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岫岩玉国产十大品牌(岫岩玉)

摘要: 中国哪里的玉石最好? 中国四大名玉,俗称中国四大名玉,是指产于新疆的和田玉、产于辽宁的岫岩玉、产于...

中国哪里的玉石最好?

中国四大名玉,俗称中国四大名玉,是指产于新疆的和田玉、产于辽宁的岫岩玉、产于河南南阳的独山玉和产于湖北郧县的绿松石。(1)和田玉主要分布在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北坡新疆且末县和田-和田玉的莎车-塔什库尔干,有九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成分主要是透闪石-阳起石,并含有少量的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大部分是单色玉,少数是杂色玉。玉石半透明,抛光后有脂肪光泽,硬度在5.5-6.5度之间。和田玉夹生长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的岩石中。经过长期风化,被剥离成大小不一的碎片,落在山坡上,被雨水冲刷后流入河水。秋天河水干涸时,河床中采集的玉块叫籽玉,岩层中开采的叫山料。已发现的最早的和田玉玉器来自殷墟傅浩墓。春秋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的玉料,采集籽料,开采山料到清代才开始。玉山玉,清乾隆年间切制,重10700斤,即采自弥勒塔山。和田玉经济价值的评价,是以颜色和质地的纯净度为标准的。其主要品种有:白玉:含透闪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润泽,是和田玉中的优质品种。在汉、宋、清的几个制玉繁荣时期,都非常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常被雕成‘重器’。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其质地纯净细腻,含透闪石高达99%,颜色如凝固的脂肪般细腻有光泽。同等重量的玉石,其经济价值是白玉的数倍。汉代、宋代、清乾隆时期,羊脂白玉备受推崇。青白玉:质地与白玉无明显区别,只是玉的颜色为白色和淡绿色,是和田玉的三级玉料,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翡翠:浅绿色、青绿色、灰色都称为蓝宝石。颜色均匀,质地细腻,含透闪石89%,阳起石6%。它有油腻的光泽,储量丰富。是历代收藏或开采玉石的主要品种。黄玉:基质为白玉,由于地表水中氧化铁的长期渗透,在裂隙中形成黄色调。根据颜色变化,命名为:蜜蜡黄、板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厚蜜蜡、栗黄极为罕见,经济价值可达羊脂白玉。到了清代,由于黄玉是‘黄’的谐音,极其稀有,其经济价值一度超过羊脂白玉。糖玉:氧化铁渗透透闪石,形成深浅不一的红皮。深红色的叫‘糖玉’、‘虎皮玉’,白色的叫‘粉玉’。糖常与白玉或素玉形成双色玉料,可用来制作‘俏玉器’。一个糖玉皮籽料做的鼻烟壶,叫‘金包银’,应该能增值。墨玉:透闪石是黑色的,带有石墨和磁铁。黑玉多为灰色或灰色带黑色斑纹,取名为‘乌云、淡墨、金貂须、美鬓’等。又厚又密的黑点称为纯漆墨,其价值高于其他黑玉品种。墨有蜡质光泽,颜色不均匀,不适合雕刻和装饰。多用于制作镶嵌金银线的器皿。碧玉:产于准噶尔玉矿,又名天山碧玉。它有灰绿、墨绿、墨绿,以纯墨绿为上品。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量差一个档次。碧玉含透闪石85%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有油性光泽,属中档玉。(2)岫岩玉,产于中国辽宁岫岩。岫岩县是一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的地方

另一种是软玉,质地坚暖,细腻圆润,多为绿色,其中纯白、金黄为稀世珍品。岫玉产于精气充足的地脉之下,在几千年的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天地之精华和大自然的灵气。所以除了收藏价值,在风水上也有很大的价值。因为现代人类居住在建筑中,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将大自然的气息与磁场隔绝,使得人类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如果能在家中放置一块质地优美的玉石,不仅能起到赏心悦目的观赏价值,还能给家中带来自然气息,并补充室内的自然磁场,调节室内的风水气候。“健脑,邪不可使”,家有珠宝,邪不可侵。身上佩戴一块玉石,会增添一份自然之力。

