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十大排行榜 > 正文

氢氧化钡有哪些品牌(男装品牌大全排行榜)

摘要: 谁有化学试剂氢氧化钡国家标准,请传给我,急,谢谢!!! 工业氢氧化钡替代HG 2566—19941的范围本标准规定...

谁有化学试剂氢氧化钡国家标准,请传给我,急,谢谢!!!

工业氢氧化钡替代HG 2566—19941的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氢氧化钡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氢氧化钡。本产品主要用于石油加工、提炼动植物油、精细化学品、日用化学品及其他钡盐的生产。分子式:Ba (OH) 28H2O相对分子质量:315.47(根据200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参考文件,其随后的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表)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是,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90—1990 GB/T l250危险货物包装标签限量值的表示和测定方法GB/T3049—XXXX化学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iso 6685: 1982eqv) GB/t 3051—2000无机化学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GB/T 6678化学产品取样的通用规则GB/T 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的规范和试验方法(iso 6685:1982 eqv)HG 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HG/T 3696.2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Hg/T 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制剂和制品的制备3按生产工艺的不同分类有两种:型为煅烧法,型为氯化钡法。 技术要求4.1外观: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4.2工业氢氧化钡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中的项目(%)指类和类优等品。 一等品一等品合格氢氧化钡[以Ba (OH) 28H2O计]质量分数 98.0 97.0 98.0 95.0碳酸钡(BaCO3) 1.0 1.0 1.0 1.5氯化物(以Cl计)0.05 0.2 0.3铁(Fe) 0.003 0.006 0.005 0.01盐酸不溶物 0.03 0.05数 0.2 如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立即处理。5.2除非另有要求,本标准中使用的试剂和水通常指GB/T 6682—1992中规定的分析纯试剂和三级水。除另有要求外,试验所需的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和产品应按HG /T 3696.1、HG/T 3696.2和HG/T 3696.3的规定制备。5.3氢氧化钡含量的测定5.3.1方法:用适量水溶解样品,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通过盐酸的消耗量计算氢氧化钡的含量。5.3.2试剂5.3.2.1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约1mol/L;5.3.2.2酚酞指示剂:10g/L;5.3.2.3的无二氧化碳水。5.3.3在分析步骤中,称取约3g样品,精确至0.0002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立即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直至红色消失。该溶液(溶液A)保留用于碳酸钡的测定。

5.3.4结果计算氢氧化钡含量计算为八水氢氧化钡[Ba (OH) 28H2O]的质量分数w1,数值以%表示。根据公式(1)计算:CVM/100w 1=——3——3——3354100 c 3——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样品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氢氧化钡[1/2ba (OH) 28H2O]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57.7)。取平行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两次平行测量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5.4碳酸钡含量的测定5.4.1方法总结:以溴酚蓝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紫色再变为黄色,通过盐酸的消耗量计算碳酸钡含量。5.4.2试剂5.4.2.1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约1mol/L;5.4.2.2溴酚蓝指示剂:10g/L.5.4.3仪器5.4.3.1微量滴定管:分度值为0.02ml. 5.4.4分析步骤:向5.3.3中的溶液A中加入4 mL溴酚蓝指示剂。用微量滴定管,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直至溶液由蓝紫色变为黄色,并保持30s。5.4.5结果计算出的碳酸钡含量计算为碳酸钡(BaCO3)的质量分数w2,数值以%表示。根据公式(2)计算:CVM/100 w2=——3354——3354100

