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鸿逵,杨增新(冯玉祥)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2 01:44:55
西北三马之一的马鸿逵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能成为“宁夏王”?
民国时期,中国西北的几个省份都在马家军的统治之下,这成为一个奇迹。西北马家军阀被称为“西北三马”,即统治青海的马步芳、占领宁夏的马鸿逵和统治甘肃的马鸿宾。这三个军阀,名字叫马,他们之间有血缘关系,都是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彼此之间,却纷争不断,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西北三马: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和马家军其他军阀一样,马鸿逵也是名副其实的第三代官员。马鸿逵的祖父马前岭是同治年间随马占鳌一起向左投降的将领之一。在左的指挥下,马前岭屡立战功,抓住一切机会扩大家族势力。马家在西北逐渐崛起。到了第二代,也就是马乾陵的儿子马福禄、马福祥的时候,马福禄因为获得了武进士的军衔,成为了清朝的武官。他多次领兵平定叛乱,屡立战功,地位和实力也不断提高。八国联军侵华时,马福禄率部在廊坊与八国联军激战,不幸牺牲。他的弟弟马前岭的次子马福祥继承了马福禄的军队,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军阀。马福祥也是武举人,历任宁夏军事大使、绥远总司令、青岛市长。马福祥年纪大了,就把马家的影响波及到了他的儿子马鸿逵和马福禄的儿子,也就是他的侄子马鸿宾。马鸿逵1892年出生于甘肃贺州,毕业于兰州陆军学校。马鸿逵先后在同盟会和北洋军阀中任职。1926年,冯玉祥向婺源宣誓,响应北伐后,马鸿逵投靠冯玉祥,其军队成为冯玉祥的国民联军第四路军。1929年,马鸿逵再次从冯投奔蒋,成为蒋介石麾下的一员大将。在蒋介石马鸿逵的指挥下,马鸿逵参加了中原大战和红军革命根据地。1933年,马鸿逵正式出任宁夏省主席,成为宁夏国王。和所有军阀一样,马鸿逵深知“枪为草王”,他紧紧抱着军队。因为地处宁夏西北部地区,土地贫瘠,人烟稀少,经济极其落后。为了养活庞大的军队,马鸿逵极力压榨宁夏人民,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苦难。但与马步芳不同的是,马鸿逵虽然捞民抑民,但在铲除鸦片、兴办教育、建设地方等方面也有建树。马鸿逵、马家军、大西北,先后供职于满清政府、袁世凯、冯、吴、冯玉祥、蒋介石等势力,并在双方的帮助下,见风使舵的本事和实力不断扩大。最后成为宁夏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马鸿逵任第八战区副总司令兼第十七军总司令。并派出两个骑兵旅参加抗战。解放战争时期,马鸿逵率部多次进攻根据地。1949年解放军进军西北时,马鸿逵再次与“青马”马步芳联手,共同抵抗。但由于两马的梦想不同,再加上解放军的强大,马鸿逵大败。担心因之前坚决反共而被清算,马鸿逵在落马之际飞往台湾省,后不久抵达美国。1970年,他在洛杉矶去世。
马鸿逵到底算是个好人还是坏人,为宁夏做了哪些贡献?
在旧社会他还是坏人,当然还是排挤老百姓。我不知道有什么好东西。老将给他将军的称号,是因为他杀了偷武则天墓的孙殿英,也是老将安排的,但他是个大孝子。
我为什么把马取名马鸿逵红星照耀中国?
看来你在给马命名上花了不少心思和精力。至于为什么取了这么个名字,只有你自己最清楚!最有解释力!
马鸿逵的童年经历
摘要
马鸿逵(1892年1月14日—1970年),半阴,小名三元,回族,国民党西北军高级将领。出生于甘肃贺州(今临夏),是“西北四马”之一。他担任宁夏省主席十七年,军政大权。抗战时期,任第八战区副总司令兼第十七军总司令,后任西北军务副总司令、西北航院副院长。马鸿逵12岁时,马福祥用1000两银子为他买下了“兰陵郡”的空缺。也就是说,“滑马”从小就是“县级干部”,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宁夏参事室《马鸿逵实力的形成》:民国成立后,马福祥被马鸿逵任命为昭武军中营骑兵乐队,而马鸿宾是风道乐队,在马鸿逵之上。马鸿逵很不甘心。他一气之下跑了好几次,都被找回来了。后来他在北京给袁世凯当保镖时,扬言:“我绝不回宁夏,直到全家人都出去见他。”1916年袁世凯死后,在李和段下了一场“勋章雨”,马鸿逵捧着西北名誉大使的头衔,背着大总统的遗像,到处受勋。到了宁夏,马福祥带领全家和全城的文武官员出城迎接。
2021年5月26日录答
f . context(" wywContentAnswerPayChatList-3752026746 ",[{"content":null," ctype":1," type " : null," ctype":1," type":2},{"content":null," ctype":1," type":2},{"content "
马鸿逵的童年经历
你好~这个问题很好。我需要一点时间来编辑答案。请耐心等待。
马鸿逵(1892年1月14日—1970年),半阴,小名三元,回族,国民党西北军高级将领。出生于甘肃贺州(今临夏),是“西北四马”之一。他担任宁夏省主席十七年,军政大权。抗战时任第八战区副总司令兼第十七军总司令,后任西北军政。
副长官、西北行辕副主任。马鸿逵12岁时,马福祥就以1000两纹银为他买得了“蓝翎知县”的虚缺。这就是说,“滑马”年纪小小就是个“县级干部”了,但他并不因此而得到满足。宁夏参事室《马鸿逵实力的形成》:民国成立,马福祥任马鸿逵为昭武军中营骑兵帮带,而以马鸿宾为管带,位在马鸿逵之上。马鸿逵很不甘心,几次忿而逃走,都被追回。以后到北京给袁世凯当侍卫官时,扬言:“他日不全家出城迎接,誓不回宁夏。”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段祺瑞大下“勋章雨”,马鸿逵活动了个西北授勋使的头衔,抬着总统大像,到处受勋。到宁夏时,马福祥果率全家及全城文武官吏,出城迎接。 这是为您搜集到的资料,您看看有用处嘛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