中国三大玉器产地

1.新疆和田玉:和田是中国最珍贵的玉石产地。和田玉大致可以分为五种色调:白玉、青玉、碧玉、黑玉、黄玉。和田玉闻名中外,其玉石工艺品深受百姓喜爱,畅销世界各地。2.河南南阳玉:产于南阳市东北郊的独山。色彩丰富,呈现紫色、黑色、棕色、蓝色、绿色、青色、红色、白色以及各种混合色。辽宁岫岩玉:产于岫岩县。它有亮绿色、绿色、浅绿色、灰色、白色、深灰色、彩色和黄色,透明度好。扩展信息:玉器保存——1。不要与硬物碰撞。玉石碰撞后容易开裂。有时,虽然肉眼看不到裂纹,但玉石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被破坏,产生深色裂纹,久而久之就会显露出来,极大地损害了其精美程度和收藏价值。2.尽可能避免灰尘和油污。如果玉石表面有灰尘,宜用软毛刷清理;如果污垢或油渍附着在玉石表面,可以用温和的肥皂水擦洗,然后用清水洗净。3.翡翠挂件不用时要妥善放置。最好放在首饰袋或盒子里,以免碰伤。4.避免接触香水、化学品、肥皂或人体汗液。因为玉器暴露在太多的汗水下,会被侵蚀,破坏外层,影响原有的鲜艳色彩。尤其是白玉——羊脂白玉更耐汗、耐油脂,佩戴后要用弱布擦拭。5.长时间避免阳光直射。玉器在阳光下暴晒时,由于热膨胀会使其分子体积增大,从而影响玉质,所以避免接近热源更为重要。6.茶可以养玉,养玉的方式和养茶宠的方式差不多,比如:绿茶养的玉有光泽,红茶养的玉是红色,福茶养的玉。

的玉石有对身体有益的益生菌、养出的玉石不易碎裂等。

中国三大玉器产地


岫玉知识?