m式中:V——滴定试验溶液消耗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c——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碳酸钡(1/2 BaCO3)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98.7)。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3%。5.5氯化物含量的测定5.5.1汞量法(仲裁法)5.5.1.1试剂 同GB/T3051—2000第4条。5.5.1.2仪器 同GB/T3051—2000第5条。5.5.1.3分析步骤 称取约5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锥形瓶中,加100mL水,加热溶解。冷却后,加4.5mL(1+1)硝酸溶液中和,加2滴溴酚蓝指示液。如果溶液呈黄色,滴加(40g/L)氢氧化钠溶液至蓝色,再滴加(1+16)硝酸溶液至恰呈黄色,并过量5滴。如果溶液呈蓝色,滴加(1+16)硝酸溶液至恰呈黄色,并过量5滴。加入1mL二笨偶氮碳酰肼指示液,用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为紫红色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含汞废液按GB/T3051—2000附录D进行处理。5.5.1.4结果计算 氯化物含量以氯(Cl) 的质量分数w3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3)计算: c•(V-V0)•M/1000w3=————————————×100 ………………(3) m式中:V——滴定试验溶液消耗的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0——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消耗的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c——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氯(Cl)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35.45)。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1%。5.5.2比浊法5.5.2.1试剂5.5.2.1.1硝酸溶液:1+2;5.5.2.1.2硝酸银溶液:17g/L;5.5.2.1.3糊精溶液:20g/L;5.5.2.1.4氯化物标准溶液:1mL溶液含氯(Cl)0.010mg。用移液管移取10mL按HG/T 3696.2配制的氯化物标准溶液,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5.5.2.2分析步骤5.5.2.2.1试样溶液的制备称取(1.00±0.01)g试样,置于100mL烧杯中,加25mL水和3mL硝酸溶液溶解。全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5.5.2.2.2测定用移液管移取10mL干过滤的试样溶液(Ⅱ型一等品取2.5 mL,合格品取1.67mL),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5mL硝酸溶液、0.2mL糊精溶液和1mL硝酸银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暗处放置15min,其浊度不得大于标准比浊溶液。标准比浊溶液是用移液管移取5mL氯化物标准溶液置于50mL比色管中,与试验溶液同时同样处理。5.6铁含量的测定方法5.6.1方法提要同GB/T3049—XXXX第3条。5.6.2试剂同GB/T3049—XXXX第4条。5.6.3仪器同GB/T3049—XXXX第5条。5.6.4分析步骤5.6.4.1标准曲线的绘制按GB/T3049—XXXX第6.3条规定,使用2cm吸收池及相应的铁标准溶液用量,绘制工作曲线。5.6.4.2试验溶液制备 称取约3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100mL烧杯中。加15mL水和20mL盐酸溶液(1+1),5滴硝酸,加热煮沸5min。冷却后,过滤到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5.6.4.3空白试验溶液的制备 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操作同6.6.4.2条。5.6.4.4测定 用移液管移取25mL试验溶液和同体积的空白试验溶液,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按GB/T3049—XXXX第6.4条规定,从“必要时加水至约60mL”开始进行操作。5.6.5结果计算铁含量以铁(Fe) 的质量分数w4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4)计算: (m1-m0)×10-3w4=————————————×100 ………………(4) m25/100式中:m1——试验溶液中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m0——空白试验溶液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2%。5.7盐酸不溶物含量的测定5.7.1方法提要 试样溶于盐酸中,将不溶物过滤,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箱中烘至恒重,计算其含量。5.7.2试剂5.7.2.1盐酸;5.7.2.2硝酸银溶液:17g/L。5.7.3 仪器5.7.3.1 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能控制在(105~110)℃;5.7.3.2 玻璃砂坩埚:滤板孔径(5~15)µm。5.7.4 分析步骤称取约5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100mL烧杯中,加20mL水和7mL盐酸溶解,用已恒重的玻璃砂坩埚过滤,用热水洗至无氯离子为止(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将玻璃砂坩埚和盐酸不溶物置于(105~110)℃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5.7.5结果计算 盐酸不溶物含量以质量分数w5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5)计算: m1 - m2 w5= ———————× 100…………………(5) m50/250式中:m1——玻璃砂坩埚和盐酸不溶物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2——玻璃砂坩埚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一—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1%。5.8硫酸不沉淀物含量的测定5.8.1方法提要 试样溶于硫酸中,过滤,将滤液蒸干,置于马弗炉中灼烧至恒重,计算其含量。5.8.2试剂5.8.2.1盐酸;5.8.2.2硫酸溶液:1+15。5.8.3 仪器5.8.3.1 马弗炉:温度能控制在(800~820)℃;5.8.3.2 瓷蒸发皿:100mL。5.8.4 分析步骤称取约2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100mL水和2mL盐酸溶解,煮沸。在不断搅拌下加入8mL预先温热的硫酸溶液,在水浴上加热30min。冷却后全部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干过滤,弃去最初20mL滤液。用移液管移取50mL滤液,置于已恒重的瓷蒸发皿中,在电炉上小心蒸干,放在(800~820)℃马弗炉中灼烧至恒重。