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商 > 正文

音频扫频仪(喇叭扫频仪使用过程视频)

摘要: 音频扫频仪用来做什么用的?用来测试喇叭好坏?? 女gjysxhjgesfhiyrsackjdssxnjfs 扫频仪中如何产生扫频信号?...

音频扫频仪用来做什么用的?用来测试喇叭好坏??

女gjysxhjgesfhiyrsackjdssxnjfs

音频扫频仪用来做什么用的?用来测试喇叭好坏??

扫频仪中如何产生扫频信号?

扫频信号发生器是扫频仪的心脏。实际上是一种频率可控的正弦振荡器,工作原理与调频振荡器类似,但扫频振荡器的扫频宽度远大于调频振荡器的频偏,前者的中心频率变化范围远大于后者。扫频振荡器除了具有一般正弦振荡器的工作特性外,还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中心频率范围宽,可以连续调节。中心频率是指从低频到高频的扫频信号的中心频率。不同的测试对象对中心频率有不同的要求,如高频段、中频段、音频频段等。2.扫频宽度(常称为频率偏移)要宽,可以任意调整。频率偏移指的是调频波的瞬时频率和中心频率之间的差异。显然,频率偏移应该覆盖被测电路的通带,这样才能映射出电路完整的频率特性曲线。比如测试电视接收的图像中频通道时,要求频偏达到5 MHz。测试音频中频通道时,频率偏移仅为0.5MHz。寄生幅度调制应该很小。理想的调频波应该是等幅波。只有当扫频信号的幅度保持不变时,被测电路输出信号的包络才能代表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否则会导致错误的结果。4.良好的扫频线性。当扫描信号和调制信号的频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时,示波管的水平轴成为线性频率轴。此时幅频特性曲线上的频率刻度会均匀分布,便于观察,否则曲线会失真。参见: http://文库.com/link了解详情?URL=6s 7 novahjahvcybavw 2 bpe 0 woe 2 fyejxvrt 9 rw 54 powf 9 ZF 6 q-uceg 5 mzmq 9 Fe _ zudq 7 vvucorcongi 5 npeln 6 urozews 8 piodqga 2 qg _

扫频仪中如何产生扫频信号?

如何使Cool Edit 2000变成一个音频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是电子爱好者常用的工具。但一般来说,传统的信号发生器很难产生特别精确的谐波形状(方波和三角波比较容易),更不用说复杂的函数,需要庞大的资金来实现。现在有了现代电脑强大的计算能力,Adobe Audition软件灵活的设计,声卡精确的输出,任何音频信号都不在话下!1.Adobe Audition和Cool Edit现在说Adobe Audition可能认识的人不多。但是说到Cool Edit,恐怕知道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都接触过Syntrillium软件出品的这款著名的音乐编辑软件。其实《无线电》在2002年就推出了酷编辑2000。Adobe Audition 1.0实际上是从Cool Edit Pro 2.1改过来的,因为在2003年中期,Adobe收购了Syntrillium公司的所有产品,以丰富其强大的视频处理软件系列,而Cool Edit Pro 2.1刚刚发布。之前对Cool Edit 2000的介绍过于片面,很多实用强大的功能没有得到认可。其实酷派Edit系列软件作为一款音频虚拟仪器,功能非常强大全面,都可以提供高达96 kHz的波形生成和图形分析功能(除了普通多媒体声卡无法处理超声波信号,高级专业声卡可以准确处理)。尤其是在Cool Edit 2000之后,CoolEdit Pro的2.0和2.1版本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改进。与我们作为虚拟仪器使用相关的是波形产生和频谱分析的巨大进步,这使得波形分析和数据处理变得非常容易。然而,CoolEdit2000有许多限制。Adobe Audition 1.0完全继承了Cool Edit Pro 2.1的特性,而正版Cool Edit Pro 2.0和2.1的用户可以免费升级到Adobe Audition 1.0。如果想试用,Adobe提供试用版,所有功能开放,试用期30天。你可以从http://www.adobe.com公司的网站上下载。不过官网的下载流程有点复杂。我们已经为您找到了快速下载的渠道——3358 www.zdnet.com.cn/download/windows/system/swinfo/0, 2008005299,39048180s,00.htm 2。谐波发生软件安装完成后会打开,先显示试用期画面。初始默认界面如图1所示。图1这是“多轨视图”,即多轨混合排列界面。一般用于音乐编曲,对我们用处不大。你可以点击工具栏最左边的“切换到编辑视图”,就会变成如图2所示的编辑界面。图2快来试试怎么用吧!点击这里的“新建波形”按钮,会弹出图中的对话框,要求您选择“采样率”、“通道”和“分辨率”。对于计算机多媒体声卡,通常使用48KHz的采样频率和双音。

