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桂芳,越剧竺水招(陆锦花打袁雪芬)
- 十大排行榜
- 2022-03-01 22:03:48
尹桂芳老师的得意弟子是谁?
他是王君安越剧艺术家尹桂芳的后代。王君安是越剧女孩。她来自浙江嵊州(原嵊县)。1980年,年仅十一岁的王君安以一张《学习雷锋好榜样》,一张《黛玉焚稿》考入福建芳华越剧团。她离开家乡盛县,来到福州,开始了五年的学生生涯。在此期间,她的艺术才华得到了老师的赏识,并有幸成为尹老师的第五代弟子。1986年,16岁的凭借一部著名的殷派话剧《红楼梦》一举成名。1990年,她的《玉蜻蜓》在上海再次引起轰动。她是尹桂芳第五代弟子中最年轻、最优秀的一位。曾获第十六届福建省话剧表演演员奖、第十七届福建省话剧表演奖、1989年福建省中青年演员大奖赛金奖。然而,就在王君安走红的时候,26岁的她突然决定离开舞台,——去美国留学。说起这件事,王君安很无奈。当时一系列的不如意让她觉得自己的职业发展已经没有空间了,于是没有太多犹豫,王君安选择了出国,现在生活在美国。
尹桂芳是怎么残废的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常年生活环境极其恶劣,加上一些不人道的待遇对身体造成的侵害,尹桂芳精神崩溃,中枢神经系统受伤,一只手和一只脚瘫痪。
尹桂芳介绍
尹桂芳,女,越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原名尹锡华,1919年12月1日出生于浙江新昌,浙江新昌县西门外小龙潭村(今七星街道下坎村)。越剧小生派——殷派艺术创始人,被誉为“越剧皇帝”、“越剧十姐妹”之一。10岁进入越剧之乡盛县学习艺术,后转行舞狮团、大华舞台服务员。课后在宁波、绍兴、杭州等地演出。芳华越剧团于1946年在上海成立,1959年随越剧团迁至福建。历任上海、福建芳华月剧团团长,上海市老闸区首届CPPCC副主席,黄浦区首届CPPCC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副主席。在《红楼梦》,《西厢记》,《沙漠王子》,《盘妻索妻》,《屈原》,《梁山伯与祝英台》,《江姐》,010-。早年经历:1919年12月1日(农历十月初十),她出身贫寒。我七岁就失去了父亲。1929年进入当地舞狮剧社学习美术和花旦。但培训班两次解散,后考入盛县花塘镇大华舞台。1933年冬,她离开训练班,和别人带了一个班,到浙东的宁波、绍兴、杭州演出。1934年底,沈家门一个戏班请新丰舞站出身的叶唱二人转,并聘请刚在瑞云戏台当老师的朱水昭唱二人转,但缺一个小生。班长听说尹桂芳又有才又有才,就托人把他录用了,同时还自作主张把尹桂芳取名为‘尹云峰’,挂上了牌子。当尹桂芳到达沈家门时,他哭笑不得。从花旦到小生,谁知道用‘尹云峰’这个名字玩小生居然让她出名了。1935年在沈家门正式登台。之后,尹桂芳跟随多个演出团队,在新昌、嵊县、宁杭等地演出。人物经历:1938年,尹桂芳正式进入大上海,加入上海老门桥旁的永乐剧场,后在乐瞳剧场领衔演出。当时是沪剧从花旦台柱向萧声台柱的过渡时期。1940年秋,尹桂芳与朱水照合作,挂上了头牌。1941年,《吕布与貂蝉》。1942年6月,四季春班的尹桂芳、傅全祥在老闸大剧院演出了《黄金与美人》、《春花泣秋风》等新剧。1944年,不顾剧场老板的反对,在朱水照的支持下,尹桂芳请来编导和导演,用立体的布景、逼真的道具和效果、新颖的灯光,在龙门大剧院演出了《云破月圆》和《殉情》,得到了观众的良好反响。1945年春,她聘请了洪钧、徐进、虹影、明兰等。要执行《石达开》,《夜短情长》,《宝玉与黛玉》,《春闺梦里人》,336000-30000。