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民国时期,民国是什么时期(民国四大渣女是哪四位)

摘要: 民国时期是指哪几年? 民国编年史从1912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共38年。资料:中华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

民国时期是指哪几年?

民国编年史从1912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共38年。资料:中华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中华民国。1904年秋,孙中山在美国出版的英文著作《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中率先明确提出:中国未来的新共和国,应以“中华民国”为国名;只有“将过时的满清帝制改为‘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这是“中华民国”一词最早的出现。1905年8月,孙中山将“驱逐满人,恢复中华,建立中华民国,均地权”的誓词作为同盟会的宗旨,成为中国第一个国民革命政党的政治纲领。此时,他终于为未来的新共和国确定了“中华民国”的名称。1912年元旦,随着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明确表示:“中华民国是人民的国家。为人民设计,由人民治理。”

民国时期是指哪几年?

民国时期是指什么时候?20世纪20-30年代属于民国初期吗?

民国时期是指公元——1949年至1912年(即中华民国元年,民国——年)这段时期。民国时期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民国前期:1912年、——1927年(即民国元年、——年、16年),即从中华民国成立到蒋氏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民国中期:公元1927年——1946年(即民国16年、民国——年、民国35年)这一时期,是从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第二次国共内战开始。民国后期:1946年至1949年(即民国35年、民国——年)是从第二次国共内战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以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也就是公元192X——193X年期间,从1927年4月开始,以蒋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为分界点,前半部分属于民国初年,后半部分属于民国中期。

民国时期是什么时候开始?

1.中华民国,又称中华民国,始于1912年,是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2.民国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于1912年1月正式成立。同年2月12日,清朝皇帝宣彤发布了退位诏书。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执掌中国。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立黄埔军校然后建立国民政府,促成了孙中山在国共合作后不久去世。1926年,蒋介石继承孙中山遗志,率全国北伐,意欲统一中国。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正式统一中国。蒋介石在孙中山之后成为国民党的领袖,统一后的中华民国进入所谓的“黄金十年”建设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稳定,教育稳步发展,趋于定型。1937年,日本先后攻占华北、淞沪、南京,占领了中国大量领土,国民政府被迫从南京迁至重庆,在14年抗战的最后8年,在那里展开了全面抗战。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一项有利于民的决议,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国民党虽然也宣布赞成CPPCC决议,但提出了许多保留意见。然后,在三月召开的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上,公开否定CPPCC会议的约束力,继续主张一党专政。同时,中国人民要求遵守政协决议、反对内战的活动遭到破坏和镇压,发生了“较场口事件”、“李惨案”、“下关惨案”等血腥事件。1946年5月,国民政府从重庆回到南京,国共谈判也在南京举行。蒋介石以共产党拒绝从苏北、皖北等地撤退为借口,公开动员二十万军队。6月,围攻以宣化店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1949年4月,渡江战役后,国民党战败,逃离台湾省。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华民国时期结束。1.《中国同盟会总章》签订后,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即“洋人朝廷”),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负担,损害国家主权。2.辛亥革命的胜利。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晚爆发武昌起义,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意识的积累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空前高涨,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辛亥革命推翻了“洋务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者不得不一次次更换在中国的代理人,却找不到任何控制大局的工具,也无法在中国建立相对稳定的统治秩序。来源:百度百科-民国

求助!中华民国时期分为哪三个阶段?

民国时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至3月)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南京成立临时政府,称为中华民国。这是一个模仿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体。二.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3月-1928年)民国初年,以袁世凯为首的清末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政府在南京成立。在孙中山的主持下,3月11日,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中华民国政府宣布焚毁刑具,停止刑讯,严禁买卖人口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人民自由和权利。二、经济上,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措施,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们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这样,国内实业团体纷纷成立,开设工厂、设银行都成为风气,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里有了显著的增大,实现了自身的第二次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日益壮大。三、民族关系上,中华民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民族的平等。中华民国采用五色旗为国旗,由红、黄、蓝、白、黑组成,分别象征中国汉、满、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虽然和我们今天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相比,仍然有很大的不足,但是和满清政府的一族独大相比,已经是个明显的进步。四、文化教育上,中华民国政府主张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禁止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这些措施使得新生的国家的教育不再是培养只会读书的无用文人,有利于西方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在这样的教育下,民主共和的观念占据了人民的大脑,封建帝制的思想被逐步抛弃。中国人的身份开始由臣民向民转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民国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