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升船机有哪些品牌(船外机挂机哪个牌子好)

摘要: 三峡升船机的特点有什么 三峡升船机具有提升高度高、提升重量大、上游通航水位变幅大、下游水位变化率快...

三峡升船机的特点有什么

三峡升船机具有提升高度高、提升重量大、上游通航水位变幅大、下游水位变化率快的特点。三峡升船机是目前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规模最大的升船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的最后一个建设项目。它由上游引航道、上闸首、承船厢、下闸首和下游引航道组成。其中,航母是核心部分,有效尺寸长120m,宽18m,正常水深3.5m,最大船型3000吨。作为三峡工程的收官之作,三峡升船机极大地刷新了升船机的世界纪录。与三峡升船机之前的世界最大升船机(比利时斯特拉斯堡——)相比,三峡升船机总提升重量15500吨,最大提升高度113米,分别提高了近一倍和近一半。三峡升船机具有提升高度高、提升重量大、上游通航水位变幅大、下游水位变化率快的特点。三峡升船机设计建造的初衷是为客货船和特种船舶过坝提供快速通道。目前,船舶通过三峡五级船闸需要三四个小时;通过升船机的时间可以控制在40分钟左右。据介绍,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但由于技术复杂等原因,三峡工程升船机推迟到1995年。三峡工程建设者经过反复论证和方案比较,于2003年决定将原设计的钢丝绳提升方案改为齿轮齿条爬升方案,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2007年,三峡升船机扩建工程复工。2016年9月18日,三峡升船机进入试航阶段。

白鹤滩水电站有升船机或启闭机项目吗?

没有升船机,但是有卷扬机。白鹤滩不在主航道,因为不考虑航运的过坝问题,所以没有升船机。启闭机用于进水口和其他地方来打开和关闭闸门。

白鹤滩水电站有升船机或启闭机项目吗?

两江四湖的发展史

1998年9月18日,中共桂林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建设环桂林水系的设想,将桂林市中心区的漓江、桃花江、榕湖、山湖、桂湖、龙牧湖连接起来,即“两江四湖”工程。该项目于1999年8月23日正式开工。2002年5月2日通水试航成功。2002年6月2日,两江四湖一期工程竣工,正式通航。四河一湖工程是桂林市的大型环境保护工程、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大型旅游景区建设工程。一期四河一湖工程从根本上改善了桂林的生态环境,完善了城市功能,开辟了市区旅游新格局,继承和发扬了桂林悠久的历史文化,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品位。2002年5月,桂林环城水系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水上娱乐分公司成立,主要经营两江四湖周边的水上娱乐项目。公司下设办公室、财务部、游船运输管理部、销售部、业务部、码头管理部六个部门。拥有200多名员工和40多艘邮轮,每天有6000多人的接待能力。公司经营的两江四湖水系游、内湖渔鹰生态游等旅游线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两江四湖夜游已成为桂林夜游市场的新品牌代表。游客不仅可以乘船游览各具特色的三大景点,即中国古典园林——榕山湖景区、天人合一的生态园——桂湖景区、宋历史文化公园——龙牧湖景区。在景区内欣赏新建的名桥博览园、名花名木名草博览园、亭博览园、雕塑博览园,还可欣赏到香山、富博、叠彩山、尧山、宝鸡山、老人山等十余座水系周边的传统名山。与漓江自然景观游不同,两江四湖环湖游凸显了桂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通过修复和沟通周边水系,对佛塔(唐代)、宋城墙、李故居、叶挺将军监狱等一大批以前被埋没和遗忘的重要文物进行了修复、保护和发掘。桂林深厚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不久的将来,桂林两江四湖水系将成为与漓江齐名的又一条黄金水道。1998年11月30日,市政府成立了两江四湖工程领导小组,由时任市长李金早任组长,市环保局局长罗桂江任工程总指挥。1999年5月10日,我市举行了中心城区环城水系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大会。邀请法国、美国、中国东南大学、日本、台湾省等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机构接受设计任务。1999年7月31日至8月2日,中心城环城水系设计方案国际评审会召开,东南大学方案被评为优秀方案。随后,环城水系设计方案在中山路向广大市民展出,广泛征求意见。最后,以东南大学方案为蓝本,吸收其他方案的精华,综合专家和市民的意见,形成既有国际水准又有桂林特色的实施方案,充分展现山水城市的特色。1999年8月23日,东镇路旧房拆迁,标志着两江四湖工程正式启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龙牧湖风景区已经拆除了15万平方米的房屋,安置了1584户居民。1999年4月,市政当局

