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张发奎,黄伯韬(沈人骅)

摘要: 张发奎是好人吗?历史 张发奎是历史上的好人。张发奎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出生于农民家庭,...

张发奎是好人吗?历史

张发奎是历史上的好人。张发奎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出生于农民家庭,早年参军,接受日本军事教育,后加入国民党,接受民主革命洗礼。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参加了多次陈炯明起义军的战斗,后来革命政府统一两广革命根据地,从一名下级军官成长为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中国近代史学会会长胡志伟:“张发奎在国民党军队中是一个异数,一个是他不贪污,一个是他自己英勇作战。张发奎(1896-1980),又名易斌,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九月二日生于广东韶关始兴县。他是客家人,香港崇真会名誉会长。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加入中国同盟会。1925年冬,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次年,他参加了北伐战争。在攻占汀泗桥、武昌城等战役中,因战功卓著,被提拔为号称铁军的第四军军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集团军总司令、兵团总司令、战区总司令、陆军总司令等职。率部参加淞沪、武汉、昆仑关战役,被授予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著名抗日将领。延伸资料:张发奎的主要功绩是铁军北伐1926年7月,在国民政府誓言北伐之际,张发奎率部入湘与湘江东岸的第十师作战,连破醴陵、平江,迫使吴退守汀泗桥。汀泗桥三面环水,背后是山。除了西南铁路桥,以崎岖山路著称。在吴屡战屡败后,他集结了宋大沛指挥的两万北方军队。他想借天险歼灭四方面军,由长辛店带领自己的部队南下。8月26日,四方面军发起进攻,宋大钊率大刀队督战。双方激战正酣。晚上,张发奎命令36团渡水偷袭敌后,占领中心阵地。第二天拂晓,张勤率领第35团和叶挺独立团从正面英勇作战。独立团,带着很多共产党人,打来打去,视死如归,血战几个小时过铁桥。吴军被围得腹背受敌,缴械投降。12师占领汀泗桥。30日,四方面军再次攻克和盛桥,直逼武昌。四方面军北伐入湘,所向披靡。汀泗桥、和盛桥之战重创北军,书写了北伐战争最辉煌的一页,赢得了“铁军”的美誉。1937年8月22日,战争开始转入更加激烈的阶段。敌援军第三、第十一师,以及第一、第八师一个旅,于当日在保山狮子林登陆,向左翼军保山、罗店、六合线进攻。同时,我们也对川沙和浦东各地的右翼军队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同样,利用京沪、沪杭铁路运送援军,投入左翼军队。双方都在火力猛烈的阵地上作战,局势特别紧张。因此,原先以进攻手段指挥战斗的计划不得不修改,转入纯防御战阶段。反对英军的张发奎,早年是汪精卫的追随者,奉孙中山之孝忠于汪精卫。但1939年汪精卫投降后,张动员粤北党政军要员联署通电,还向广东人民发表广播讲话,谴责汪的叛国投诚行为。张本人虽然对蒋介石不满,但他坚持“民族大义重于个人恩怨”我敢说

广东风气的腐败,广东政坛的商业买办,都是直接受香港影响的。注重教育张发奎一生当兵,但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他曾在家乡创办丰都小学,在第四战区创办智睿中学,培养了许多热心的年轻人。他任第四任司令时,曾赠始兴中山图书馆《万有文库》间,《四部丛刊》间各设一间。来源:百度百科-张发奎(著名爱国将领)

张发奎是好人吗?历史

张发奎为什么不是总指挥张发奎为什么不是总指挥

听说是起义,蒋介石临时把张叫走,部下怕被张骂,提前起义。

张发奎是什么人物?

张发奎(1896-1980),男,广东始兴人,中国国民党军队二级上将。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集团军总司令、兵团司令、战区司令、陆军司令,率部参加淞沪、武汉、昆仑关战役。抗战胜利后,任广州行营(后改为行苑)主任,1947年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49年3月任陆军总司令,7月辞职,定居香港。1912年,张发奎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加入中国同盟会。1916年毕业于武昌陆军第二军官预备学校,归国的粤军从排长一步步晋升为旅长。1925年冬,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次年,他参加了北伐战争。在攻占汀泗桥、武昌城等战役中,因战功卓著,被提拔为号称铁军的第四军军长。1927年4月,宁汉分裂,张支持汪精卫,反对蒋介石。6月,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第2军总司令。本部进入江西,准备讨蒋。七月宁汉合流后,跟随蒋、王反共。9月入粤,11月与王密谋发动兵变,驱逐广西势力,行使广州军委分会主席职权。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被镇压。同月,李率领部队配合黄进攻广州。张败后辞,蒋附。1929年,蒋桂战争期间,任蒋军第1追击军军长兼第4师师长,驻湖北宜昌。9月,得知蒋欲灭其军,遂与桂系联合进攻广东,再次与蒋反目,12月被陈击败。1930年江风燕战争中,联桂系支持冯、燕反蒋,出兵岳阳,失败。张发奎将军于1980年3月10日在香港病逝,当时他是全国人大代表。

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的叶剑英元帅曾发唁电给其亲属对其逝世表示哀悼。

张发奎的介绍

张发奎(1896—1980),又名逸斌,字向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9月2日出生于广东韶关始兴县,客家人,香港崇正总会名誉会长,著名爱国将领及抗日名将。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参加中国同盟会。1925年冬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12师师长,次年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占汀泗桥、武昌城等作战中,因有战功升任被誉为铁军的第四军军长。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集团军总司令、兵团总司令、战区司令长官、方面军司令官等职,率部参加过淞沪、武汉、昆仑关等战役,被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抗战胜利后,任广州行营(后改行辕)主任,1947年改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49年3月任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7月辞职,去香港定居,直至1980年3日10日病逝,终年85岁。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