岫岩玉物质成分复杂,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等亦多有差别,因而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玉种。  按矿物成分的不同,可将岫岩玉分为蛇纹石玉、透闪石玉、蛇纹石玉和透闪石玉混合体三种,其中以蛇纹石玉为主。据红外吸收光谱曲线图显示出蛇纹石玉组成,并含少量纤蛇纹石、胶蛇纹石。透闪石主要由透闪石组成,绿泥石玉主要由叶绿泥石组成。通过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等手段亦可将岫岩玉分段划分为蛇纹玉、花色玉、绿泥玉三种。  蛇纹玉的矿物成分不尽一致,例如:①绿色蛇纹玉,主要由利蛇纹石组成;②黄色蛇纹玉,主要由利蛇纹石组成,也含有纤蛇纹石、叶蛇纹石;③白色蛇纹玉,主要由叶蛇纹石组成。  花色玉可分为花斑玉、花玉两种:花斑玉指在其白色中有较多的绿色斑块,绿斑由叶绿泥石组成,白色部分为透闪石。花玉指在其白色中有灰、黑、蓝紫色斑带,这种斑带由黑色矿物和菱镁矿组成,白色部分为叶蛇纹石。  绿泥玉呈墨绿、绿、浅绿色,主要由淡斜绿泥石组成。  由于不同石的矿物成分及其成因、粒度大小、共生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岫岩玉的玉石结构亦颇有特色。经偏光显微镜观察,其中最重要的为细均粒变晶结构,如蛇纹石玉的纤维鳞片变晶结构、透闪石的纤维柱状变晶结构、绿泥石玉的鳞片变晶结构等。交代结构在岫岩玉中亦普遍发育,其中常见的有交代残余结构、交代环边结构、交代溶蚀结构等。但据电子显微镜观察,岫岩玉主要为交织结构,其中的矿物相互穿插、交叉和镶嵌。如果这种结构发育得越好,矿物质粒度愈细,愈均一,则岫岩玉的硬度就越大。岫岩玉的构造主要为致密块状,优质玉石尤其如此。那些呈脉状穿插构造、片状构造、碎裂构造的玉石,质地较差或完全不符合质量要求。  在化学成分方面,由于岫岩玉中不同玉种的矿物组成及其共生组合的不同,因而其化学成分也有较大的差别(表12-30,据辽宁省地质矿产局七队):蛇纹石玉相对富镁、富硅、贫铝。透透闪石相对富硅、富钙、贫镁,绿泥石玉则相对贫镁、贫硅、富铝。蛇纹石由于与之共生的脉石矿的不同,因而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一般质纯的蛇纹石玉的化学成分常接近蛇纹石矿物各种组分的理论含量,而共生有较多脉石矿物的质地较差的蛇纹石玉各种组分的含量则变化较大。如果富含硅酸盐矿物,则SiO 2 、CaO含量增高,MgO含量降低。例如,含透闪石的透闪石蛇纹石玉含SiO 2 56.8%,MgO 24.36%,Cao 12.70%,Al 2 O 3 0.51%,H 2 O 1.20%,等等。研究表明,以上蛇纹石玉、透闪石玉、绿泥石玉的化学成分分别与叶蛇纹石、透闪石、叶绿泥石的单矿物理论组成分含量接近,特别是透明度好的蛇纹石玉则更接近叶蛇纹石的理论含量值。至于岫岩玉中的微量远素,蛇纹石玉以近矿的蛇纹岩、菱镁岩含硼高(10~20倍)为特点。在其他可以检出的微量元素中,明显大于克拉克值的有砷、锑、镉、锗、银、锌,其含量与近矿围岩相近。总的变化趋势是,硼、铬、铜、锌的含量从矿体向围岩逐渐降低,其中明显地小于克拉值的是铬少三倍,镍少1倍,钴少1倍。  岫岩玉的颜色有深绿、绿、浅绿、黄绿、灰绿、黄褐、棕褐、暗红、蜡黄、白、黄白、绿白、灰白、黑等色。如此丰富颜色的存在,常使岫岩玉有极其美丽的“巧色”。颜色的深浅与铁含量的多少有关,含铁多时一般色深,反之则色浅。玉石还有强烈的蜡状光泽、玻璃光泽,有的显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秀明。其透明度与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有关。当岫岩玉全部由蛇纹石组成时,其透明度高。如果其中有杂质含量达5%~10%,则透明度差。当岫岩玉中铁、镁含量高时,其透明度往往较差;反之则透明度会增高。折射率1.49~1.57。硬度为4.8-5.5,密度为2.45~2.48克/厘米 3 。研究表明,其硬度与它本身的结构有关,平行纤维的切面比垂直纤维的切面硬度大。例如,其中的蛇纹石玉平行纤维方向的硬度为5.82,垂直纤维方向为 5.61;绿泥石玉平行纤维方向的硬度为2.91,垂直纤维方向的为2.86,等等。不仅如此,岫岩玉的硬度还与其化学成分有关,如铁的含量愈大、镁的含量愈小,其硬度愈高。在中国的已知玉中,岫岩玉为中档玉石,少数质地特别优良者属于中高档玉石。  