1999年5月8日,我市举行了中心城区环城水系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大会。邀请法国、美国、日本、东南大学、台湾省等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机构接受设计任务。7月31日至8月2日,由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景辉等11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征集方案进行了评审,评选出了优秀方案。随后,城市周围的水

系设计方案多次在中山路向广大市民展出,甚至以印挂历的形式,广泛征询意见。至此,“两江四湖”工程规划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吸取了国际方案的各自所长和专家、市民的意见后综合成了一个既有国际水准,又能突出桂林特点,充分展现山水神韵的实施方案。1999年8月23日以木龙湖景区规划范围内的旧房拆迁为标志,“两江四湖”工程正式启动。通过两年零10个月的建设,共新建引水入湖沟渠7.83公里,开挖木龙湖长1.1公里,以及春天湖,土方计50余万方,沟通了漓江、桃花江与内湖的水脉;沿湖埋设截污管线18公里,结束了每天2万吨生活污水入湖的外患,清除淤泥60余万方,根除了污染桂、榕、杉三湖水质的内患;重修生态岸线10多公里;架设新景桥19座,丰富了“两江四湖”的景观层次;修筑改造城市道路2.5公里,改善了城市的交通;开挖土方共百余万方,增加了内湖的水面;搬迁居民1896户、单位56家,拆除旧房地产174842平方米,收到了显山露水的效果;恢复、修建古代名楼、名塔、名亭万余平方米,增加了我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亮点;发掘、修缮文物古迹50多处,增厚了桂林的历史文化的底蕴;遍植名树、名花、名草,营造榕树、银杏、雪松、水杉、木兰、棕榈等林园于四湖周边,改善了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建造了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升船机、船闸各一座,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船只的环城航行。在已经实施的“两江四湖”一期工程的众多建设项目中,既有桂林建市以来所没有的,也有在广西首屈一指的,更有堪称中国第一的。其中木龙湖升船机是我国第一个载客观光用垂直升降升船机;位于九岗岭春天湖与桃花江相连接的出囗处的春天湖船闸,是继木龙湖升船机之后第二个为实现四个内湖与外江环城通航而建设的重要控制性建筑物,是国内尚无先例的单级、双线、省水船闸。在“两江四湖”19座新景建设工程中,有14座是同时设计、同时开工、同时完成,创下全国第一。此外,中心城内湖集中了如此之多的造型优美、工艺细腻,与周边景致融合的景桥也堪称全国之最,这些桥梁当中,丽泽桥是我国第一个自锚式柔性钢桁梁悬索桥;位于榕杉湖景区的古榕双桥是结合榕湖造景需要发展而为双桥形式玉带双桥,在国内城市景观建设中也绝无仅有的;宝积山下,铁佛塘与西清湖交界处的宝积桥,桥身采用中国古代城墙形式设计建造,体现了桂林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深厚底蕴。宝积桥的桥型设计为桂林所独创。我们还有全国第一座水上铜塔、玻璃桥等等。桂、榕、杉湖清淤工程清除的60余方淤泥量在广西城市内湖清淤工程中,是一次性清除淤泥量最多的工程。2000年初,由时任市长李金早同志提出来的“一沟两渠”的引水入湖工程全长7.83公里,暗渠为通向内湖的洁净漓江水,明渠供农灌之用,也可堪称桂林历史一绝。“两江四湖”的一期工程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内湖水环境质量,丰水期可以做到5天一换,枯水期限也可以10天一换;漓江的洁净水使内湖从劣于国家地表水5类水质标准,提高到国家地表水2-3类水质标准;通过“两江四湖”木龙湖、桂湖、榕、杉湖三个景区建设,以及文物古迹的恢复、挖掘、整理和修缮,使桂林中心城优美的自然山水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相互辉映;“两江四湖”工程也完善了城市的基础设施,调整了城市的功能和格局。