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针剂设备国产十大品牌(ktv设备品牌排行榜)
- 十大排行榜
- 2022-05-29 05:21:16
齐鲁制药集团在国内医药行业排名怎么样?
齐鲁制药,国内医药品牌,应该属于国内顶尖的药企,在国内排名前十。
请问有谁知道我国有什么大型的医疗器械跨国的进出口公司(上市公司),最好是跟韩国有医疗器械彩购的!
[1]、于越医疗(002223):听诊器、血压计、供氧设备、电动吸引器是国内最大的康复护理和医用供氧系列医疗器械专业生产企业,共有36个品种、225个规格,是国内同行业最丰富的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坚持专精的理念,力争每一个主要产品都是行业前三。目前,公司前六大产品制氧机、超轻氧气阀、雾化器、血压计、听诊器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轮椅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二。公司两大系列产品的生产涉及精密制造和机电一体化制造,主要生产设备和部分流水线可以共享;[2]、万东医疗(600055):医用x光机、移动式x光机、口腔综合治疗仪医用x光机是公司主营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虽然公司的医用x光机在国内市场占据第一位,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国外医疗设备巨头的介入,如美国GE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等,公司原本盈利的中高端产品,如高频x光机在市场上,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医用x光机是所有基层医院的必备设备。[3]、新华医疗(600587): X光机、消毒灭菌设备、清洗灭菌机、手术器械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消毒灭菌设备科研生产基地,也是国内生产放射治疗设备品种最多的企业。其主要产品有消毒灭菌设备、放射治疗设备等。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感染控制设备和放射治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4]、柯华生物(002022):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根据公司诊断仪器和试剂同步发展的战略,公司医疗仪器业务得到快速推进,“卓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已基本形成系列,上市产品8款,既满足了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也顺应了新医改大量基层医疗机构仪器配置的趋势。诊断仪器业务的快速增长使得仪器在公司整体业务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今年以来,在政策的支持下,诊断仪器的需求得到了释放,政府对医疗服务提供商进行了直接和快速的投资。在医疗资源的再分配中,各医疗机构对基本医疗设备的需求增加。受益于此,公司主要仪器产品保持快速增长。[5]、东软股份(600718):医疗影像设备公司控股67%的沈阳东软,是国内唯一拥有CT、磁共振、数字x光机、彩超四大高科技影像设备全部的企业。东软于1997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医用全身CT,2000年4月成功研制出螺旋CT,并先后获得ISO9001、欧洲CE认证和美国FDA认证。先后5次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产品达到七大类近30个品种。开放式磁共振和CT的国内市场份额已经脱离了第一和第二。数字化医疗设备业务已经成为东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6]、复星医药(600196):淮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9年,是上海复星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拥有一流的创新协作的员工团队、装备精良的生产检测设备和符合国家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的生产厂房,为国内之最。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医用缝合针、医用手术刀片、钛合金眼科器械、尿袋、保健刀等系列。[7]、乐普医疗(300003):药物支架——高端医疗器械第一公司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co
直属企业CSSC通过725所和CSSC投资持有公司上市后48.45%的股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药物支架和给药系统生产线改造、介入辅助器械扩建和产品研发工程中心建设。[8]、海南海药(000566):国内唯一能生产人工耳蜗的企业,将使用募集资金1.67亿元对持有人工耳蜗项目的生产企业上海力生特进行增资,有望成为国内医疗器械新星。上海力生特是(000566)海药控股股东郑桐南方的子公司。上海力生特的并入,实现了大股东资产的注入。上述注资将用于上海力生特人工耳蜗项目的扩建。力生特预计在2010年3月底前获得人工耳蜗生产许可证。海药控股力生特,公司成为国内唯一能生产人工耳蜗的企业,也是a股唯一能分享人工耳蜗高速增长的投资标的。[9]、宏达经编(002144):公司拟定向增发收购深圳焊接。维尔德是我国重要的b超设备生产企业之一,其手持式和便携式b超设备产量在国内企业中处于市场前列,尤其是手持式b超设备产量突出,占国内份额的60%,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都占据明显的主导地位。[10]、大恒科技(600288):公司医疗设备拥有世界一流的“三维立体定向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系统(3DCRT,IMRT)”和“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3D TPS)及数字虚拟人技术(VHP)”,是集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放射治疗设备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疗设备。系统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于产品具有无可争辩的技术优势,全国200多家知名医院均有配备,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公司光机电一体化项目之一的智能医疗器械和诊断软件产品,在国内同类市场具有绝对垄断地位。