道、16bit分辨率。如果要符合CD标准,则可选取44.1 KHz的取样频率。而如果你有高档声卡,可以一直取到192 KHz取样频率,32bit分辨率。生成波形的最高频率与取样频率直接相关。根据奈奎斯特(Nyquist)取样原理,模拟波形的最高频率为取样频率的1/2。但实际上在接近1/2取样频率时软件生成的波形本身就很不正常了,因此CD标准用44.1 KHz的取样频率来生成最高20KHz的信号就可以理解了。有人采用低的取样频率而抱怨最高频率有限,或虽然采用高的取样频率却希望精确输出1/2取样频率的波形,那都是不理智的。选定参数后点击菜单栏的“Generate -〉Tones”(生成 -〉波形)按钮,即弹出图3所示的对话框,要求输入波形参数。我们先产生一个最常用的信号,即1KHz正弦波。在“Base Frequency”(基本频率)栏目添入1000,将“Lock to these settings only”(固定设置)选中,在“General Flavor”(波形类型)栏目选择“Sine”(正弦波),“Duration”(长度)栏目添入波形长度10秒,“dB Volume”(音量,波形幅度)栏设置成-6 dB(半满幅),其余项目选择默认即可。生成的波形如图4所示。图3图4窗口左下角有两个工具栏,分别是“录放工具”和“缩放工具”,都用图标表示,而且有提示,可以进行灵活自如的操作,非常容易使用,这里就不详述了。值得一提的是波形窗口的拖动缩放功能,将光标移到其底部的时间标尺上按下鼠标右键拖动,光标即变成一个放大镜标志,拖动完后放开鼠标,窗口即显示拖动过的部分。图中显示的是正在拖动的例子。另外如果用左键拖动,则是用“手”移动波形,将“手”移到标尺外侧,波形将自动滚动显示。用上述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地显示希望的部分。显示全部波形,点击“播放”键试试,怎么样,声音放出来了吧?选择菜单栏“File -〉Save as”(文件 -〉保存为)命令,将按照跟其它标准的Windows应用程序一样的方法保存波形到文件,想必大家都会,不用详述了吧。3. 生成调频波形调频波的产生由三个参数决定:“Base Frequency”(基频,载波频率)、“Molate By”(调制带宽,调制范围)、“Molation Frequency”(调制频率)。这三个参数的含义容易令人迷惑,而且帮助文件里的介绍也不容易理解,笔者费了很多工夫试验分析才弄明白,作出如上翻译,希望读者注意。“Molate By”(调制带宽,调制范围)的作用是设定在基频上下的多大范围作调制,而“Molation Frequency”(调制频率)才是真正用来调制基频的调制频率。例如,基频选1000 Hz,调制范围选100 Hz,调制频率选50 Hz,将产生在900 Hz至1100 Hz间以50 Hz步长被50 Hz调制的调频波(实际上带外要产生谐波调制,不过衰减较快)。一般情况下调制范围与调制频率接近即可,虽然这样不容易看清调制的情况,但更接近实用。如果单作为演示看,可以加大调制范围,调制频率取1/10基频。例如基频选1000 Hz,调制范围选500 Hz,调制频率选100Hz,生成的波形如图5A所示,疏密相间的频率调制波形很直观。如果调制范围选得太小,则调制幅度小,但频率成分很纯,反之调制幅度大但频率成分很杂,如果调制范围选0,则不会发生调制(所以我们在生成正弦波时不必理会调制频率)。图54. 生成调幅波形用Adobe Audition产生调幅波同样很方便,不过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将基频设定成预期值,调制范围和调制频率设为0,产生基频;第二步,将第一步产生的基频全部选中高亮(即刚生成波形时的默认状态),点击“GenerateàTones”,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值,基频与第一步相同,调制范围和调制频率设为预期值(二者相同将产生单频调制,调制范围小调制弱,而调制范围大时则为多频调制),再选中对话框下部中间部分的“Overlap(mix)”(重叠混合)选项,另外音量设置不能太高,否则容易发生削顶失真。可以进行二次、三次调制,产生复杂的调制波形。例如基频设定1000 Hz,调制范围选100 Hz,调制频率选100Hz,音量设置选-9 dB,产生的波形如图5B所示。另外一种调幅波产生方法将产生过零的调幅波。在第二步基频设定100 Hz(1/10基频),调制范围选0,然后选中对话框下部中间部分的“Molate”(调制),即可产生图5C所示的调制波形。这样产生的调幅波可以用同样的设置再执行“DeMolate”(解调)来还原。而这时如果执行“Overlap(mix)”(混合)命令,将得到图5D所示的复合音。 5. 生成扫频音频扫频仪是测试音响系统非常需要的设备,以前我们个人很难有条件拥有高精度的扫频仪,而如今,用Adobe Audition产生扫频易如反掌!产生正弦波时将“Lock to these settings only”解除选定,将变为图6所示的界面。