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十大元帅排名,中国开国八大领袖(十大元帅战功排名)
- 十大排行榜
- 2022-02-28 23:26:15
中国十大元帅排名怎么排的
十将军十将军:朱德、彭、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许、聂、叶剑英十将军: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小、张、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中国十大元帅排名怎么排的?
10元帅是指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他们是朱德、彭、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许、聂、叶剑英。第一,这十位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时期重要武装起义的领导者或参与者。第二,这十位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各个时期的重要领导人。第三,这十位元帅分别领导和指挥或参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重要战役兵团的作战,做出了突出贡献。第四,这十位元帅在受任时的官阶很高。十元帅
中国十大元帅排序
朱德元帅(1886-1076.7.6),朱德元帅,四川仪陇县人无论从哪方面想,朱德元帅第一名非他莫属。由于他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最多。2.彭元帅(1898-1974.11)彭湖南湘潭县人,军事史上仅次于朱德。虽然他的军事造诣并不突出,但一直战斗在前线指挥,直到朝鲜停战。这一点全军无人能及,元帅排第二是理所当然的。林彪元帅.(1906—1971 . 9 . 13)林彪,湖北黄冈县人,第四野战军代表。在十佳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排在第一位。刘伯承元帅.(1892—1986 . 10 . 7)刘伯承,重庆开县人,第二野战军代表,军旅生涯仅次于朱德。他在军事指挥和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对中国军队的正规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五、贺龙元帅.(1896—1969 . 6 . 9)贺龙,湖南省桑植县人,元帅,具有南昌起义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司令的任职资格。他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军事造诣和成就并不突出。6.陈毅元帅.(1901—1972 . 1 . 6)陈毅,四川省乐至县人,代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三派,新四军,第三野战军。他是个半路出家参军的书生,军事造诣有限。抗战以来,他指挥的重大战役,都在相当程度上依靠粟裕。但他的资历和在军中的地位,以及他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历史渊源,使得这三派的代表只有他,没有苏羽。7.罗荣桓元帅.(1902-1963.12.16)罗荣桓,湖南衡山县人,以政治工作元帅著称,代表了政治工作在军队中的地位,代表了中国军队独有的中国特色。十大元帅中的后辈,27年入党,从未担任过战略最高职务。但他是十大元帅中学历最高的,上过大学。8.许元帅.(1901—1990.9)许,山西五台县人,与贺龙相似,是红四方面军总司令帮助下的元帅。他的资历仅高于林彪、罗荣桓,在黄埔一期毕业生中也不被看好。他的军事成就令人瞩目的是,他曾经指挥过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曾经是红军中最强的。但自从指挥的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全军覆没后,再也没有值得一提的战绩。解放战争时期,他只是兵团司令,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攻克太原。由于红四方面军这一派人数众多,需要在元帅中有一个代表人物,而曾经当过总司令的向倩是最佳人选。9.聂荣臻元帅.(1899—1992.5)聂,重庆江津县人,华北野战军代表。他虽然在黄埔军校服役,但实际上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他指挥华北野战军与傅对峙三年,战绩不佳。在他一生的军事成就中,一切辉煌往往都与林彪有关:在红军时期,他是红一军团政委;抗战初期,任115师副师长;平金之战是东野和华野的联合战役。十、叶剑英元帅.(1897-1986.10.12)叶剑英,广东梅县人,无实际派系背景,无实际履历。在十大元帅中排名最后,很容易诱导人们去揣测。事实上,因为以上因素,除了他,没有人能平衡这个位置。因为从北伐到建国,叶剑英一直充当着“中共军队在政治上的代表”的角色,其军旅生涯就资历而言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所以党的军队中没有一个人有他这样特殊的地位。
:0
历史人物的排名,尤其是人物的排名,确实是有讲究的,就是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来排序。那么,新中国成立之初被授予荣誉的“十佳元帅”是什么排名呢?我的回答是:十佳元帅的排名顺序是1955年授勋时定下的顺序。依次是朱德、彭、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许、聂、叶剑英。你知道吗?/你知道吗?这个订单的标准是什么?请往下看——。一般人的排名都有这些顺序。请从以下列序中选择一个回答十大元帅的排名标准是什么。一个是时间顺序。与地方志中的人物相比,一般是按照人物的生卒年来排列的。二是拼音顺序。也就是说,它们是按照人名中第一个单词的字母顺序排列的。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是26个字母的顺序。三是笔顺。是按照人物姓氏的笔画排列的。第四,工作顺序。在所有排列的图形中,如果这些图形在统一的标准下有一定的位置,那么就按照位置的顺序排列。五是地位顺序。就是根据历史人物的影响和历史贡献来确定其地位,然后进行整理。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们在唐诗中的贡献最大,地位最高。因此,在文学史上,