辽宁岫岩玉化学成分简表  SiO 2 AL 2 O 3 Fe 2 O 3 CaO MgO H 2 O n.n.n  蛇纹石玉 40.55 0.05 0.82 0.963 42.74 11.65 13.59 65  透闪石玉 57.14 0.57 2.42 10.42 25.37 - 3.24 1  绿泥石玉 32.74 15.92 0.51 0.59 36.50 0.51 13.24 2  【资源分布】  [编辑本段]  岫岩玉所在地区位于中朝地台辽东台隆营口-宽甸古隆起的西端,区内古老地层发育,构造复杂,变质作用强烈,为岫岩玉矿床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玉石矿体主要成透镜体状,赋存于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的富镁碳酸盐岩层中,受一定的层位控制,特别是其中的白云石大理岩-菱镁矿层为最主要的含玉层位。矿床在成因上属于层控变质热液交代型玉石矿床。  现知岫岩玉在辽东半岛分布较广,产量较大。仅以岫岩县而论,其著名的北瓦沟矿区即为资源相当丰富、开采时间较长、年产量甚大的矿区。除此之外,在岫岩县境内还发现有10多处矿床或矿点。其他如宽甸、凤城、丹东等地也有岫岩玉矿床、矿点或矿化线索发现。其含矿地层亦均为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的富碳酸盐岩层。  【概述】  [编辑本段]  国家标准 GB/T16552-1996“ 珠宝玉石名称 ” 中 “ 岫玉 ” 名称,专指带有地方性名称概念岫岩县产出的岫岩玉。  岫玉产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的哈达碑镇,距县城 21 公里,分布在北瓦沟、王家堡子一带。  1992 年哈达碑乡发现一块重达 260.76 吨的岫玉块体,辗转运抵鞍山市, 1995 年 10 月,以精湛工艺雕成玉佛, 1996 年占地 2 万平米的鞍山玉佛苑正式竣工,成为著名的旅游景观。 1996 年 6 月 18 日哈达碑镇瓦沟村瓦沟山半山坡,发现一块露头高 25 米,最大直径 30 米,体积约 2.4 万立方米,重约 60000 吨的岫玉,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的岫玉。  河流中的岫玉卵石称河磨玉,是一种品质上剩的玉料。  【岫玉的矿物岩石】  [编辑本段]  1 、矿物组合:  叶蛇纹石、纤维蛇纹石、胶蛇纹石,滑石,菱镁矿、透闪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绿泥石、水镁石、褐铁矿、水云母。  2 、矿物参数:  叶蛇纹石  成分: Mg(OH) 8 Si 4 O 10  晶系:斜方  光性: 2V(-)20-90°  Np=1.555-1.564  Nm=1.562-1.573  Ng=1.562-1.575  C/Z : b//Nm , c//Np , a//Ng  Ng= 浅绿, Nm 、 Ng= 无色、浅黄绿色  完全  晶形:片状  H=3.5 , D=2.5  纤维蛇纹石  成分: Mg 6 (OH) 8 Si 4 O 10  晶系:斜方 ?  光性: 2V(+)10-90°  Np=1.542 , 1.532-1.552  Nm=1.543  Ng=1.555 , 1.545-1.561  C/Z : b//Nm , c//Np , a//Ng  Ng= 微黄绿, Nm 、 Ng= 无色、浅黄绿色  差  晶形:片状  H=2.5 , D=2.4  胶蛇纹石  成分: Mg 6 (OH) 8 Si 4 O 10  晶系:非晶质状  光性: 2V(+)10-90°  N=1.500-1.570  晶形:胶状,围绕叶蛇纹石四周  【岫玉的岩石特征】  [编辑本段]  1 、蚀变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四周,有时可见隐晶状胶蛇纹石分布。蛇纹石含量还 98% ,岩石多呈绿色、黄色及黄、绿参杂,透明度高,具蜡状光泽。  2 、蚀变透闪石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四周透闪石有时呈束状纤状分布,时而密集,时而疏散,颜色黄、绿及黄、绿参杂,不透明 ——半透明状。  3 、蚀变菱镁矿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中有菱镁矿的残余,并可现菱形残晶结构,颜色黄、绿及黄、绿参杂,不透明 - 半透明状。  4 、蚀变白云石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中有白云石的残余,并可现菱形残晶结构,颜色黄、绿及黄、绿参杂,不透明 —— 半透明状。  【岫玉民间玉种】  [编辑本段]  绿玉:绿色单一,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是制作玉镯的极佳材质。  