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纯稀土金属十大品牌排行榜(有色金属里面谁最稀缺)
- 十大排行榜
- 2022-05-28 15:09:05
稀土股票龙头排名是怎样的?
1.五矿稀土(000831):国内最大的南方离子型稀土分离加工企业之一;五矿集团是稀土资产整合的唯一平台。目前稀土矿没有采矿权,所需原料都需要从外面购买;主导产品包括高纯单一稀土氧化物和稀土共沉淀产品;2017年矿产品配额1130吨,冶炼分离产品2904吨。2.和盛资源(600392):拥有四川稀土冶炼分离行业龙头企业中铝四川稀土30%股权,实际控制人为财政部;拥有稀土开采(托管)、稀土分离、金属冶炼、稀土废料回收的完整产业链。具备8400吨/年稀土氧化物分离、14000吨/年稀土金属冶炼加工、5000吨钕铁硼、1000吨磷的综合回收能力。2017年,中国铝业拥有配额矿产品6175吨,冶炼分离产品8689吨;参与了美国山口项目的技术改造。帕斯山的矿是氟碳铈矿。
中国最好的稀土上市公司
五矿的上市公司为中国铝业、中国稀土(港股)、和盛资源、创兴资源(子公司)、安泰科技(母公司);北方稀土上市公司为北方稀土和包钢股份;主要是轻稀土。厦门钨业上市公司为厦门钨业;江西铜业是华南稀土上市公司;广东稀土上市公司为广晟有色和中色股份。南方的稀土主要是重稀土。国家对稀土越来越重视。它不仅整合到六个稀土集团,还计划和控制采矿和冶炼。喊着稀土不卖“稀”价而卖“地”价,并给出理由,是恶性竞争的结果。随着下游新能源对稀土需求的增加,稀土涨价是一定的,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将是一定的。信息:1。北方稀土:稀土龙头股。该技术(研发;d)子公司设立的中心服务于公司的基本生产和市场需求,是公司科技研发的基本载体;d和技术创新。盛资源:稀土龙头股。公司主营业务为稀土开采、稀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催化材料的生产和销售;各种工业投资;稀土及稀土金属的销售、综合应用、深加工及技术咨询;新型稀土材料的加工和销售。五矿稀土:稀土龙头股。六大稀土集团之一,中国五矿集团唯一稀土上市平台,中国最大的南方离子稀土分离加工企业之一,中国最大的中重稀土分离企业;公司两项探矿权由勘查变更为采矿,未开展矿产勘查活动。2.中国五矿集团公司通过外购稀土原料、代加工等方式进行分离加工。主导产品包括高纯稀土单氧化物和稀土富集;2017年稀土行业收入7.16亿元,收入占比100%。应用:在军事上,稀土被誉为工业的“黄金”。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和磁学性能,可以形成多种具有不同于其他材料性质的新材料。它最显著的作用是大大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3.在冶金工业中,在钢中加入稀土金属或氟化物、硅化物,可以精炼、脱硫、中和低熔点的有害杂质,改善钢的加工性能;稀土硅铁合金和稀土硅镁合金作为球化剂生产稀土球墨铸铁。在石油化工中,稀土分子筛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抗重金属中毒能力强等优点。取代石油催化裂化过程中的硅酸铝催化剂;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用硝酸稀土作少量助催化剂,处理气体量是镍铝的1.5倍
崔2006年世界稀土产量为12.95万吨,与去年持平。全球稀土矿产品消费量为11万t,同比增长10%,供大于求。主要消费国是中国、日本、美国等。据预测,未来几年,电子、磁体、玻璃和陶瓷以及与消费电子产品相关的行业对稀土的需求将会增加,年均增长率为3.2%。1.储量和资源量已知含稀土矿物约200种,已开发利用的仅10种左右,其中轻稀土矿物主要有氟碳铈矿、独居石和铈铌钙钛矿;重稀土矿物主要有磷钇矿、褐钇矿、钛铁矿等。除中国外,独联体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地都有丰富的稀土资源。2002年以来,由于中国和巴西公布的稀土资源数据较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美国地质调查局估算的全球稀土储量由1亿吨调整为8800万吨,储量基数仍保持在1.5亿吨(表1)。世界上稀土资源丰富,可以满足世界长期的需求。表1 2007年世界稀土储量及储量基本单位:万吨(REO)注:-表示数据不详。资料来源:矿产商品摘要,2008年。世界上稀土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开采程度普遍不高。美国和世界的稀土资源主要是铈矿和独居石矿。世界上经济上可回收的铈矿大多集中在中国和美国;独居石矿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南非、斯里兰卡、泰国和美国。稀土资源还包括磷灰石、富钍独居石、捕虏体、次生独居石、铈铌钙钛矿、含吸附稀土离子的粘土矿物和磷钇矿等。稀土资源潜力巨大,未来足以满足全球需求。二。