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简介,伽利略为什么被烧死(法拉第简介资料)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2 09:11:50
哥白尼简介
米科拉伊科佩尔尼克(Mikolaj kopernik,波兰人:Nikol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70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和牧师。哥白尼在40岁时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和自己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会认为他的日心说违背了《圣经》。哥白尼仍然相信日心说,认为日心说与其并不矛盾。经过多年的观察和计算,他完成了他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哥白尼的“日心说”纠正了人们的世界观。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天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2010年5月22日,哥白尼的遗体被重新安葬在波兰弗隆堡大教堂。扩展资料mikolaj kopernik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王国维斯瓦河畔托伦市的一个富裕家庭。18岁就读于波兰旧都克拉科夫大学,在学医的同时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1996年,23岁的哥白尼来到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在博洛尼亚大学和帕亚大学学习法律、医学和神学。博洛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德诺瓦拉对哥白尼影响很大,他在那里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和希腊天文理论。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后来,他在费拉拉大学获得宗教法博士学位。哥白尼作为一名医生,因其高超的医术而被誉为“神医”。哥白尼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弗劳恩欣格大教堂当牧师。哥白尼不是专业天文学家,但他的著名杰作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写下《天体运行论》的哥白尼,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但他用科学的观察否定了天主教会毫无根据却影响深远的旧知识。哥白尼的其他著作也充满了上帝的名字,上帝的智慧和爱。他一生都坚持天主教信仰,并对天主教革命中出现的新教派进行反击。哥白尼于1543年去世,享年70岁。去世前,他为自己写了墓志铭。碑文上写着:“你不必把我当作给圣保罗的恩惠,但请给我你给圣彼得的宽恕和对小偷的仁慈。”一向以反基督教著称的思想家罗素也这样评价哥白尼:“哥白尼是一个波兰牧师,有着纯洁无瑕的正统信仰.他的正统信仰是真诚的,他不认为他的理论与《圣经》有冲突。”(《西方哲学史》)参考资料:mikolaj kopernik-百度百科
哥白尼的简介
哥白尼的简介如下:米科拉伊科佩尔尼克(mikolaj kopernik,波兰人:Nikol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70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和牧师。哥白尼在40岁时提出了日心说,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和自己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会认为他的日心说违背了《圣经》。哥白尼仍然相信日心说,认为日心说与其并不矛盾。经过多年的观察和计算,他完成了他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哥白尼的“日心说”纠正了人们的世界观。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天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2010年5月22日,哥白尼的遗体被重新安葬在波兰弗隆堡大教堂。资料: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效地打破了长期处于宗教主导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日心说的观点是:1。地球是球形的。如果在船的桅顶放置一个光源,当船离开海岸时,岸上的人会看到光线逐渐减弱,直至消失。2.地球在运动,每24小时自转一次。因为天空比地球大得多,如果无限的天空在旋转,地球不动,真的不可想象。3.太阳是静止的,在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着太阳转圈,只有月球绕着地球转。
哥白尼的简介最多50个字
简介:mikolaj kopernik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和牧师。哥白尼的“日心说”纠正了人们的世界观。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天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背景:mikolaj kopernik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王国维斯瓦河畔托伦市的一个富裕家庭。18岁就读于波兰旧都克拉科夫大学,在学医的同时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1996年,23岁的哥白尼来到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在博洛尼亚大学和帕亚大学学习法律、医学和神学。博洛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德诺瓦拉对哥白尼影响很大,他在那里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和希腊天文理论。40岁时,他提出了“日心说”。后来,他在费拉拉大学获得宗教法博士学位。哥白尼作为一名医生,因其高超的医术而被誉为“神医”。哥白尼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弗劳恩欣格大教堂当牧师。哥白尼不是专业天文学家,但他的著名杰作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扩展信息:关心大学
利期间,哥白尼就熟悉了希腊哲学家阿里斯塔克斯(公元前三世纪)的学说,确信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这个日心说是正确的。他大约在40岁时开始在朋友中散发一份简短的手稿,初步阐述了他自己有关日心说的看法。哥白尼经过长2年的观察和计算终于完成了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他在《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中观测计算所得数值的精确度是惊人的。例如,他得到恒星年的时间为365天6小时9分40秒,精确值约多30秒,误差只有百万分之一;他得到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0倍,和60.27倍相比,误差只有万分之五。1533年,60岁的哥白尼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提出了他的学说的要点,并未遭到教皇的反对。但是他却害怕教会会反对,甚至在他的书完稿后,还是迟迟不敢发表。直到在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垂危的哥白尼在病榻上才收到出版商从纽伦堡寄来的《天体运行论》样书,他只摸了摸书的封面,便与世长辞了!哥白尼的学说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革命,它使人们的整个世界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在估价哥白尼的影响时,还应该注意到,天文学的应用范围不如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那样广泛。从理论上来讲,人们即使对哥白尼学说的知识和应用一窍不通,也会造出电视机、汽车和现代化学厂之类的东西,不应用法拉第、麦克斯韦、拉瓦锡和牛顿的学说则是不可想象的。仅仅考虑哥白尼学说对技术的影响就会完全忽略它的真正意义。哥白尼的书对伽利略和开普勒的工作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序幕。他俩又成了牛顿的主要前辈。是这两者的发现才使牛顿有能力确定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天体运行论》是当代天文学的起点──当然也是现代科学的起点。参考资料:哥白尼-百度百科
哥白尼的简介是怎样的?
