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黄维,黄维和他的永动机(国共公认24位抗日名将)

摘要: 黄维的介绍 黄维被谁俘获 黄维在南平集被中野11纵队特务营教导员范天舒、通讯员贾更新、负责甄别俘虏的...

黄维的介绍

黄维的介绍

黄维被谁俘获

黄维在南平集被中野11纵队特务营教导员范天舒、通讯员贾更新、负责甄别俘虏的旅敌工程处负责人宋玉抓获。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陈赓将军。补充:黄维(1904 -1989),字吴明,出生于江西贵溪一个农民家庭。黄埔一期,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缅甸反攻等。在抗日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在淞沪会战中被称为“肉磨”的罗店之战中表现神勇。他曾经是第12军团的指挥官和长官,通常被称为“史蒂文黄军团”。他在淮海战争中战败被俘。1975年,作为最后一批战犯,他被赦免。后来成为政协委员,致力于军事史研究。1989年3月20日,黄维在北京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享年85岁。

黄维的人物生平

1904年2月28日,黄维出生在江西贵溪圣源乡的一个农家,父亲早逝。黄伟早年毕业于县一中,但因经济拮据考上了鹅湖师范,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小学老师。1924年,因学校宣传共产主义,与当地乡绅关系不好,被迫弃职离开家乡。经方志敏安排,找到中共江西地下省委负责人赵兴义,作为介绍人进入黄埔军校一期,与陈赓成为同班同学。毕业后,在两次讨伐陈炯明和与直系军阀孙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因此很快得到提拔。1927年,随着国共分裂,黄埔一期的学生也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黄维、宋希濂、杜、郑洞国等人仍追随“蒋介石总统”,陈赓、许则选择了共产党。1929年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主办的陆军大学第一期特别班学习。3年后,毕业后回到11师,得到了时任18军军长陈诚的喜爱和信任,被提拔为31旅旅长。1932年,黄维从陆军大学第一特别班毕业后回到11师。时任十八军军长的陈诚非常赏识他。黄维也因此被视为陈诚“土木系”的重要将领。34岁时,黄维担任18军军长。1933年3月,参加蒋介石对中央红军发动的第四次“围剿”。失败后奉命赴崇仁担任防守任务,升任11师副师长。5月,蒋介石直接组织和指挥了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7月,18军进行编制装备改革,黄维成为11师师长,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集训期满,率部在黎川附近的樟树、横村一带与红军作战。1934年10月,红军突破长征后,他率领11师留守韶关、大埂岭,担负起“肃清”任务。1935年7月,十八军各师进入浙江境内,担负起消灭浙西南红军的任务。1937年奉命赴德国深造,原定一年。因为抗日战争爆发,他被提前召回中国。1937年9月下旬,黄维接任18军67师师长,率部抵抗。淞沪抗战时期的罗店战役是黄维著名的战役。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他们坚持了一个星期,到了最后,黄的三个队长,一个阵亡,两个重伤,除了一个报务员外,都拿枪指着总部的办事员和炊事员。战后被整编,活着的人连一个团都编不起来。当时国民政府的宣传机构已经宣传了黄先生的忠勇。但事后很多人说黄指挥僵化,“书呆子黄伟”的名声一落千丈。淞沪之战后,他奉命率部向皖南山区进发。1938年升任十八军军长,在赴江西途中被蒋介石召见。召见时,蒋介石送他一张照片留作纪念,并将黄维的名字“吴我”改为“沛我”。武汉会战。将十一师、六十七师部署在九江至南昌的南浔路德安一带。9月1日,日军第9师团带着部署未定的第30军,沿瑞德公路突破阵地,扰乱南浔路马晖玲。黄维率18军在其他部队配合下,接连拦截阻击,在马晖玲与日军激战,彻底打破了日军绕道德安的企图。1939年,日本人占领越南后,他们集结了大批军队

蒋介石的“军事委员会监察训练处”改组为“青年知识分子参军及青年军训练主任部”,总部设在重庆,黄维任副主任。黄伟主持工作一年多,学员五六千人。日本投降后,青年军分为三个军。1946年6月,黄维被任命为第31军军长,奉命率部前往台湾省。部队在福建集中后,又转移到浙江余杭、绍兴一带训练预备役军官。但由于广大年轻人不想打内战,这一次的青年军招募远不如第一次顺利。1947年春,黄维调任国防部联勤司令部任副总司令。秋天,他去武汉筹备创办新的军官学校,任校长。这所学校是根据美国顾问团的建议建立的。准备以美国西点军校的体制建校,培养国民党陆海空三军的军官。1948年11月6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徐州“剿总”司令刘智命令史蒂文黄兵团迅速向徐州集中。黄伟遂率十二兵团于8日从驻马店出发,经蒙城、苏仙向徐州靠拢。一周后,我到了阜阳。20日上午到达浍河以南地区,发现人民解放军已占领浍河沿岸阵地,黄兵团进一步推进不易。因此,兵团司令部就驻扎在南坪集。至此,解放军乘势占领蒙城,切断了十二兵团的退路。25日,人民解放军在双堆集地区包围了正在移动的史蒂文黄兵团。1948年12月15日,第12兵团除副军长胡琏等人逃脱外,全军覆没。黄贝

俘后,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他刚到功德林时一身患有五种结核。经医护人员四年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症得到了根治 。1975年12月,黄维获得特赦。随即被安排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任文史专员,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很关心家乡的建设事业,几次回家乡探亲。1983年,他出席了第六届全国政协会议,被选为常务委员。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他专门撰写回忆文章,表达了对当年同甘共苦,如今还在台湾的老同学的怀念之情。他在给老同事的信中写道:祈求祖国统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统一早日实现,我当亲赴台湾和你们把酒言欢。1985年秋,黄维回到家乡贵溪。

淮海战役后杨伯涛为什么不原谅黄维

黄维是国民党军著名的土木系的中坚,也是陈诚的亲信,为人儒雅、多谋,然而临机不断、过于优柔也是他平生最大的缺点,也正是这个缺点最终埋葬了蒋家王朝的嫡系精锐部队十二兵团,也终结了黄维的曾经比较辉煌的军事生涯。黄维虽然对12兵团覆没负有极大责任,杨伯涛、覃道善这些下属以下犯上,也是不对。兵团失败后杨伯涛指着黄维的鼻子骂,覃道善在功德林也围攻他,黄够憋屈了。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