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郑洞国,安春山(宋希廉)

摘要: 郑洞国的介绍 郑洞国是什么样的人? 郑洞国,湖南石门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在校期间曾加入中国共产...

郑洞国的介绍

郑洞国的介绍

郑洞国是什么样的人?

郑洞国,湖南石门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在校期间曾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历任国民革命军连队、党代表、营长、团长,参加过东征、北伐战争。1927年3月,北伐军进入南京后,英国军舰制造了马关惨案,郑洞国指挥部队坚决反击。1933年,郑洞国担任少将第二师第四旅准将,率部参加长城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期间,郑洞国指挥部队先后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会战和赵毅会战,积累了对日作战经验。郑洞国到达印度后,根据军委指示,从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大局出发,千方百计调解中美陆军官兵的矛盾,增进两军的了解和友谊。郑洞国在缅甸指挥驻印部队时注重维护民族尊严。他巧妙地抵制了一些有损国家利益的过分要求。由于郑洞国的努力,中美两军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了缓解。对此,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深表满意。缅甸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潮湿炎热,每年4月至10月为雨季。这期间连续几个月下雨冒烟,部队寸步难行。中国驻印部队主要在驻地进行训练。1943年10月,缅甸雨季基本结束,中国驻印度部队在美国空军工兵部队的配合下,从印度丽都基地出发,一边进攻一边修路。在亚热带山区和密林中,拉开了缅北反攻作战的序幕。

郑洞国和杜聿明谁职务高

第五军军长杜,昆仑关、台儿庄,国军基本上参与了所有可以说的著名战役。如果你跟老郑地位高,说一个就够了。国民党五大军事集团里有杜,但没有老郑,杜是元帅。

郑洞国的生平

郑洞国(1903—1991),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主席。湖南石门县人,1903年1月13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4岁接受父亲启蒙教育,8岁入私塾,17岁中学毕业后考入长沙商学院。受反帝爱国运动影响,毅然从军,考取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1925年毕业后,分配到军官训练团二营任连队代表,参加了东征和北伐。在淡水以北的惠州之围中,英勇作战,率先入城,在黄埔学生军崭露头角,升任营长。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师第八团团长。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将自己的命运与蒋介石联系在一起,走上了背离人民的道路。他是国民党的爱国将领。他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广西昆仑关会战、鄂西会战和八年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在缅北的印度反攻战役。历任第二师少将军长、第98军副军长、第11军军长、第8军军长、第20军副军长。他治军有方,战功卓著。国民政府曾授予他最高军功章,他在国民党军队中被称为抗日名将。1943年春,任新中国驻印度军军长,率部从昆明乘飞机到达印度拉姆加营。为了争取盟国的援助,他耐心地与美英盟军将领打交道,既维护了民族尊严,又改善了与美英盟国的关系,稳定了驻印部队内部的团结,使部队迅速适应了国外的战斗生活。在拉姆加受训半年后,新军奔赴前线,对缅北日军进行反击。攻克日占玉榜的第一战,打破了被誉为“亚热带丛林之王”的日军第18师团所向披靡的神话。1944年攻克缅北战略重镇密支那,完成反攻缅北战役初步任务,升任中国驻印度总司令部副总司令(总司令为美国史迪威将军)兼第20军副总司令。1945年4月,驻印部队攻占了曼德勒东北部的乔妹,与英军会师。至此,中国驻印部队成功结束了缅北反攻战役。抗战胜利后,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授予中将军衔。蒋介石大肆调兵遣将,全面发动内战后,任东北保安副司令兼代理司令,赴东北参加内战。人民解放军接连击败国民党军,主力损失惨重。眼看国民党在东北战场覆灭的命运不可逆转,他请假去北京就医,想离开东北战区。蒋介石命他担任第一兵团司令,组织部队镇守长春。从1948年6月起,人民解放军围攻长春达5个月之久。他带领部队突围。出城后被解放军暴力拦截,回到孤立的城市坚守阵地。该部第66军军长曾泽生领导起义后,仍率领特务团保卫中央银行大楼,并亲笔写下与蒋介石的告别书。10月19日凌晨,解放军攻入中央银行,何率部放下武器投降。毛泽东给D的电报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