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陶谦,陶谦的人物性格特点(三国杀张宁)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2 00:55:16
三国里陶谦是什么人物?
陶谦(132 -194),字公祖。丹阳县人。东汉末年的大臣,汉末英雄之一。起初,陶谦是一名学生,在县市工作过,被提拔到茂才,担任过蜀、鲁两县知府、幽州刺史、谈判代表。他为人正直,雄心勃勃。之后,左骑大将皇甫嵩与龚蓓作战,出任校尉,后又与韩遂、边章为敌。钟平五年(188年),徐州黄巾起义打响,陶谦被朝廷任命为徐州刺史,在徐州破黄巾起义,进行屯田开荒恢复生产。随后,他听从王朗和虞照的建议,派使臣进京朝贡,受到安东将军、徐州牧的崇拜,并封为溧阳侯。晚年,陶谦在战争中被曹操击败,徐州大部分地区几乎被战争灾难夺去生命,以至于积劳成疾。他63岁了。
三国陶谦简介 陶谦是怎么死的
陶谦死于过度劳累。兴平元年四月,曹操再次率领大军南下攻徐州,先拔五城,后略往琅邪、东海。郯城后,徐州将军曹豹、刘备在郯东驻军,邀曹操,被他打败。操急拔于西,斩之甚多。眼看陶谦就要死了,他打算逃到他的家乡丹阳。就在这时,刘晨太守张淼背叛了曹操,代替其弟广陵前太守张超将吕布迎进兖州,曹操不得不返回讨伐叛乱。同年,陶谦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三岁。他死后,张昭为他写了悼词。陶谦的政治措施:陶谦任徐州刺史时,徐州战后发生饥荒,陶谦推荐下邳人陈登为一个农民学校的校尉,在徐州定居土地。陈登上任时“巡土田,以利灌溉”。在陶谦和陈登的努力下,徐州的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粳米充足”。陶谦任徐州刺史时,北方青州、兖州的黄巾起义接连爆发,但徐州相对太平,百姓富足,谷米粮仓满满,青州、禹州的流民也纷纷涌向徐州。
三国演义中陶谦是个怎样的人
陶谦小时候是个孤儿,勤奋好学,为人正直,节操高尚。继之后,拜商并授蜀令。后移幽州刺史,请准议郎,参张温将军军务,西求韩遂。后来黄巾军出徐州,陶谦被请去当徐州刺史,打败了黄巾军。董卓叛乱期间,各州县纷纷揭竿而起。当时皇帝在长安,和各地都失去了联系。陶谦派使者去长安纳贡。他迁安东将军,徐州牧,并封为溧阳侯。当时,徐州人都是阴,大多数流亡者都转而投向他。但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广陵知府赵玉忠是直人,却与他疏远;反而是曹洪这些小人亲近他们,雇佣他们。就这样,各方无法相处,渐渐混乱。后来,下邳的缺宣自称天子,陶谦杀了他,合并了他的队伍。初平四年,曹操攻克陶谦,攻取十几座城。彭城之战,陶谦国内失败,退守郯城,死伤万余人。后来曹操因缺粮而退兵。兴平元年,曹操再次讨伐平定琅邪、东海等郡。陶谦很害怕,想去丹阳。偏偏张淼造反,迎合吕布。曹操又去打吕布了。那一年,陶谦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三国中陶谦是什么样的人?
按三国演义,他和刘表差不多是三三三六零,天下好臣,乱世庸人(易中天的话)。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