5.8.5结果计算 硫酸不沉淀物含量以质量分数w6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6)计算: m1 - m2 w6= ———————× 100…………………(6) m式中:m1——瓷蒸发皿和残渣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2——瓷蒸发皿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一—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5.9碘还原物含量的测定5.9.1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样品中的还原性物质被碘氧化,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量的碘,计算出还原性物质含量。5.9.2试剂5.9.2.1盐酸溶液:2+1;5.9.2.2碘溶液: c(1/2I2)约0.1mol/L;5.9.2.3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约0.1mol/L;5.9.2.4淀粉指示液:10g/L。5.9.3分析步骤 在250mL碘量瓶中,加入20mL盐酸溶液,用移液管加入10mL碘溶液,混匀。称取约4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100mL水溶解后,全部转移到上述混合液中,盖好瓶盖,摇匀。迅速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溶液呈浅黄色时加入2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溶液至蓝色消失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5.9.4 结果计算 碘还原物含量以硫(S) 的质量分数w7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7)计算: c•(V0- V)•M/1000w7=————————————×100 ………………(7) m式中:V——滴定试验溶液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0——滴定空白试验溶液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硫(1/2S)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16.03)。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1%。5.10氢氧化锶含量的测定5.10.1 方法提要用盐酸溶解试样后,按标准曲线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氢氧化锶含量。5.10.2试剂5.10.2.1盐酸溶液:1+1;5.10.2.2锶标准溶液:1mL溶液含锶(Sr)0.010mg。用移液管移取10mL按HG/T 3696.2配制的锶标准溶液,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5.10.3仪器5.10.3.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锶灯。5.10.4分析步骤5.10.4.1试验溶液的制备称取约2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50mL烧杯中,加100mL水和8mL盐酸溶解,加热溶解。冷却后,全部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5.10.4.2工作曲线的绘制用移液管移取0.0、5.0、10.0、15.0mL锶标准溶液,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4滴盐酸溶液,加水至刻度,摇匀。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460.7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锶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细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5.10.4.3测定用移液管移取5mL试验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与工作曲线绘制同时操作。5.10.5结果计算 氢氧化锶含量以八水氢氧化锶[Sr(OH)2•8H2O]的质量分数w8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8)计算: m1 ×3.033×10-3 w8= —————————× 100…………………(8) m5/250式中:m1——从工作曲线上查出锶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mg);m一—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6 检验规则6.1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项目为出厂检验项目。 6.2 生产企业用相同材料,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连续生产或同一班组生产的氢氧化钡为一批,每批产品不得超过10t。6.3 按GB/T 6678 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采样时将采样器垂直插入包装袋2/3处进行采样。将所采的样品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总量不少于250 g。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具有磨口塞的玻璃瓶中,密封。瓶上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一瓶用于检验,另一瓶保存不少于1个月备查。6.4工业氢氧化钡应由生产厂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照本标准规定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都符合本标准要求。6.5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所收到的进行验收,验收应在货到之日起1个月之内进行。6.6检验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采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6.7 采用GB/T 1250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判定检验结果是否符合标准。7标志、标签7.1 包装袋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型号、等级、净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商标和本标准编号,以及GB190—1990规定的“有毒品”标志。7.2每批出厂的产品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批号、型号、等级、净含量、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证明和本标准编号。8 包装、运输、贮存8.1工业氢氧化钡的内包装采用塑料薄膜袋,外包装采用塑料编制袋。每袋净含量25 kg或50kg。用户有特殊要求时,供需协商。8.2工业氢氧化钡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防止雨淋,受潮。8.3工业氢氧化钡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贮存过程中,防止雨淋,曝晒。