具有全部核心知识产权,平均利润率可达30%以上,且销售价格低于国外产品。[11]、思达高科(000676): 公司是国内电力标准仪器、仪表、电力自动化设备的主要生产厂家之一。持有深圳市银思奇电子仪器公司90%的股权,该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锂离子二次充电电池的高新技术企业。另外,控股70%的子公司上海英迈吉东影图像设备公司位于上海浦东金桥进出口加工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是中国影像技术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和研发基地,主要从事以影像技术为核心的医疗器械、安全检查检测系统以及与影像技术密切相关行业的高科技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12]、东阿阿胶(000423): 公司控股60%的子公司东阿阿胶阿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玻璃体温计、玻套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电子血压计。公司生产的玻套体温计、电子体温计、电子血压计等产品质量稳定、美观大方、方便使用,已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将全面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一次性医疗器械、环保型、高、精、尖产品发展。到2008年公司将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3000万元,成为全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医疗器械生产基地。[13]、新黄浦(600638):数字化医用诊断X射线机、医用X射线摄片机 公司拥有控股95%的子公司上海新黄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数字化医用诊断X射线机,主要规格:HY-650AT2;医用X射线摄片机,主要规格:HY-450等。公司以医用X射线设备为主导产品,以数字化为产品特色。数字化X射线设备是集光、机、电技术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品,是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最新运用。在研发过程中与高等院所、研究机构广泛合作、并创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我们采用新型的“OEM”人才组合形式共同开发新品,使我公司的产品以较快的速度步入先进行列。[14]、新南洋(600661):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氩气高频电刀、微波前列捎热疗仪、YAG激光眼科治疗仪、激光手术刀等公司拥有控股90%的子公司上海交大南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公司是由原“上海交通大学医疗器械研制中心(创建于1989年)”改制的企业,产品深受上海中山、瑞金等国内数百家著名医院的欢迎,出口到日、韩及欧美等国家。2004年度公司再获“上海医疗器械诚信企业”。生产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氩气高频电刀、微波前列捎热疗仪、YAG激光眼科治疗仪、激光手术刀等光、电、微电脑一体化的高技术产品。◇其他相关:[1]、中国医药(600056): 公司自2007年更名为“中国医药”后已转型为以医药流通和医药生产为主的公司,其中药品和医疗器械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已由2004年的43.0%上升为2008年中期的76.1%。公司控股的通用美康公司和美康百泰公司从事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流通,三洋公司从事医药的生产。公司医疗器械销售在转型升级战略思想指导下,扩大分销领域,市场份额加大,营业额大幅提升。[2]、亚宝药业(600351): 生产及销售原料药、小容量注射剂、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茶剂、口服液、软膏剂、中药材、中药饮片、软胶囊剂、贴剂、生物制药、粉针剂、酊剂、保健用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中药材种植加工、中西药的研究与开发等。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医疗机构的的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医疗器械在地区和医疗机构之间分布很不均匀,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全国医疗机构15%的现有仪器和设备是70年代以前的产品,60%的设备是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大量的设备需要新的购置和更新换代,将共同保证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 政府04年就计划投入200多个亿用于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同期配套出台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详细介绍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任务、建设标准、资金筹集和中央投资安排。据文件显示,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院(站)、村卫生室配置选择为中低端的医疗器械产品,配置频率最高的就是X射线机、半自动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消毒灭菌设备。由于是政府采购,又是配置中低端仪器,国产设备是此次角逐的主角,而上市公司中的万东医疗(600055)、新华医疗 (600587)分别在中低端的X射线机和消毒灭菌设备领域是领军企业,市场份额都在50%以上,将是政府采购的主要供货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器械行业产品品种繁多,并涉及多个技术交叉领域,生产规模大小不一。大型、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一般是小批量、多品种经营,但技术含量高,更新换代快;小型、常规医疗器械产品通常是大批量生产,但技术含量低,使得毛利率无法提升。关于医药 医疗器械类股票医疗器械概念题材也是国家推行医改的一个收益行业,其机遇在于需求增加。因为大量社区医院的设立和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将对中低端的医疗器械概念题材提出更多需求。新建的社区服务中心及新农合组织,需要配备基本的医疗器械,市场需求的扩大将给生产医疗器械的上市公司带来机遇。属于这一类的上市公司。属于医疗器械概念题材的股票有: 山东药玻(600529):公司是国内规模较大的药用玻璃包装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并利用国际药用玻璃包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机会,积极进军高端产品市场。随着我国医改的逐步推进,公司有望获得一定的发展机遇。有医疗器械概念题材。 新华医疗(600587):公司是我国较大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之一。医疗器械行业在国内属朝阳行业,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发展前景比较广阔。随着医改的推进和国家对农村社区医疗投入的加大,公司有望从中受益。有医疗器械概念题材。 万东医疗(600055):新增48亿元支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内需促增长。国家48亿元投向农村卫生建设。进入国际市场:公司一大主要产品核磁共振仪通过FDA和欧洲CE认证,将与境外投资者合作进一步加大国际市场的投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行业前列:公司在医疗器械领域一直保持在前列,在部分细分市场如医用X射线机产量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有医疗器械概念题材。 