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战争,世界公认最惨烈的十大战役(中国建国后战争)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3 10:52:21
中国近代历史上有哪几次战争?
中英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这场战争之所以被称为鸦片战争,主要是因为中国实行禁绝鸦片的政策,委派林泽作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执行禁烟任务。利益受损的英国民众开始叫嚣战争。1840年2月,他们派出了只有4000人的远征军。之后虽然实力在增强,但最多也不过两万人。这样一支“远征军”漂洋过海,想征服一个几亿人口,80万常备军,几乎是海盗式的投机,没有任何后方(虽然当时印度是它的殖民地)。但是在所谓的康乾盛世之后,清政府的腐败程度是无法形容的。战争初期,朝廷上至皇帝下至大臣,几乎没有人能说明英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当然也无法制定相应的策略来应对这样一场侵略。面对英军进兵厦、定海、镇海,继而攻占宁波台,外强中干的道光在和平与战争之间几经摇摆,最终选择投降。1942年8月29日,清政府在英国炮舰的胁迫下,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自锁的国策。从此,列强纷纷涌入,开始了100多年的内外战争的历史。同时也打破了中国人长期以来尊重自己的态度,极度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后,转化为极度的自卑,让当时的中国人谈洋色变。在这场战争中,值得注意的是,林泽通过号召和组织民众成功抵御了英军的进攻,三元里民众自发组织了抗英战斗,给英军以沉重打击。由此可见,人民具有抵抗侵略的无穷力量。2.甲午战争——1895年4月(1894年8月——1895年4月)甲午战争的起因是朝鲜。1894年春(甲午战争年),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要求清政府出兵帮助镇压。清政府派了2500人的军队去雅山。根据《中日天津条约》的规定(……此时,朝鲜政府与东方党达成协议,双方休战。朝鲜政府要求中国和日本军队撤回中国。在清军准备撤军的同时,清政府要求日军撤出朝鲜。然而,别有用心的日本政府不仅没有撤军反而向朝鲜增兵。7月23日,占领朝鲜皇宫,扣押李希国王,成立以李颖为首的傀儡政府。7月25日,日军以朝鲜政府“授权”为借口驱逐了中国军队,开始向中国军队进攻。8月1日,中国对日宣战,甲午战争开始。电影《甲午风云》所描绘的海战,是甲午战争后不久,中日海军力量的对抗。事实上,此时的日本海军力量相对于中国的北洋海军并不具备明显优势。北洋水师虽然受损严重,但未能实现“黄海聚清船”的计划。到二战结束,日本海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几乎和美国海军持平。经过几次海上和陆上的失败战役,清政府的主力派系占了上风,于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人物又出现了,与伊藤博文签下《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省全鸟和澎湖列岛;战争赔款达2亿两白银;并要求中国政府不要惩罚间谍和叛徒.前面提到的日本海军的发展,不就是用这两亿两白银中的一部分来壮大的吗?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中日之间侵略与反侵略的纠结开始了半个世纪。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和中国类似,都是被西方列强侵略的。然而,明治维新后,
由于巨额战争赔款,其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发展迅速,仅次于西方列强,成为20世纪侵华的主要国家。1905年,在中国东三省,与俄国发生了夺取中国领土的战争;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1932年,发动128上海战争;1937年7月7日开始的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达到高潮。反过来想:如果甲午战争中国赢了,那之后的历史会是怎样的?3.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这其实并不是一场完全意义上的战争,而是某个时间点的一个偶然事件引发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此后不久,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皇帝退出了历史舞台。从秦始皇的胜利开始到清朝宣彤溥仪的结束,皇帝始终是封建政权的主要组成部分,不管朝代的更迭,也不管外交大臣和宦官的垄断。然而就在那一刻,一群低级军官发起的小战役,吹响了推翻帝制的号角。这不仅是清朝的腐朽没有跌到极限,也是孙中山几十年革命努力的必然结果。之后虽然有人极力复辟帝制,但也只是昙花一现,成为了历史的笑柄。4.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和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没有列出蒋介石的北伐,是因为北伐在国共分裂后变成了新军阀和旧军阀的内战。虽然北伐战争后蒋介石正式统一中国,但党内汪精卫处于在野,国内诸多派系与张学良盘踞东北。阎锡山坐拥山西;冯玉祥在西北,李在广西;较小的是广东和云南.一个分裂的中国维持着表面上的统一,延续着内战不断的传统。然而,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领导者不是过去的农民或小资产阶级,而是中国共产党。有时候真的很难想象,经过两次失败的起义,22年后只有几千人的军队夺取了政权。其中的曲折、艰辛、磨难和牺牲是巨大的。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坚强的意志,这样的奋斗怎么坚持?5.抗日战争(1937-1945年8月)真的不是合法开始的,不是1937年7月,1931年9月,1894年7月。日本强大了也没忘记侵略中国。即使当局做出了不抵抗的政策,民间的反日情绪也愈演愈烈,最终化为燎原之势。从台湾省的“让大家战死沙场,丢掉台湾,绝不放弃台湾”到东北抗日民主联军,从12月28日的上海十九路军到七七事变的29军,
从坚持敌后的共产党八路军到下面战场上浴血的国民党军队,中国与日本半个多世纪的侵略与反侵略的对抗,终以中国的全胜而结束。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宣布中国人民历经百年的反帝斗争的全胜。可以想象1945年8月中旬的那个夜晚,中国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彻夜狂欢,歌声、笑声、哭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渲泄着一种情绪,一种被压抑了一百年的情绪。
