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货舱盖国产十大品牌(全国鸭货品牌排行)

摘要: 中国船用油漆品牌 国际、乔丹、中途、海虹、适马都是国际品牌。以前船公司喜欢用海虹,因为海虹的醇酸油...

中国船用油漆品牌

国际、乔丹、中途、海虹、适马都是国际品牌。以前船公司喜欢用海虹,因为海虹的醇酸油漆比较好。现在广泛使用环氧树脂。这些颜料我都用过了。虽然中间漆是日本的,但是保养漆相对便宜。而且环氧防污漆还不错,船员施工要求也不是太讲究。但是丙烯酸差。新船造了,还是国际的。没有哪个品种的油漆特别差。只是价格比其他公司的略贵。它的上门服务比较用心。公司管理比较好。乔丹现在市场占有率比较高,但是防污漆经常出现开裂、脱落的问题,耐阴极剥离性比较差。

国内最先进的宇宙飞船 先进吗?国产的……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是唯一能运载货物返回的货运飞船。这是因为被覆盖的航天器有隔热罩,可以承受极高的温度,返回时可以安全着陆,而其他航天器没有隔热罩,只能在再入大气层时被烧毁。飞船长5.9米,最大直径3.6米,自重只有4.2吨。主要由前锥、钝锥弹道舱和非增压段三部分组成。前锥装有对接机构,在上升阶段起到保护作用。钝角弹道舱一部分用于运载加压货物,另一部分是服务舱,装有电子设备、反作用控制系统、降落伞等配套设备;非承压段用于存放非承压货物,如轨道更换装置,并保证太阳能电池翼和散热器的正常工作。它的载重量大约有3吨多。“龙”飞船采用了广泛继承的电子系统和由18个推进器组成的反作用控制系统;采用降落伞溅水回收方式;2010年12月8日,第一艘无人驾驶的龙试验飞船由猎鹰9号火箭发射并成功测试。迄今为止,龙飞船已经为国际空间站执行了11次货运任务,成功执行了10次任务。天鹅座飞船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研制的天鹅座飞船于2013年9月18日进行了首次验证飞行。此后,天鹅座飞船正式完成了国际空间站的多次商业补给服务任务,但在第三次商业补给服务任务中失败。天鹅座飞船的设计继承了轨道科学公司及其合作伙伴经过飞行验证的飞船技术,由加压货舱和通用服务舱组成。采用成熟技术的目的是降低成本、风险和开发周期。其服务舱由轨道科学公司制造,该公司继承了该公司LEO和GEO卫星平台的电子、推进和供电系统。它重1.8吨,配有电子、推进和供电系统,其中供电系统包括2对GaAs太阳能电池翼,可提供4千瓦的电力。根据

美国轨道科学公司与美国航空航天局签署的价值19亿美元的商业补给服务合同,将发射8艘“天鹅座”飞船,向“国际空间站”运送20吨货物任务。欧空局的ATV飞船欧洲的货运飞船叫自动转移飞行器,是欧空局联合美、俄等数十家公司联合打造的,全长10米,最大直径为4.5米,重量约10吨,飞行器主推进系统是4台490牛发动机,姿态控制系统是28台220牛推进器。它们除在往返过程中使用外,还用于空间站的轨道维持、姿态控制、空间碎片规避机动。与美国猎户座计划类似,欧空局的ATV飞船也是一个成系列的大型飞船发展计划。ATV最初设计用来取代俄罗斯的进步系列执行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最显著的识别特征是4片非轴对称形排列的太阳能帆板,它能携带接近7.7吨的物资,它的运货能力可达7吨。它有双层巴士大,用途有4类:向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在货物卸载后,可以用作空间站的附加活动室;每隔10~45天提升一次“国际空间站”的轨道;能用作垃圾箱,把6.5吨空间站产生的废弃物资带回地球烧毁。在发射了5艘后,欧洲自动转移飞行器已经退役了。不过,欧洲航天局将在自动转移飞行器基础上研制可以运送货物返回地球——“先进再入飞行器”货运飞船,它预计在2018年首飞。日本H-2货运飞船从2009年起到2014年,日本先后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了6个名叫H-2转移飞行器的货运飞船。这种飞船的货物运载能力约为6吨,最大特点是可运送体积较大的设备。H-2转移飞行器呈圆柱形结构由加压后勤货舱、非加压后勤货舱、电子设备舱和推进舱四部分组成。货物补给装在加压后勤货舱以及非加压后勤货舱的暴露货架中,电子设备舱装有电子设备、锂电池和敏感器。推进舱内装有4个推进剂贮箱、主推进装置和反作用控制系统。其中加压舱载重量为4.5吨,可装8个国际标准货柜;非加压舱载重量为1.5吨,包括外露货盘和支撑结构。外露货盘能载3套外露货物。其货物运输能力很强。这是由于它的舱门大,与空间站的接口各边均加宽到约1.2米,所以可以搬运其他货运飞船无法搬送的大型装置。例如,与欧洲自动转移飞行器相比,H-2转移飞行器能够运送更大的物体,如空间站内部书架大小的设备架,以及其它大型站外仪器与设备。另外,与其他货运飞船相比,H-2转移飞行器是目前唯一一种可向空间站运送加压与非加压货物的无人飞行器,包括安装在站外的外部实验和在轨更换装置。它还有独特的交会对接技术,与空间站采用“停靠”方式对接,即当H-2转移飞行器与空间站接近到10米距离时,两相对速度接近零, H-2转移飞行器不再被控制,而是呈自由飞行状态,然后由空间站的机械臂将其捕获,与空间站对接口实现对接,因此比较安全。与欧洲类似,日本目前也在H-2转移飞行器基础上研制可从空间站带回货物的H-2转移飞行器-R,首个H-2转移飞行器-R计划在2018年发射。最终,日本将研制载人飞船。中国“神舟”到“天舟”天舟货运飞船是中国研制的最新一款货运飞船,它的主要任务是用于对中国未来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提供补给支持。从上面的各国货运飞船数据对比得知,天舟货运飞船的低地轨道上行运载能力约为6.5吨左右,高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研制的进步号M型(2.5吨)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H-II运载飞船(6.0吨),但低于欧洲空间局的自动运载飞船(7.6吨)。下行运载能力约为6.0吨左右。载荷比即运载货物的质量与货运飞船船体本身的质量之比,天舟号货运飞船的载荷比高达46%,高于日欧的货运飞船。天舟号货运飞船船长约9米,最大直径约3.35米,发射质量低于13吨。根据资料得知,天舟货运飞船将作为我国空间站的五个模块之一,与核心舱、实验舱I、实验舱II、载人飞船(即已经命名的“神舟”号飞船)一起,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一是补给空间站的推进剂消耗,空气泄漏,运送空间站维修和更换设备,延长空间站的在轨飞行寿命;二是运送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用品,保障空间站航天员在轨中长期驻留和工作;三是运送空间科学实验设备和用品,支持和保障空间站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的条件。对于中国来说,重约13吨、货运能力约为6吨的天舟货运飞船将开启空间站时代的黎明。“天舟”充分继承了“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和“神舟”积累的技术基础,具备为空间站补加推进剂的能力,还具备较长时间独立自主飞行能力1999年11月20日,中国发射了自己未来载人飞船的第一艘无人试验船神舟1号,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步,从“神舟”到“天舟”,这个背后凝结了无数中国航天人的智慧。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