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商 > 正文

变电站模型(电厂模型)

摘要: 请问现阶段实际生产中输变电信息模型是应用IEC61850还是61970啊? 目前变电站有两种,传统的银燕变电站基本是6...

请问现阶段实际生产中输变电信息模型是应用IEC61850还是61970啊?

目前变电站有两种,传统的银燕变电站基本是61970,智能变电站是61850。10年的标准确实有些过时了,它不能反映最新的发展。认为61970的模式本来就不完整,电网公司之间差距会大,一致性不强。建议去“860智库”看看。有相关的文档和软件。

请问现阶段实际生产中输变电信息模型是应用IEC61850还是61970啊?

新型的数字变电站是什么概念啊?与普通变电站有什么区别呢?

数字化变电站是由智能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开关等)组成的现代化变电站。)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基于IEC61850通信规范,可以实现变电站智能电气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数字化变电站是利用IEC61850进行建模和通信的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体现在过程层设备的数字化、全站信息的网络化、开关柜的智能化。特点:在高压和超高压变电站中,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装置等自动化装置的I/O单元,如A/D转换、光隔离装置、控制操作回路等。将被列为智能一次设备的一部分。相反,智能一次设备的数字传感器和数字控制回路取代了常规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的I/O部分。在中低压变电站中,保护和监控装置小型化、紧凑化,完全安装在开关柜上,实现了变电站的机电一体化设计。性能指标: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随着智能电力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开关和光电互感器的出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数字化阶段。新型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特征系统由四部分组成:(1)基于全数字和光纤的信号采集系统;(2)继电保护和综合自动化系统;(3)数字化远程监控系统;(4)基于智能高效电能质量调节系统的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在物理上可分为两类,即智能一次设备和网络化二次设备;逻辑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根据通信协议草案的定义,这三层被称为“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优势在于:第一,所有功能共享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避免设备的重复投资。二、测量精度高,无饱和,无CT二次开路。二次接线很简单。第四,光纤替代电缆,电磁兼容性优越。第五,信息传输通道可自检,可靠性高。第六,管理自动化。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特点也是六个方面:一是变电站传输和处理的信息全数字化。第二,工艺层设备智能化。三、统一信息模型:数据模型和功能模型。第四,统一通信协议:无缝数据交换。第五,高质量的信息:可靠性、完整性和实时性。6.它是一个共享各种设备和功能的统一信息平台。这些都是传统变电站所不具备的。

新型的数字变电站是什么概念啊?与普通变电站有什么区别呢?

中国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智能电网是一种能够对用户、电网设备和网络节点上的潮流和信息流进行监测和分析,控制潮流和信息流双向流动,实现电网自主优化运行的新型电力系统。随着UHV传输技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智能电网的内涵、架构和功能的认识不断加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的《意见》提到: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融合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先进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和交互性的特点,能更好地实现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智能电网的发展是实现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技术和体制革命的重要手段,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电网公司(SGCC)将坚强智能电网描述为以UHV电网为骨干,以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为基础,以信息和通信平台为支撑,以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为特征的现代电网。它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了“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融合。也就是说,人们可以远程指挥调度解决问题,比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下达指令、建设无人值守集控变电站等。利用Tupu软件可以构建轻量级的三维可视化场景、动态的数字变电站模型和数字双台变电站可视化系统。变电站运维场景多维呈现,变电站运行状态实时监控,运维设备、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变电站设备整体状态感知和控制,提升变电站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提升运行和巡检精益管理水平。它还提供了结合GIS地图显示所有变电站点的解决方案。HT对于Web GIS产品的定位在于利用产品强大的可视化技术对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进行丰富的可视化展示,使大量的变电站点数据能够在三维地图上呈现出来。使用GIS的好处是可以通过细节层次(LOD)的方式加载更多的地图细节,可以直接知道每个变电站的具体位置。采用轻量级三维建模

技术,根据变电站现场的 CAD 图、鸟瞰图、设备三视图等资料进行还原外观建模,实现可交互式的 Web 三维场景,可进行缩放、平移、旋转,场景内各设备可以响应交互事件。

中国智能电网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