中国近代的四大战争
一、鸦片战争虎门销烟之后,英国开始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从道光二十年五月(1840年6月)开始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1842年8月)结束,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次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的附件。鸦片战争刚刚结束,美法两国以武力威胁下,迫使清政府分别和他们签定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南京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与司法、关税等主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人斗争的双重历史任务。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借口修约,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定了《天津条约》。1860年10月下旬,英法两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不平等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领土又遭到进一步劫夺,外国侵略者进一步从中国攫得了大量权益,加紧了对中国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文化侵略。资本主义各国通过其公使直接向清廷施加压力,操纵、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大批商埠的增开,从东南沿海一直扩大到沿海七省和长江中游,又使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更为深入。外国侵略者还直接管理中国海关,更从财政上加强控制清廷,从而便于扩大其政治影响。中国的主权丧失更多,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朝鲜王室发生内乱,日本借口趁机出兵,战火从平壤延烧中国边境。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准备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北洋水师与日海军激战,北洋水师战败。李鸿章下令不许出海,坐守山东威海卫。日军分两路,一面侵占旅顺、大连,一边攻打威海卫,不久,大连、旅顺相继沦陷。在辽东大战中,日军在旅顺进行疯狂大屠杀,历史称(旅顺大屠杀),杀死居民18000多人,全城仅剩36人,据说还是为了叫他们掩埋尸体才留下来的。最后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被迫在1895年4月17日同日本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大清帝国的武装侵略战争。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大清帝国之实。侵华军队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声势浩荡,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彻底沦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掠!从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中偷窃和抢掠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著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继英法联军之后再遭劫掠,终成废墟。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在后来也承认,‘’所有大清帝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扩展资料:中国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迁至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战争都有哪些
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其他:1919年到1949年为现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近现代战争史如下: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前期)(1851年1月—1856年8月);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1月);太平天国革命战争(后期)(1856年9月—1866年2月);中法战争(1883年12月—1885年4月);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7月—1895年10月);反对八国联军侵略的战争(1900年6月—1901年9月);抗击英军入侵西藏的战争(1903年12月—1904年9月); 辛亥革命战争(1911年10月—1912年4月);天地会起义战争;西南、西北各族人民起义战争; 收复新疆的战争(1876年7月—1878年1月);讨袁战争(1913年7月—9月);白朗起义战争(1911年10月—1914年8月);护法战争(1917年7月—1918年11月);反对沙俄侵略蒙古的战争(1911年8月—1915年11月)参考百度百科:http://ke..com/view/1437517.htm
中国近代五次侵华战争的内容
1、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2、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3、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侵华的联合国军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声势浩荡,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彻底沦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掠。5、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