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指北针有哪些品牌(指北针)
- 十大排行榜
- 2022-05-07 15:58:31
我军各部队使用的指北针,有哪些型号?
目前大部分野战部队都配有指南针,武警和城市警备部队很少。我了解到目前大部分97式指北针都上市了,厂家也很多,比如:哈尔滨光学DQL-6型97式指北针。现在这些设备已经发布,普通人也可以购买了。
有谁用过军用指北针吗?!质量好又正宗的军用指北针多少钱可以买到??!
个人观点:军需品质量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军用指南针。这附近有个3543工厂,是生产肩章和服装的兵工厂。附近的军品店里有正品军用罗盘,有62、85、80、97型号。最贵的是97型,188元。其余180元,不还价。有说明书,皮盒子,绒布。如果是仿制的没用的,还不如干脆买个指南针。个人觉得62式更有收藏价值。很多功能,主要用在地图上。62型军用指北针的使用说明。2型罗盘是一种简单的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方位、距离、水平、坡度(俯仰角)、高度、行进速度和绘制简单地图。为方便夜间使用,其相应部位涂有夜光粉。二。简单结构介绍该仪器主要由罗盘和里程表组成,如图1所示。指南针部分有提环(L)和表盘座(2),上面有两种刻度线,外圈是360度刻度系统,每条刻度线1度。内圈分6000(密位)格,圆周分300刻线。每条刻线的数值为20(密位),内部有磁针(3)和测角仪(4)。俯仰角的分度单位是度。每条刻线为25度。可以在60度测量螺旋角。里程表主要由里程划分表、速度表(8)、测量轮(9)和档位指针组成。里程分为L: 50000和L: 100000两个刻度。1: 100000比例尺,每条线代表1公里。l:50000每条线代表0.5km,可以配合相应或多种比例尺的地图使用。时刻表在外盘上分为13、15、17、19、21、23、25公里/小时,在内盘上分为10、14、16、18、20、22、24、30公里/小时。(用V表示),共15档速度。时间刻度中的每条时间线对应5分钟(V25是10分钟)。仪器的侧面有一个测量尺,两端是距离估算器。估计器两个尖端的长度为12.3 mm,瞄准与瞄准之间的长度为123 mm,是尖端长度的10倍。三。用法(1)确定方位。1.确定当前地点的东南西北方向。(1)打开罗盘,使方位指数“”与“”对齐;(2)转动指南针。磁针北端对准“0”后,所指方向为北,在方位玻璃上可直接读出该地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校准地图方位校准地图方位是用指南针使地图上的方位与当前位置一致。(1)打开仪器,调整刻度盘座,使方位指数“”与该地区的磁偏角对准;(2)用测量尺与地图上的真子午线或坐标垂直线(即东、西剖面的内地图轮廓)相切;(3)转动地图,使磁针的北端指向“O "”,则地图上的位置与当前位置完全一致。3.测量磁方位角A测量地图上目标的磁方位角(1)用北罗经精确校准地图,保持地图不动;(2)将测量尺与该点和目标点的连线相切,调整刻度盘座,使“”与“O”划线对齐;(3)磁针静止后,磁针北端刻度盘座上的刻度就是该点到目标点的磁方位角值。b .测量当地目标的磁方位(1)打开仪器,使方位指标“”对准“O”并使反射镜与刻度盘座略成45;(2)将拇指穿过提环,将仪器平放,用瞄准镜瞄准被测目标;(3)磁针北端对准的表盘座从反射镜上的划分,就是当地目标的磁方位值。(2)测量距离1。用测量尺直接在地图上测量距离。用里程在地图上测量距离(L)先将红色指针返回“O”位;(2)将仪器平放,将里程表轮轻放在起点,沿测量路线向前滚动至终点;(3)根据指针在标尺上所指的刻线,可以直接读出相应的场距。例如,在1: 50,000地图上,从A点到B点,仪器上的1: 50,000比例尺
如果在1: 10万地图上测量14条刻线,则甲乙双方距离为14公里。此外,相应比例(如1:25000)或倍数(如1:20000、1:500000)的地图也可换算阅读。图2位置3。用距离估计器粗略测量本地目标的距离。仪器上距离估计器的两个尖端之间的距离是瞄准镜与瞄准镜之间距离的1/10,因此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关系确定局部目标的距离。(1)已知两个目标(物体)与所在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这两个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两个目标之间的距离=两个目标与站立点xi之间的距离/10。