大的毕业生仍然是国内高校就业市场最强有力的竞争群体之一,在公务员、法律、金融保险、新闻等众多热门行业的录取名单中都可以看到大批人大学子的身影,人大在政界的中层实权校友国内高校无出其右,每年人大考取的公务员是最多的。7.北京大学 北大在中国无疑是一个跟清华齐名的金字招牌。但是在全国的实力数一数二的北京大学在就业上的地位似乎与其排名不太相称。主要是由于北大校内学科设置主要以文理为主,较为冷门的人文类专业和理科专业毕业生多,与社会需求结合小,类似于考古,地质,气象、力学和马列主义学院以及理科的众多冷门院系在就业上并没有很好的前景。因此网上常常炒作诸如北大学子卖猪肉和糖葫芦的爆料新闻。但是除掉这些之外的光华,经院,国关的就业实在足以让绝大多数的学校眼红。而北大理科院系的竞争力也在国内名列前茅,每年去国外一流高校深造的学生数量在大陆高校中遥遥领先。 8.同济大学 在上海的同济大学是一所具有雄厚实力的老牌大学,其专业设置的三个杀手锏足以保证同济在就业排行榜上占据一席之地。汽车,建筑和土木是同济的三个王牌强系,9.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号称“银行行长的摇篮”,目前各大银行的管理层超过三分之一出自中财。10.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也有一个美誉,就是“中国外交官的摇篮”,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外交官出自北外

大学专业就业率排名 哪些专业好就业

应该说就是看一看社会上需求的岗位比较多的,比如说机械的专业,电子专业,这些都是比较多的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