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商 > 正文

手机通信(常用通信方式有哪几种)

摘要: 手机是怎么与基站通信的? 基站发射的微波一直跟踪手机,当用户从一个区域过渡到另一个区域时,手机自动...

手机是怎么与基站通信的?

基站发射的微波一直跟踪手机,当用户从一个区域过渡到另一个区域时,手机自动切换。也就是说,手机始终处于基站的“监视”之下,有点像雷达监视下的飞机。基站只起到传输信号的作用,数据处理和转换的中心是网络运营商中心机房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负责数据处理、传输、成本计算等任务。始终与基站系统保持联系。基站会及时将活跃用户的信息反馈给系统,用户在进行数据业务的同时将数据传输给系统,再由系统进行转发。因此,不难发现手机用户、基站和中央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关系。这是手机通讯的基本原理。当然,在实践中肯定没那么简单,但是如果明白了这个基本原理,就可以解释很多平时遇到的现象。如前所述,当你的手机处于信号盲区,有人拨打你的手机,系统会自动给用户提示不在服务区。原因很简单。当用户处于信号盲区时,用户暂时与基站失去联系,基站找不到用户,于是向中心系统反馈信息,系统记录用户不在服务区。当其他人拨打该用户时,系统自动播放预先录制的语音提示,因此您可以听到“您拨打的用户不在服务区…”的提示。当用户重新进入网络服务区,重新进入基站的“监控”时,基站将信息反馈给中心系统,系统进行记录并重新连接,用户收回袜子,回到正常通信状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有趣的现象。手机开机,强行拔下电池后,再拨打手机,还是会听到用户不在服务区的语音提示。为什么?(开机时强行取出电池对手机寿命有害,强烈建议不要尝试,否则后果自负。)我们已经知道,手机时刻与基站保持联系。当我们关机时,手机向基站发送退网信息,基站再将信息反馈给中央系统。关机后,系统自动记录用户的关机信息。所以当我们关机的时候,当有人再给你打电话的时候,我们会听到语音提示‘你拨打的用户已关机,请稍后再拨’。当我们开机时,手机向基站发送网络登录信息,然后搜索网络。登录网络后,我们可以使用手机拨打电话和其他服务。那为什么手机开机就脱电池,然后如果再有人打电话呢?当我们在开机状态下取出电池时,此时手机是强制关机的,我们还没来得及向基站发送关机信息。但此时手机关机,突然与基站断开,基站无法正常跟踪手机。基站反馈信息给中心系统,系统确定这个用户进入了信号盲区,那么系统自动记录这个用户不在服务区。

手机是怎么与基站通信的?

手机是如何实现通信的

步骤: 1。首先,搜索124个频道,即所有BCH频道,并确定接收到的广播频道的BCH强度。(BCH携带的信息是距离移动最近的BTS打电话);2.与网络同步时间和频率,并通过FCH/SCH调整频率和时间。3.解码BCCH,BCH的子频道。4.网络检查SIM卡的合法身份。是否是网络允许的SIM卡。5.手机位置更新。6.手机主叫(MOC) 3360 1的网络认证过程。手机向基站发送信道要求,即手机发送随机接入的短突发。(RACH爆发)2。BCH指定传输信道。SDCCH 3。移动电话在独立的专用信道(SDCCH)上与基站通信。4.授权认证5。指定移动电话在业务信道(TCH)上通信。6.语音通信在TCH上进行。手机叫1。BTS在PCH呼叫信道上的SIM卡中使用IMSI。2.手机发RACH 3。该频道被指定在BCH。4.移动电话与SDCCH 5号上的基站通信。移动电话用户被认证6。手机被指定了TCH频道。7.在TCH信道上进行语音和数据通信。紧急呼叫:1。GSM规范将112定义为紧急呼叫号码。2.112有没有SIM卡都可以打。3.在RACH上,移动电话112建立紧急呼叫。认证:1。目的:验证用户身份(IMSI/SIM);为手机提供新的加密密钥。2.在什么情况下是认证:每次注册,每次呼叫或被叫尝试,一些增值业务的执行,漫游时的位置更新。切换:切换是指移动电话从一个小区/信道到另一个小区/信道的通信。1.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接收质量报告2。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接收信号强度3。距离,时移4。干涉层。5.功率预算。6.切换包括:同一小区内部信道/时隙之间的切换。细胞之间。加密加密:语音和数据保密,信号信息保密;

手机是如何实现通信的

手机通信的基本原理?

答案: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所谓‘串行通信’是指在外设和计算机之间使用一条数据信号线。数据是在数据信号线上逐位传输的,每一位数据占用固定长度的时间。这种通信方式使用的数据线较少,在远距离通信中可以节省通信成本。当然,它的传输速度比并行传输慢。相比之下,由于高速的要求,计算机内部cpu与串口的通信仍然采用并行通信方式,所以串口的本质是实现cpu和外围数据设备。

的数据格式转换(或者称为串并转换器),即当数据从外围设备输入计算机时,数据格式由位(bit)转化为差孝正字节数据;反之,当计算机发送下行数据到外围设备时,串口又将字节数据转化为位数据。串行端口的本质功能是作为cpu和串行设备间的编码转换器。当数据从cpu经过串行端口发送出去时,字节数据转换为串行的位。在接收数据时,串行的位被转换为字节数据。在windows环境(windowsnt、win98、windows2000)下,串口是系统资源的一部分。应用程序要使用串口进行通信,必须在使用之前向操作系统提出资源申请要求(打开串口),通信完成后必须释放资源(关闭串口)。串口信号线串口信号线的一个完整的rs-232c接口有22根线,采用标准的25芯插头座(或者9芯插头座)。25芯和9芯的主要信号线相同。以下的介绍是以25芯的rs-232c为例。①主要信号线定义:2脚:发送数据txd;3脚:接收数据rxd;4脚:请求发送rts;5脚:清除发送cts;6脚:数据设备虚悔就绪dsr;20脚:数据终端就绪dtr;8脚:数据载波检测dcd;1脚:保护地;7脚:信号地。②电气特性:数据传输速率最大可到20kbps,最大距离仅15m.注:看了微软的msdn6.0,其windowsapi中关于串行通讯设备(不一定都是串口rs-232c或rs-422或rs-449)速率的设置,最大可支持到rs_256000,即256kbps!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串行通讯设备?但不管怎样,一般主机和单片机的串口通讯大多都在9600bps,可以满足通讯需求。③接口的典型应用:大多数计算机应用系统与智能单元之间只需使用3到5根信号线即可工作。这时,除了txd、rxd以外,还需使用rts、cts、dcd、dtr、dsr等信号线。(当然,在程序中也需要对相应的信号线进行设慎迅置。)以上接法,在设计程序时,直接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就可以了,不需要对信号线的状态进行判断或设置。(如果应用的场合需要使用握手信号等,需要对相应的信号线的状态进行监测或设置。

手机通信的基本原理?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