打开仪器,用眼睛近距离瞄准目标,如果两个目标(物体)正好被距离估计器的两个尖端夹住(如附图(2)所示),也知道两个目标点与所在点的距离是,其余的可以用这种方法计算。另外,当前方两个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不一定正好被距离估计器的两个尖端捕捉到,而是小于或大于该距离时,可以采用以下公式:两个目标之间的距离=两个目标与它们所在点之间的距离x1/10x。例如,已知两个目标和站立点之间的距离是100米,并且两个目标之间的测量距离是距离估计器的两个尖端之间的距离的7/。同样,如果两个目标之间的距离是信标两端之间距离的1.5倍,则两个目标之间的距离为1001/101.5=15m。(2)如果已知一个物体的宽度或两个目标之间的距离,则目标与其所在点之间的距离可由下式计算:目标与站立点之间的距离=已知目标之间的距离X10。例如,如果已知前方两个目标之间的距离为12m,该距离由距离估计器的两个尖端精确对准,则目标点和站立点将是相同的。
点间的距离为:12x10=120米。 此外,已知目标的间隔,但在瞄准时,小于或大于距离估定器两尖端的间隔,可用下列公式: 目标的实际间隔X10 目标与所在点的距离=———————————————————— 目标占距离估定器两尖端间的间隔的倍数 注:用距离估定器测定现地目标距离的方法是简便的,但精度不高。 (三)行军时间及速度计算 用仪器上的速度时间表,在量取里程的同时,可测定行军所需要的时间或在规定时间内的行军速度、其方法如下: l、行军时间计算:打开仪器,使里程表指针归零(表盘红线上)。在求出到达目的地里程的同时,速度时间表便按照1:100000比例尺里程、指出按13、15、17、19、21、23、25公里/小时(外测表,顺时针读数)及10、14、16、18、20、22、24、30公里/小时、(内侧表,逆时针读数)速度行军各所需时间.若为在l:50000比例尺地图上所量得里程,则用手指轻拨测轮,使里程减半,指针所指示的速度和时间即为所求。例如:在1:50000比例图上量得距离为40公里.若按“V20””速度走完全程,求所需时间。首先将指针拨至1:50000比例尺的20公里处,在V20圈内指针所指即为所求。若规定的速度为表上没有显示之速度,则找出有倍率关系的速度,乘以倍率求得时间,如每小时行军速度为5公里、量得里程为30公里,求时间,便可读:“V10”为3小时,由于“V10”是V5的2倍即将得数乘2或拨测轮使指针指示60公里处读V10得6小时,再如“V6”时可读“V18”,将得数乘3或拨测轮使指针指示90公里处读“V18”得5小时,余类推。 (注意:以上计算均未包括行军休息,调整及道路量取时的坡度和弯曲系数等,在组织行军时,应在表上加入有关数据)。 2、行军速度计算,在求出到达目的地里程的同时,根据要求到达的时限,便可依速度时间计算表选择规定时限内的适当速度(注意:若为1:50000比例尺的里程应将规定时限加倍进行选择)作为行军速度。 (注意:在求行军速度时,同相应加入有关行军数据再进行计算) (四)测定斜面的坡度(俯仰角度) 打开仪器,使反光镜与度盘座略成45度,侧持仪器,沿照准、准星向斜面边瞄准、并使瞄准线与斜面平行、让测角器自由摆动,从反光镜中视测角器中央刻线所指示俯仰角度表上的刻度分划,即为所求的俯仰角度(坡度)。 (五)测量目标概略高度 已知目标(物体)与所在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先测定目标的俯仰角,再查高度表(见附表1)即可得知目标的高度。 其方法如下: 1、由地图上或用距离估定器,求得所在地与欲测目标(如山顶、烟囱、塔尖等)的水平距离。 2、侧持仪器、沿照准、准星向目标顶端瞄准,让测角器自由摆动,看清测角器刻线所指示的俯仰角度值。 3、查看高度表(附表1)或用米位公式计算即可得知高度。例:已知测点至被测物水平距离为100米,用仪器测得俯仰角度为30°然后查高度表,在100米横格对准30°竖格,查得被测物高度为57.74米。 四、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1、放置仪器不要靠近铁磁性物质.以免损耗磁性。 2、不可用测绘尺敲打物体,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3、反光镜勿扭弯,以免影响瞄准和看读分划,表面要保持光洁,不要用脏布、手去揩擦。 4、仪器不用时应关闭。放入盒中。注意不要碰撞。
指北针 哪里有买啊
一般文具店体育用品点都有,如果没有,你去比较大型的超市问下。希望能帮到你!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