黄玉:黄色单一,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是制作玉镯的极佳材质。  墨玉:黑色单一纯黑块体很少,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不透明,是制作饰品小件。  褐玉:褐色单一较少,多呈浅褐、浅黄褐,质地细腻、性坚、不透明,多制作饰品小件。  花玉:浅绿、绿、暗绿、黄、黄绿、黑、浅褐、浅黄褐、灰白互相混杂,或以某一种或二种色为主  历史悠久的岫岩玉  [编辑本段]  1983年在海城小孤山仙人洞人类洞穴遗址中,出土距今1.2万年前的3件岫岩透闪石玉砍斫器,为迄今人类最早制作使用的玉制品。《中国古代玉器》一书载:“中国最早玉器出现于距今约7500年的辽宁阜新查海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内”、“作为岫岩玉的故乡,辽宁阜新查海和内蒙古兴隆洼率先揭开了中国古玉文明的篇章。”岫岩玉远古开发利用的顶峰是在距今5000至6000年的红山文化时期,其中最著名的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被称为“中华第一玉龙”。《中国文物鉴赏·玉器卷》载:“几千年来,我国人民使用岫岩玉,从没间断过,最具代表的辽西出土新石器进期红山文化玉器用料全部为岫岩玉。从商周、春秋、战国到西汉,一直到今天,岫岩玉制品已随处可见”。  岫岩主要有透闪石质玉(老玉、河磨玉、石包玉)、蛇纹石质玉(岫玉、花玉、黄玉等)和透闪石质玉与蛇纹石质玉混合体(甲翠)三大类。岫岩玉晶莹温润,玉质细腻,颜色多样,有耐高温性和搞腐蚀性,可雕性和抛光性好,适合雕刻大中型玉件。岫岩玉远景储量约300万吨,居全国之首,实行限产后,年产量仍占全国总产量的60%。特别是岫岩的玉石王、井中玉王、河磨玉王和重约6万吨巨型玉体“四大玉王”相继出世以来,产生轰动效应。1960年7月玉石王被发现后,周总理亲自批示:“这是稀世国宝,不可多得,一定要保护好玉石王。”  工艺精湛的岫岩玉雕  岫岩近古玉器生产初起于清乾隆年间,兴于道光、咸丰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岫岩玉进入繁荣发展的新阶段,岫岩玉雕产业不断兴盛和发展壮大,岫岩也随之成为世界一流的产玉大县。现代岫岩玉雕工艺技术,深得京派玉作名师的真传,既借鉴南方工艺精华,又熔铸北方制玉特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玉雕风格。岫岩玉雕工艺饰品,已享誉和畅销国内外。  岫岩玉雕工艺品造型生动传神,雕工细致圆润,能运用多种技法化瑕为瑜。用岫玉雕刻的“华夏灵光塔薰”在中国第五届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比中获得最高金杯奖,被评为国家珍品;巨型浮雕——沧桑辽宁成为昆明世博会辽园一道亮丽风景线;巨型玉雕《孔庙——孔子生平》是用十余吨岫玉精料,花费4.5万个工时而完成的玉雕杰作,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玉雕作品,被评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开放的中国》入世纪念品——玉壁,作为国礼,于入世第一时间在全球赠送给各国政府首脑、国际工商界领袖等世界名流。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中央政府将岫玉雕琢而成的“九九月圆图”赠送给澳门特区政府,象征着中华家庭大团圆。  勃兴的岫岩玉产业  改革开放后,岫岩玉产业迅速得到复苏。岫岩相继建起了“玉都”、“荷花玉市场”、“东北玉器交易中心”、“玉雕精品园”、“万润玉雕园”、“哈达玉器一条街”六大玉器市场,国内外玉器收藏、经销者云集岫岩。岫岩当地政府为大力发展岫岩玉特色经济,成立了岫岩玉管理局,从资源、加工、市场、技术进行规范管理。同时组建了行业自律组织——岫岩宝石协会。  “家有片玉抵万金”,收藏鉴赏和使用玉器已经成为新的时尚。投资现代玉器,特别是精品、珍品、上品玉件的保值、增值已是广大爱玉者的共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岫岩玉加工产品的档次和产值都在稳步提升,在国内玉雕业中加速崛起,并占据了重要的地位。2001年,岫岩县岫玉产业年产值达4亿元,创造利润 2000多万元,产品远销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五”期间,岫岩创建了3个世界之最:即世界最大的玉雕工艺品销售集散地;世界最大的“巨型玉体”开发旅游胜地;世界最大的玉雕工艺品博览中心,为蓬勃发展的岫岩玉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