把他们作为首要人物来介绍。 六是习惯顺序。就是习惯性形成的顺序,或者是当初最早确立的顺序而一直沿用下来。 从以上这些情况来判断,“十大元帅”的排列顺序应该是按照人物当时所在的职务来排列的。 那么,他们在授衔时的职务是什么呢? “十大元帅”都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朱德、林彪、贺龙、刘伯承、陈毅、聂荣臻、叶剑英7位元帅直接或间接参加了南昌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授衔时他们均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此外,他们担任的其他重要职务分别是:朱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彭德怀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部长;林彪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伯承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部长;贺龙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任国务院副总理;罗荣桓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总干部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聂荣臻任国务院副总理;叶剑英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 下面延伸几个问题,有兴趣的可以看下去:一是“十大元帅”是什么时候评定并授勋的?二是当时授予的“大将”“上将”军衔的是哪些人?三是毛 泽 东、邓 小 平为什么没有被授勋?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十大元帅”是什么时候确定并授勋的? 具体时间是1955年9月。当时,首先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在9月27日这一天,在北京隆重召开了授勋会议,会议的名称是“共和国主席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以共和国元帅军衔及授予有功人员勋章典礼”。 第二个问题:当时授予的“大将”“上将”军衔的是哪些人? 当时除了“十大元帅”被授勋,也就是: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被授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同时还授予“大将”军衔10名、“上将”军衔的55名、“中将”军衔的175名、“少将”军衔的有802名。 下面提供具体名单: 荣获大将军衔的有: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荣获上将军衔的有:王平、王震、王宏坤、王新亭、韦国清、乌兰夫、邓华、甘泗淇、叶飞、吕正操、朱良才、刘震、刘亚楼、许世友、杨勇、杨成武、杨至成、杨得志、苏振华、李达、李涛、李天佑、李克农、李志民、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张爱萍、陈士榘、陈再道、陈伯钧、陈奇涵、陈明仁、陈锡联、周桓、周士第、周纯全、赵尔陆、洪学智、钟期光、贺炳炎、郭天民、唐亮、陶峙岳、萧华、萧克、黄永胜、阎红彦、韩先楚、彭绍辉、董其武、傅钟、傅秋涛、谢富治、赖传珠。1956年1月授予王建安上将军衔。1958年授予李聚奎上将军衔。 第三个问题:毛 泽 东、邓 小 平为什么没有被授勋? 1955年1月14日、15日,中央军委召开座谈会,具体研究授予元帅、大将、上将军衔的人选问题。会议经过充分研究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授予现任军委主席和军委委员大元帅和元帅军衔。 当时,毛泽东任中央军委主席,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中央军委委员。按照军委座谈会确定的原则,如果大元帅授予毛泽东,元帅应授予11位军委委员。毛泽东已经明确表示不要大元帅,因此,最初拟定的元帅名单为11人,包括邓小平在内。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批准了军委提出的授衔名单。9月3日,报周恩来总理并刘少奇委员长审查,函稿明确提出: “中央已决定现任军委委员之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1位同志均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9月9日、11日,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讨论有关授予元帅军衔问题,最后确定了授予朱德等10人元帅军衔。邓小平不授元帅军衔。9月16日,国务院举行第18次全体会议,主持会议的陈云副总理解释说:有些同志曾长期在解放军中服务,现在转业了,没有授予军衔。授元帅的同志定为10位,也不是可以授予的都授。如邓小平同志,在革命战争中对建军和指挥作战都是有功的,也是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考虑可以授,但他现在的工作主要是中央秘书长,搞个元帅不好,他自己也认为还是不授予好。毛泽东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可以授予大元帅衔,但经中央和毛泽东本人考虑,还是不授予好,将来需要,什么时候授都可以。这样,授予朱德等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就定了下来。 都明白了吗?点个赞吧!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