特别是《几时重相见》的《荒岛恩仇记》和《沙漠王子》的《宝玉与黛玉》的《宝玉哭灵》唱段,在电台播出后,听众反响强烈,越剧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此时,尹桂芳的演技越来越成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流派。1946年,她与朱水照合伙成立芳华月剧团,担任团长。长期在贵州路丽都大剧院演出,演出了一大批有思想内涵、吸引观众的新剧,如《沙漠王子》、《算命》、《云破月圆》等。尤其是《殉情》,《石达开》和时装剧《葛嫩娘》,《光绪与珍妃》,《宝玉与黛玉》等等,接连引起轰动。由于她品德高尚,越剧姐妹们亲切地称她为“殷姐姐”。在尹桂芳演《沙漠王子》的梁山伯,在1947年积极支持袁雪芬倡导的《回头想》的慈善演出,放弃了原计划拍摄《秋海棠》。1948年与傅全祥、王等主演《浪荡子》、《梁祝哀史》、《山河恋》、《王孙公子》等新剧在和剧院上演。
越剧观众票选‘越剧皇帝’,性与艺兼备、德与艺兼备的尹桂芳名列榜首。1951年在大众剧场演出《陆文龙》,为抗美援朝贡献了‘越剧’飞机。1952年,古典戏剧《浪淘沙》和新历史剧《鲁男子》、《桃花扇》、《杏花村》在丽都大剧院排演。1954年,在华东戏曲演出中,主演《西厢记》,获剧本、表演、音乐三等奖。1955年当选为上海市人民代表。1958年在现代戏《信陵君》中饰演高级服务员,产生了不小的社会反响。1959年起任福州市人大代表。1959年1月25日,尹桂芳率领芳华月剧团。
"全体演职员六十三人,登上了从上海开往福州的第53次列车。她怀着一股热情,毅然举团迁往福建,到八闽之地去继续播撒越剧艺术的种子。尹桂芳曾在《红楼梦》、《西厢记》、《沙漠王子》、《盘妻索妻》、《屈原》、《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目中成功地塑造了贾宝玉、张生、梁玉书、梁山伯、屈原、等人物形象,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芳华越剧团在尹桂芳的领导下,培养出一批"尹派后秀",在历届省戏剧会演中,均获奖。 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尹桂芳扮演《屈原》中的屈原 1963年起,任福建省政协委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常年处于极其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加之以一些非人待遇对身体所造成的侵害,尹桂芳倒下了,中枢神经损伤,一手一足瘫痪。身残志不残,仍然为振兴越剧事业,培养越剧新人积极地贡献自己的力量。粉碎"四人帮"后,尹桂芳带病恢复了"芳华"。 1978年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副主席。现任福建省政协委员、芳华越剧团名誉团长。 1979年处于半瘫痪中的尹桂芳,在上海艺术研究所和上海越剧院的帮助下,举办了盛况空前的"尹桂芳越剧流派演唱会"。这一天,她重新登台,与袁雪芬一起,唱起了《山河恋》的"送信"选段。容纳一万多人的文化广场座无虚席。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培养尹派接班人的工作中去,是尹桂芳艺术生命的延续,用她自己的话说:残了尹桂芳,自有后来人。 1986年芳华越剧团在福州举行规模庞大的建团40周年大会及尹派艺术演唱会。 1990年12月10至17日,芳华越剧团首次应邀出访香港,演出了《红楼梦》、《玉蜻蜓》、《何文秀》等优秀剧目,香港同胞首次欣赏到芳华的艺术风采。 2000年3月1日上午08:15分,尹桂芳走了,但她却留下一笔闪光的越剧艺术遗产。
尹桂芳的个人事迹