16世纪以前,人们普遍接受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其他的星体都围着地球这一宇宙中心作匀速圆周运动。“地心说”很好地迎合了《圣经》中关于天堂、人间和地狱的说法,这与《圣经》宣扬的“神创论”不谋而合。因而教会借题发挥,赋予它神圣的光环,从而使“地心说”就演变成了不可撼动的“神圣经典”。16世纪初,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出现了,他用太阳置换了地球在托勒密学说的地位。这无疑是刺穿“地心说”和教会权威的一把利剑,为现代天文学的到来打开了一扇天窗。1473年2月19日,哥白尼出生于波兰维斯杜拉河畔的托伦市的一个富裕家庭。虽然他是四个孩了中最小的一个,但父亲的去世,家庭的变故,使哥白尼从小没有受到更多的关爱和呵护。好在做主教的舅舅卢卡斯心眼好,哥白尼才算有了一个完整的童年,且获得了学习知识的机会。在舅舅的资助下,哥白尼18岁时进入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医学。在学校,他受到人文主义者、数学教授布鲁楚斯基的熏陶,对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496年,哥白尼来到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意大利。在这里,他遇见了对自己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天文学家福雷朗西斯。在他的谆谆教诲下,哥白尼对天文学由兴趣爱好转向了观测和研究,并抱定献身天文研究的志愿。受舅父的推荐,哥白尼于1497年被选为弗龙堡大教堂僧正。四年后,他从意大利回国,正式宣誓加入神父团体,旋即请假再次去意大利,在帕多瓦大学学习法律与医学。1503年,哥门尼在费拉拉大学获得教会法博士学位。一次偶然机会,哥白尼看到了古希腊人阿利斯塔克关于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学说。是真的还是假的?这在他心里打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了弄清楚这个学说的真伪,他开始系统分析托勒密体系中的行星运动。结果他惊奇的发现每个行星都有三种共同的周期运动,即:一日一周、一年一周和相当于岁差的周期运动。哥白尼把这三种共同的周期运动放到地球上研究,从而消除了不必要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哥白尼的思想中产生了一个新的宇宙体系,即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都绕太阳转动的日心体系。1506年,哥白尼从意大利回到波兰。舅舅去世后,作为僧正的哥白尼在弗龙堡定居,并在护卫大教堂的城墙上选了一座箭楼做宿舍。他把城墙上的平台作天文台,以用来进行天文观测,这个地方后来被称为“哥白尼塔”。自17世纪以来,人们把它作为天文学的圣地保存下来。在这里,哥白尼写成了“太阳中心学说”的提纲,并存1516年写成了著名的《天体运行论》。《天体运行论》一书详细系统地介绍了“日心说”,把统率整个宇宙的支配力量赋予了太阳,彻底明确地,并且从物理学的角度对日心地动说可能遭到的责难给予了答复,从而彻底批判了托勒密的“地心说”。但迫于教会的压力,哥白尼迟迟不敢出版这本书。直到1541年,他才下定最后决心,冲破一切阻力将他的著作付印。1543年5月24日,当这部巨著印好并送到久病的哥白尼床前时,他用无力的手痉挛地抓住书本,一小时后便与世长辞了。《天体运行论》出版之后受到教会的强烈谴责,教皇并下令将他的著作列入禁书。但这部书所产生的影响是禁止不住的。在接下的半个多世纪中,经过伽利略、布鲁诺、开普勒等人的继承、传播和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引起的科学革命迅速席卷了整个欧洲。在这种强大历史潮流下,教会残酷黑暗的思想禁锢,已变得力不从心。1816年,被禁止了3个世纪的“日心说”终于得到教会的承认,取得最终的胜利。哥白尼的伟大成就,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根本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它铺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学的道路,开创了整个自然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正如恩格斯评价说:“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获得了新生,并开始大踏步前进。”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