科华生物(002022):公司是目前国内生产量较大、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公司的下属控股子公司上海科华检验医学产品有限公司近期获得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其生产的真空采血管产品符合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准入审查规定,准许准产注册。同时,由于主营业务的持续增长等原因,公司预计08年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有医疗器械概念题材。 达安基因(002030):公司是国内核酸诊断试剂领域的绝对领先者,在保持优势核酸诊断试剂的基础上,免疫诊断试剂业务将突破销售瓶颈,未来还将进入生化试剂以及分析仪器,形成了全系列的、多产品组合体系,为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今年公司加快了产品研发和注册报批,近日公告了四个医疗器械获得了注册证,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有医疗器械概念题材。地域在江苏 山东 东北那些靠近东部沿海的多喝韩国进出口多点
石药的石药集团的简称
石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8月,现有资产总额150亿元,员工2万余人,是全国医药行业首家以强强联合方式组建的特大型制药企业,也是河北省大型支柱型企业集团之一。石药集团拥有六大业务板块,和中润制药、维生药业、中诺药业、欧意药业、恩必普药业、银湖制药等三十余家下属公司,分别位于冀、津、吉、晋、辽、鲁、内蒙古和香港等地,其中设在香港的控股子公司--中国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医药行业首家境外上市公司,是目前香港最大的制药上市公司之一,同时也是香港恒生红筹股指数成份股之一,连续两次被世界著名的《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亚洲区营业额10亿美元以下的100家优秀上市公司之一。石药集团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抗生素、维生素、心脑血管、解热镇痛、消化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和中成药等七大系列近千个品种。目前,维生素C、青霉素、阿莫西林、咖啡因、7-ACA等8个产品的年生产能力居于世界首位。石药集团制剂产品的年生产能力为粉针剂30亿支、片剂200亿片、胶囊80亿粒、软胶囊10亿粒。石药集团主导产品的产量、规模、实力在全国均名列前茅,并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基地”和“综合制剂生产基地”之一。目前石药集团有30个产品单品种销售过亿元,产品销售遍及全国和世界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石药集团成立十多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企业综合实力一直位于中国医药行业前列,先后荣获全国医药系统先进集体、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产品质量放心承诺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环保企业爱心奖等荣誉称号。2010年,全集团销售收入实现130.88亿,同比增长23%,连续三年名列全国制药工业企业第二位;实现利税16.05亿元,同比增长10.22%;上缴各类税金7.3亿元;出口创汇达5.5亿美元,同比增长22%,出口总额继续位居国内制药行业首位。在科研开发方面,石药集团依托于企业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63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河北省制剂工程技术中心,近年来先后研制开发了110多个国家新药,涉及生物技术、手性合成药物、脂质体、透皮制剂、分子微囊剂等多种领域。目前石药集团共申请专利220余件,获得授权的有116件,申请PCT国际专利17件,在18个国家取得授权。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恩必普”是脑卒中治疗领域的全球领先药物,是我国第三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并在全球86个国家受到专利保护。目前,企业已与美国和韩国两家知名公司,签署了恩必普软胶囊在欧美和韩国市场的专利使用权转让协议,开创了中国医药企业向世界最发达国家转让药品知识产权的先例,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2008年,在科技部的领导下,牵头组织成立了中国抗生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项目支持。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申报中,1个创新药物孵化基地、3个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技术平台和6个新药开发项目落户石药。2009年,集团药物制剂及释药技术实验室跻身“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丁苯酞原料及软胶囊”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集团被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三部委联合评为“国家创新型企业”,标志着集团的创新体系已经步入系统化、体制化的新阶段。在产品质量方面,石药集团建立了完备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药品都通过了GMP认证,所有下属企业都通过了ISO9000、OHSAS18000和ISO14001认证,产品市场检合格率始终保持100%。同时,企业以技术提升质量内涵,目前已有咖啡因、维生素C、维生素B12、阿莫西林等11个原料药产品取得了欧盟COS认证。2010年5月,集团口服固体制剂车间、维生素C、维生素C钠以“零缺陷”通过了全球药品质量标准最高的美国FDA认证,是国内第一家使用国产设备通过FDA认证的制剂厂家,也是亚洲第一家在线生产通过FDA认证的企业,获得进军欧美高端医药市场的“通行证”。在品牌建设方面,石药集团拥有“石药”“欧意””“果维康””“恩必普”四个“中国驰名商标;经全球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测评,“石药”品牌2005年以来连续四度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石药集团连续三次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并入围2009年度中国最具品牌价值企业奖。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石药集团总是冲锋在前,始终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在非典、印尼海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大病患儿医疗、志愿服务、慰问老区等活动中总少不了石药。石药集团以实实在在的事情,不断向社会做出回馈,企业成立以来,共为公益事业投入6000多万元。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