身残意坚一九七九年,处于半瘫痪中的尹桂芳,在上海艺术研究所和上海越剧院的帮助下,举办了盛况空前的“尹桂芳越剧流派演唱会”。这一天,她重新登台,与袁雪芬一起,唱起了《山河恋》的“送信”选段。容纳一万多人的文化广场座无虚席。以后,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培养尹派接班人的工作中去,一批批尹派弟子的成长与成熟,是尹桂芳艺术生命的延续,用她自己的话说:“残了尹桂芳,自有后来人。”尹派味道20世纪80年代,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派小生艺术创始人尹桂芳在电视台录制个人艺术集锦。其中包括尹桂芳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屈原》片段,在这出戏里,尹桂芳一改以往儒雅俊秀的小生形象,以老生应工饰演大诗人屈原。其中的《天问》,尹桂芳运用绍兴大板,白口和唱腔交叉呈现,慷慨激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然而,一位年轻的乐队成员听后竟说:“咦,一点尹派味道都没有嘛。”尹桂芳一愣,继而笑笑说:“小鬼,尹桂芳唱的都还不是尹派啊?”正因为有了丰富多彩的流派艺术,中国的戏曲艺术才如此色彩斑斓。然而,流派一旦形成和固定,“懂行”的观众就会以流派特征要求流派传人,甚或像上述那位乐队成员,竟以条条框框约束起流派创始人来。其实,尹桂芳当时跟那位乐队成员还说了一句话:“我的唱腔都是根据人物来的,可不能在‘屈原’里放何文秀的唱腔。”所以,学流派,切不可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只求学得像,而要根据人物塑造的实际需求进行运用和突破。《梁祝》作曲家何占豪道:在浙江工作的他无意中听到尹桂芳演唱的《山河恋》,他被深深吸引了。来上海工作后,哪里有尹派演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20世纪50年代,单位领导让他为梁祝谱曲,“要写深刻的,很美的。”何占豪有些犯难。一天,家门口正好有尹桂芳的演出,许多工厂女工虽然很穷,穿着开口的鞋子,但还是拥到剧院门口探着脑袋看,“每次听到‘妹妹呀……’这一段时她们就特别兴奋,这让我感到非常惊讶。”也正是那一刻,何占豪突发灵感,写下了《梁祝》的开篇曲:“咪索拉多锐拉多索……是从尹老师那偷来的。”与《红楼梦》锡佩说:“惊闻越剧艺术大师尹桂芳魂归道山,悲痛久久地笼罩在我的心头。回想那时赵志刚在上海大剧院创演新编《红楼梦》的消息,我是何等地为尹桂芳感到欣慰”。赵志刚谈到他曾向恩师尹桂芳请教塑造贾宝玉这一人物之关键,已病重不能言语的尹桂芳艰难地用心写出了一个“情”字。这一字恰恰道出了我多次欣赏尹桂芳表演贾宝玉的深切感受,也点明了尹派艺术的魅力和经久不衰的剧艺真谛。贾宝玉是尹桂芳倾注心血最多的一个人物,也是她塑造的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她创演的《宝玉哭灵》,凄凉幽婉,成了当年电台的热门演播节目。“哭灵”一场,她演宝玉不顾一切地冲到潇湘馆门前,看到黛玉的灵位,倏忽止步,知道黛玉果真死了,不由心如刀绞,颤抖地呼喊“林妹妹”,撕心裂肺地叫道:“宝……宝玉来了!”语气咽塞、泣不成声地扑向灵桌,默然跪下,无言叩首。每演至此,全场观众无不为之泪下。令观者感到眼前的人物确是不事雕琢、天然成真的宝玉,确是深知黛玉脾性、温柔纯真的宝玉。尹桂芳在十年浩劫中身遭迫害而偏瘫,但她仍锲而不舍地传艺,又幸得其弟子尹小芳的辅助,乃至今日的弟子赵志刚、茅威涛等均在发扬尹派艺术之真谛上深下工夫,并获得了令人刮目的成绩。这也是对永远留在观众心中的艺术家尹桂芳的最好纪念。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