概言之,“两江四湖”工程使桂林“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特点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2000年元月榕湖、杉湖、桂湖、铁佛塘等内湖清淤工程开工,历时半年,共清除沉积多年的淤泥6万立方米;截污、引水入湖等环保工程同时实施。2000年8月8日旧宝贤桥拆除,从此拉开了环城水系10多座新景桥建设的序幕。2000年11月和2001年2月,贯通两江四湖的重要枢纽工程——木龙湖升船机和春天湖船闸先后开工。2001年9月桂湖景区园林绿化工程启动。2001年9月底榕湖景区建设基本完成,对市民和游客开放。2001年底古榕双桥、榕溪桥等近10座新景桥先后完工,两江四湖“中外名桥博览园”建成。2002年5月2日两江四湖环城水系成功实现通航。2002年 6月 2日两江四湖一期工程竣工。2002年12月两江四湖二期桃花江文昌桥至桃花江桥段综合整治工程基本完工。2002年 5月 2日两江四湖试航成功。2002年12月18日市人民政府召开两江四湖桥梁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大会,对10座桥梁的主体、装饰工程进行验收,经专家评审,10座桥梁评定为优良工程。2002年 9月11日两江四湖二期工程启动。2002年12月两江四湖二期工程基本完成。2002年 6月 2日桂林市纪念世界环境日暨桂林市“两江四湖”一期工程竣工总结大会在木龙湖景区隆重举行。2002年 5月组建了桂林市环城水系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水上游乐分公司。2002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代表处在两江四湖木龙湖景区挂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代表处的成立,经过了两年的筹备。回顾自1998年9月18日首次提出建设中心城环城水系到一期工程的顺利竣工,作为这段历史的参与者,我为建设大军高质量、高速度完成一期工程的建设水平而骄傲,为全市广大市民热情支持工程和积极的参与精神而感动;并为自己能作为一名建设参与者而感到自豪。“两江四湖”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为改善中心城区的环境质量,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的档次与品位,全面恢复“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山水城格局而实施的一项以山水为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这一工程的构想是李金早同志在1998年9月18日带领规划、环保、水电等部门的领导检查我市西清湖的环境整治时,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来的。“两江四湖”工程的构想提出后,成立了以时任市长李金早同志为领导小组组长的“两江四湖”工程领导小组,组建了工程指挥部,下设规划、水利、环保、园林、文化五个技术分团,开展了深入而细致的工作。从1998年10月起,前期研究论证历时9个月。编制了《环保篇》、《水利篇》、《园林篇》、《道路篇》四个专题规划,充分论证了“两江四湖”工程的具有可行性,并经四次修订完成了《桂林市中心城环城水系规划研究总报告》。“两江四湖”工程所建设的环城水系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由木龙湖、桂湖、榕湖、杉湖与漓江沟通而构成的一环水系;二是桃花江与四个内湖相连通构成二环水系;三是恢复朝宗渠,沟通小东江、訾洲河构成三环水系。已经实施的一期工程共建设有木龙湖、桂湖和榕、杉湖三个主景区。“两江四湖”工程通过实施木龙湖的开挖、引水入湖、内湖清淤、截污、生态护岸、新景桥、升船机、船闸、防洪排涝工程以及水系周边旧房拆除、文物古迹恢复、整理、园林绿化、景观配置等一系列的环境综合整治,将漓江、桃花江与内湖水面连通;通过规划控制调整、完善了桂林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使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根本改善,使市政基础设施和功能格局趋于完善。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