产量1960年以前,巴西、印度、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在稀土原料生产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才率先生产稀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逐渐进入国际稀土市场,自1986年以来,中国在稀土生产方面保持绝对领先地位。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采矿和矿物加工国家有中国、美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巴西、马来西亚等。法国在高纯单一稀土生产方面世界领先,日本在深加工稀土产品生产方面世界领先。在2006年中国产量增加的带动下,世界稀土氧化物矿产量为123000 t,与上年持平(表2)。标实
界稀土产量 单位:t注:NA表示数据缺失;2005年数据有所调整;e表示估计值。资料来源:U.S.Geological Survey Minerals Yearbook,2002~2006。我国稀土生产企业分布在内蒙古、江西、四川等8个省区,矿产品年产能为11万t。冶炼加工处理能力达到14万~15万t/年。生产能力超过世界总需求量。因此,未来10~15年国家原则上不再批建新的稀土冶金项目,矿产品生产量控制在9万t水平。重点是加强稀土新材料开发及应用研究。美国钼公司是一家长期从事稀土生产的企业,但是已经降低产量。该公司属美国优诺克(Unocal)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生产稀土精矿和单一稀土高纯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为2万t/年(REO),目前实际年产量约5000 t。在印度,主要有2家稀土生产企业,即印度稀土公司(IRE)和喀拉拉邦矿物和金属公司(KMML)。IRE公司经营着3个独居石重砂矿,分别位于喀拉拉邦恰瓦纳海岸、泰米尔纳德邦马纳范拉库里奇(Manavalakurichi)和奥里萨邦,主要产品是钍氯化物和氢氧化物。KMML公司在喀拉拉邦恰瓦纳海岸也有一个独居石重砂矿,平均含稀土氧化物57.5%,氧化钍7.96%,磷酸盐28.2%。估计资源量钛铁矿24000万t,金红石2000万t,锆石5000万t,矽线石6000万t,独居石400万t。目前,公司正在新建一座分选厂,建成后公司钛铁矿生产能力可达300万t/年。在澳大利亚,林纳斯(Lynas)公司在西澳大利亚的韦尔德山矿开发的稀土项目即将完成。2002年12月用采掘出的矿石样品进行了浮选试生产。计划2003年6~7月开始商业化建设,2004年3月正式开工生产,生产的碳酸稀土(浓缩原料)委托中国分离厂加工。韦尔德山矿是一个稀土、钽、铌和磷酸盐的共生矿,1980年被发现,稀土矿石的可开采量为770万t,品位为12%(91.7万t,REO),放射性物质含量(ThO2为0.0654%,U3O8为0.0039%)与中国白云鄂博矿相比,不到白云鄂博矿的1%。2002年林纳斯获得该矿100%股权。在爱沙尼亚,塞尔麦特(Silmet)公司自1969年起就在锡拉迈埃(Sillamäe)处理厂从事稀土矿物分离,专门处理铈铌钙钛矿精矿,原一半以上原料由俄罗斯的劳沃尤斯基厂提供。1992年,原料改用俄罗斯索里加姆斯基镁厂的无水氯化稀土和碳酸稀土,也从中国进口原料。1999年,公司与俄罗斯的索里加姆斯基镁厂和索沃里德金属厂建立了合资企业,使铈铌钙钛精矿的处理能力增加了30%~40%,达到了12000 t/年,REO产量由2400 t/年增加到了3000 t/年。在爱沙尼亚东北部的芬兰湾,塞尔麦特公司还有1个生产能力为700 t/年的稀土金属生产厂和1个合金冶炼厂。在法国,罗地亚电子与催化剂材料集团企业是生产稀土下游产品的大型跨国公司,实际上已升级为全球主管稀土新材料的公司。目前已在中国投资了15个合资企业,在上海建有8个科研实验室,公司总部设在法国西部的海滨小城拉·罗歇尔(La Rochelle)市。2002年该公司宣布已经研制出新一代用于柴油机汽车的催化剂Eolys,这种稀土产品可除去柴油机90%以上甚至99%的颗粒排放物,目前已应用于标致和雪铁龙轿车上。三、用途和消费目前,稀土的消费领域主要有:催化(石油化工、汽车尾气净化)、冶金、玻璃陶瓷、永磁体、荧光粉、镍-金属氢化物电池等新材料。主要的消费国家和地区有中国、美国、西欧、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汽车、计算机、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移动式电子装置需求的增长,使得稀土的应用,尤其是在汽车尾气催化剂、永磁体和充电电池中的应用持续增加。2006年世界稀土氧化物总消费量为110000t,同比增长12.6%(表3)。表3美国、中国、世界稀土消费量 单位:t(REO)续表注:1992~2006年美国视消费量数据引自美国地调局Minerals Commodity Summaries相关年度的统计。1992~2006年中国消费量引自《中国矿产资源年报2006》。世界总消费量参考了Judith Chegwidden、姚钰、林成河等及中国稀土在线的文献资料。NA,表示资料暂缺。我国自1998年起稀土消费量就已超过美国一直居于世界第一位。