在这里你可以设定“Initial Settings”(开试设置)和“Final Settings”(结束设置)两个页面。图6初试设置与产生单频正弦波一样,而结束设置则增加了一个“Log Sweep”(对数扫描)点选框,将其选中,即可产生扫描速度对数增加的扫频信号。其好处是低频与高频的波形个数是一样的。而如果不选则产生线性扫频信号,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产生低频完整波形。我们将开始频率设为20 Hz,结束频率设为20KHz,产生一段10秒的对数扫频,其前3秒的波形如图7所示。图76. 生成三角波、方波在“General Flavor”(波形类型)栏目有四个点选项目,即“Sine-Triangle/Sawtooth-Square-Inv Sine”(正弦-三角/锯齿-方波-反正弦),选择“三角/锯齿”或“方波”,即可方便地生成需要的波形。这时窗口频率设置项下方的“Flavor Characteristic1”(波形特征)将变成图8A、8B所示的样子,在这里你可以自由设置三角/方波的特征。图8A为三角波设置参数。可以填入0至100的数值来决定三角波上升时间比例。50%为纯粹的三角波,而0%或100%则成为下降/上升的锯齿波。图8B为方波设置参数。可以填入0至100的数值来决定方波正值所占时间比例。图87. 生成复合音复合音可以产生很多奇妙的效果,检测音频设备的互调失真也很有用。复合音是由基频和多至四个的“Frequency Components”(频率组件)构成的。事实上上述图5D所示就是复合音,由此可见复合音的产生也是有多种方法的,不过复杂的复合音还是以下方法好用。参考图9 ,这是软件预设的“Bell”(钟声)的构成情况,由基频220 Hz正弦波100%幅度、第一组件1.02倍基频28%幅度、第二组件0.98倍基频14%幅度、第三组件4倍基频22%幅度、第四组件7倍基频39%幅度组成,然后经1.5 Hz调制频率在2 Hz带宽内调频,右声道延迟15°相位构成,变化至结束时各参数均改变,请参考实际应用,此处不再详述。 图9对我们的虚拟仪器应用来说,能够产生几个纯音复合就够用了,不必进行复杂的调制和变化,那样反而不容易分析。我们也可以将自己编辑的复合音设置保存起来供调用。点击“Presets”旁的“Add”键即可添加保存。8. 技巧进阶根据上述内容,想必大家已能领略到Adobe Audition生成波形的强大威力了。不仅如此,配合下述的技巧和以后介绍的编辑功能,你真的能产生几乎任意想要的波形,说“万能”并不很夸张。在生成正弦/反正弦波形时,“Flavor Characteristic1”框内可以填入任意的实数来决定波形的指数。默认的“1”当然是基本波形了,我们甚至可以填入小数、负数来产生任意次方的波形!“Phasing”(相位)栏可以设置波形的相位特征。这里你可以设置“Start Phase”(开始相位,指左声道)、“Phase Difference”(相位差)和“Change Rate”(变化率)是指右声道相位相对于左声道的相位差和变化率。如果设定了相位变化率,频率也会随着变化。在“Generate”菜单栏还有三个项目,分别是“Silence”(静音)、“DTMF Signals”(双音多频信号)和“Noise”噪音。“静音”即数字0信号,可以在波形片段间插入绝对静寂。而“双音多频信号”即电话拨号音,你只需输入数字和字母即可得到标准的电话拨号音,甚至可以自由设计双音多频信号的特征!图10“噪音”也需要产生?!是的,这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噪音,而是频谱非常精确的噪音!如图10所示,你可以选择噪声的“Color”(颜色)为“Brown”(褐噪声)、“Pink”(粉红噪声)或“White”(白噪声)。这是借用了光谱分析中的术语而得来的,因为它们与对应的颜色频谱规律类似。褐噪声的频谱线幅度随频率增加而以-6dB/oct(每倍频程-6dB)的斜率衰减,而粉红噪声则为以-3dB/oct(每倍频程-3dB)的斜率衰减,白噪声则保持恒定。这里产生的噪声频谱极宽,全部为从0至1/2取样频率,使用时要注意防止损坏被测设备。如果希望只用音频范围,可以用以后介绍的编辑方法处理。“Style”(类型)是针对双声道间的关系而言的。在“Spatial Stereo”(空间立体声)输入框内填入数值可以产生相关的立体声噪音,而“Independent Channels”(独立声道)则产生互不相干的两声道,“Mono”(单声道)则两声道相同,“Inverse”则两声道间反相。怎么样,模拟设备做不到吧?“Intensity”(强度)用来设定噪声的总幅度。只有粉红噪声才能设到最高值40,白噪声和褐噪声必须分别限制在12、18以下,否则会发生削顶失真。还有一些项目未能尽述,大家可以参考帮助文件自行探索。

如何使Cool Edit 2000变成一个音频信号发生器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