实验室操作时有一些物质如氢氧化钡因为比较稀有所以鉴别、鉴定物质时一般不用,还有哪些药品也是这样的啊

①制氢气宜用粗锌,不能用浓硫酸、浓硝酸或稀硝酸等氧化性酸,也不用盐酸这样的挥发性酸。②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不宜用浓硫酸,前者因生成硫酸钙微溶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后者因氢离子浓度太低导致速率偏低。③酸性废气可用碱石灰、石灰乳或强碱溶液吸收,一般不用石灰水,因为氢氧化钙属微溶性物质,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量有限。④品红、石蕊等指示剂一般只做验证物质性质用,不做吸收剂使用,例如二氧化硫的存在可根据品红褪色来证明,而二氧化硫的吸收一般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强碱溶液。在规划实验设计时,必须遵循一些原则。具体有: 第一,科学性原则。这是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它指所设计实验的原理、操作顺序、操作方法等时,必须与化学理论知识以及化学实验方法论相一致。例如,验证氯酸钾(KClO3)中的存在氯元素,不应该采用将其溶于水再加AgNO3溶液的方法,因为KClO3中不存在Cl-。而应该先让固体与MnO2混合,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将固体溶于水,取上面的清夜滴入少量的AgNO3,看到白色现象,再加入稀硝酸,振荡,沉淀不溶解溶解,这样才能够证明存在氯元素。 第二,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设计实验时,所运用的实验原理在实施时切实可行,而且所选用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实验方法等在现行的条件下能够满足。例如,鉴别NaCl和Na2SO4,选用硝酸银溶液就不可行,因为尽管溶解性表标明AgCl难溶而Ag2SO4微溶,但事实上无法将它们区分。这是因为Ag2SO4容易分解为难溶的氧化银。再如,除去CO气体中的少量CO2气体,有学生选择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炭层的方法,目的是想利用炭的还原性将CO2还原为CO气体。此方案原理上当然可以,但由于木炭还原CO2是吸热反应,需要很高的温度,中学实验条件下不易实现。因此,严格地说该方案不可行。简便易行、效果好的设计思路应该是:让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或NaOH溶液或碱石灰。 第三,简约性原则。是指化学实验的设计要尽可能地采用简单的装置或方法,用较少的步骤及实验药品,在较短的时间内来完成实验的原则。例如,除去铜表面的氧化铜杂质,初学者很容易想到用还原剂(H2、C或CO)还原的方法。这种方法由于需要加热甚至高温条件下才能进行反应,因而对装置及操作的要求就比较高,在实验设计中不宜采用。比较简便、易行的方法是用稀硫酸或稀盐酸作试剂,在常温下清洗铜片。 第四,安全性原则。这是指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或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如上例中涉及到的CO有毒,不宜采用。再如,鉴别稀溴水和稀碘水(均呈浅黄色溶液)时,就不能采取加热蒸发、通过观察蒸气颜色的方法来区分,因为溴、碘的蒸气均有剧毒,这样操作是很危险的,为不安全操作。而应采取加有机溶剂(如CCl4)萃取的方法。或者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的方法,很快便可区分清楚。由此看来,能构成环境污染的,能造成人身伤害的思路及操作均是不安全的,因而在实验设计中是不可取的。 根据上述四个实验设计原则和实验操作实际,可以明确地知道,化学实验设计方案的优选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1)原理恰当;(2)效果明显;(3)装置简单;(4)操作安全;(5)节约药品;(6)实验步骤简单;(7)误差较小,等等。除去CO2中的HCl应选饱和NaHCO3而不宜选饱和Na2CO3;除去空气中的CO2等酸性气体应选浓NaOH溶液而不宜选澄清石灰水;除去CO2中的SO2应选溴水而不宜选品红溶液;除去NH3中的水蒸气应选碱石灰而不宜选用浓H2SO4;除去SO2中的SO3应选98.3%的浓H2SO4,而不宜选用H2O。物质的鉴别应对 严格地说应分为鉴别和区别两类,不过中学阶段一般都是以区别为主,只有少数属于鉴别。 这类题目审题时首先看清要求,是只允许使用一种试剂还是可以任意选用;是不用其它试剂,还是可以用其它试剂;是用一种条件,还是可以用多种条件。 例如:鉴别Na2S、Na2SO2、Na2SiO3只允许使用一种试剂,这里只是阴离子不同,当然一般可从产生沉淀和放出气体去考虑,若加入一种常见沉淀剂AgNO3或BaCl2便难于区分,所以应加一种提供较多H+的酸性溶液,但又不能加强氧化性的酸,因其中Na2S和Na2SO3又具有强还原性,所以,可以采用加稀盐酸或稀H2SO4进行鉴别。 又如,区分四种固体粉末CaCO3、CaSO4、Na2CO3、Na2SO4没有限制一种试剂,因此可以先用H2O作试剂,利用溶解度的大小分成两组。然后再用稀盐酸可将溶解度小的CaCO3和CaSO4中的CaCO3区分出来,同时也可以将溶解度大的Na2CO3和Na2SO4中的Na2CO3区分出来。 又如,只选一种试剂将NH4Cl、Na2SO4、(NH4)2SO4、NaCl四种溶液区分开来,本题四物质中有相互相同的阳离子或阴离子,所以,只考虑选用试剂中某一种成分离子起作用是不行的,必须使选用试剂中的两种成分离子分别起作用才有可能,同时不要忘记有些现象的发生,还需一定的外界条件。本题从NH+4和SO2-4的特殊性出发,应选用Ba(OH)2作试剂并需采用加热才可能区分出不同情况。

实验室操作时有一些物质如氢氧化钡因为比较稀有所以鉴别、鉴定物质时一般不用,还有哪些药品也是这样的啊


氯化钡,氢氧化钡,碳酸钡对人有危害吗?

首先,氯化钡,氢氧化钡,碳酸钡都是没有挥发性的,你闻到的气味应该是其它化工气体的气味;另外,氯化钡,氢氧化钡都是可溶的重金属污染物,请不要皮肤或者入口,有剧毒的。碳酸钡是难溶物,但是,入口会跟胃酸反应生成可溶性钡盐,Ba2+有毒!【根据补充:这样的工作环境一定对身体有害!】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