2006年我国稀土消费量为62793 t,同比增长21.0%(表3),其中稀土在新材料领域中的用量增长显著,消费量已达到近3.1万t,同比上升24.5%,占稀土消费总量的48.9%,其中稀土永磁体用量1.81万t,同比增长17.5%。传统领域消费亦大幅度增长,其中:冶金/机械行业消费10085 t,比2005年上升3.6%;石油、化工行业消费稀土68000 t,同比上升13.3%;农业、轻工等行业消费稀土7600 t,同比上升52.0%。玻璃、陶瓷行业消费稀土7607 t,同比上升17.0%。日本是世界上稀土研究开发水平最高的国家,其稀土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永磁体、荧光粉、镍氢电池、抛光粉和防紫外线辐射玻璃等高新技术产业上。按视消费量统计,2006年美国视消费量为10390 t,同比下降30.7%,居世界第三。欧洲稀土年消费量约10000 t,主要消费领域是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和玻璃抛光粉等。四、贸易和市场世界稀土贸易主要在稀土资源较丰富的国家和经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我国自1998年以来一直保持着稀土出口国的特殊地位,不仅是世界第一稀土出口大国,也是高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大国。在世界稀土市场上,我国是唯一能够大量供应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中国稀土产品出口主要流向日本、美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和韩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一方面从中国、法国、印度等国家进口稀土,另一方面向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稀土产品。2006年美国稀土产品进口量为26700 t,同比增长19%,美国稀土金属和化合物进口源主要为中国、法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出口量为9490 t,同比下降1.9%,主要是因为德国、加拿大、爱沙尼亚和日本的进口量下降引起的。日本没有稀土资源,需利用进口稀土原料来发展其稀土产业。2006年稀土产品产量为10500 t,进口量为41964 t,同比增长35%,全部来源于中国。价格方面,2006年我国稀土产品出口价格大部分大幅度上升。其中,金属钐(Sm≥99%),2006年价格为80~85元/kg,下跌15%;金属铈(Ce≥99%),35~45元/kg,略有上涨;氧化镧(La2O3≥99%),11~12.5元/kg,同比下跌 20.0%;氧化铕(Eu2O3≥99%),1850~1980元/kg,同比增长3%;只有金属钕,Nd≥99%,价格上涨为195~225元/kg,同比增长105%。美国国内市场价格比较平稳,2004~2005年变化不大。2006年氟碳铈矿精矿价格为5.51美元/kg,保持不变,独居石精矿价格保持0.87美元/kg,同比增长20%。而进口价格上升的产品有:稀土金属,从6.68美元/kg上升到8.79美元/kg。进口价格下降的产品是铈化合物(不包括氯化铈),从3.27美元/kg下降到2.80美元/kg;氯化稀土,平均进口价从2005年的2.37美元/kg下降到1.28美元/kg。其他产品2006年进口价基本与2005年持平。罗地亚公司稀土氧化物出厂价格也比较稳定,与2005年相比,2006年价格大幅上升(表4)。表4 2006年罗地亚公司稀土氧化物出厂价价格 单位:美元/kg资料来源:Minerals Yearbook,2006。五、展望近年来,稀土产品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2006年稀土的消费量虽然有所增长,但产量仍然过多。美国商业通讯公司预测,今后几年全球对于稀土的需求将以平均每年3.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07年将达9万~10万t。届时,全世界稀土的产值将达20亿美元。增长强势的行业有电子、永磁体、玻璃与陶瓷,以及与消费类电子产品相关的行业。主要参考文献[1]James B.Hedrick,Rare Earths.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2008[2]James B.Hedrick,Rare Earths.U.S.Geological Survey,Minerals Yearbook,2002~2006[3]中国稀土学会年鉴,2006[4]稀土信息,No.1~No.3,2007[5]商显刚.2006年稀土行业分析报告.http://61.138.111.246/xxzx/pages/embed/20067417540.cd.doc[6]天信投资公司.中国稀土行业近期形势分析.http://www.cre-ol.com/news/2008/20080904.ht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