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像头(摄像头图片及价格)
- 电商
- 2022-06-22 23:56:56
什么是数码摄像头?
传感器的类型我们常说数码相机的传感器相当于传统相机的胶片。传感器是数码相机的核心和最关键的技术。它是一种用来接收通过透镜的光并将这些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装置。目前数码相机的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一种是CCD(电荷耦合器件);另一种是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像素图像传感器上有许多感光单元,可以将光转化为电荷,从而形成与场景对应的电子图像。在传感器中,每个光敏单元对应一个像素。像素越多,它能感知的细节就越多,图像就越清晰。要提高图像的清晰度,除了改善图像处理外,增加传感器的感光单元数量,即增加传感器像素也是一个主要的方法。现在市面上的主流相机大多采用30万像素,也就是传感器里大概有30万个感光单元。相应的成像分辨率为640480(即等于307,200像素)。最高分辨率是用于测量位图图像中数据量的参数。橙色通常表示为dpi(每英寸点数)。简单来说,相机的分辨率是指相机对图像的分析能力,即相机的图像传感器的像素数。最高分辨率是指相机在最高级别上解析图像的能力,即相机的最高像素数。目前市面上比较多的30万像素CMOS最高分辨率一般是640480,50万像素CMOS一般是800600。分辨率的两个数字表示图片的长度和宽度的点数。数码图片的长宽比通常是4: 3。在全方位猜测的应用中,摄像头像素越高,画质越好,但反过来说,也不是像素越高越好。同样一张图片,像素越高,对图像的分析能力越强,但记录的数据越多,所以对存储设备的要求也就越高。如果摄像头用于在线聊天或视频会议,分辨率越高,网络带宽越大。所以消费者要注意这方面,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一款像素合适的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分辨率标志是指这些产品使用软件可以达到的插值分辨率。虽然也能适当提高获取图像的精度,但与硬件分辨率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最大帧数:简单来说,帧数就是一秒钟传输的帧数。也可以理解为图形处理器每秒可以刷新几次,通常用fps(每秒帧数)来表示。每一帧都是静止图像,当帧快速连续显示时就形成了运动的错觉。高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真实的动画。每秒帧数(fps)越多,显示的动作就越流畅。一般来说,30fps是可以接受的,所以避免运动不流畅的最低fps是30。除了30fps,一些计算机视频格式,如AVI,每秒只能提供15帧。我们之所以可以用摄像头看到连续的图像,是因为图像传感器不停的拍照,传输到屏幕上。当传输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人眼无法分辨图片之间的时间间隙,所以大家看到的是连续的、动态的图片。颜色数字颜色数字也称为颜色深度。数码相机的色深指数反映了相机能正确记录多少色调。color digit的值越高,越有可能真实还原明暗部分的细节。颜色位数以二进制位为单位,位数表示颜色的数量。目前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都有24色位(即能表示2的24种颜色),可以生成真彩色图像。简而言之,颜色位数越高,可以获得的颜色动态范围越大。也就是说颜色之间的区分可以更加细腻。最常见的数码相机是24位相机,30位相机很少见到。
具体来说,在一般相机中,每个原色用8位或10位表示,红绿蓝三原色的总颜色位乘以3,即83=24位或103=30位。相机颜色位数反映了相机可以正确呈现多少种颜色。以24位为例,三原色(红绿蓝)各占一个8位二进制数,也就是说红色可以分为2的8次方=256个不同的级别,绿色和蓝色也是如此。那么它们的组合就是256256256=16777216,也就是大约1600万种颜色,30位可以代表10亿种颜色。色深值越高,越能真实还原色彩。成像距离要了解相机的成像距离,需要引入超焦距的概念。超焦距是指焦点后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一般相机都是利用超焦距的原理,即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后能清晰地对景物成像,从而省略了对焦功能。当然,这个“清晰”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超焦距中的景物并不是真正清晰的成像。因为场景没有对焦,所以模糊是一定的,但是模糊的程度一般人都能接受。相机成像距离是指从相机能清晰成像的最近距离到无限远的范围。比如有些相机的成像距离是5cm到无限远,也就是说5cm是最近的成像距离,这个距离之后的景物会比较清晰。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如果只是安装在电脑上进行视频聊天,5cm到无限远对焦的“超焦距”模式已经可以满足要求了。对焦方式/范围相机的对焦方式一般指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手动对焦通常需要用户手动选择相机的对焦距离。自动对焦就是相机检测被摄物体,确定物体的位置,驱动镜头的镜头进行对焦。对焦范围是指相机能对焦的最近点到最远点的范围。比如有些相机的对焦范围是从15cm到无限远,也就是说它的最近对焦距离是15cm,但是在这个范围内是不可能对焦的,即使能对焦,得到的图像也不清晰。相机的镜头是将拍摄的场景成像在传感器(CCD或CMOS)上的装置。它通常由几个镜头组成。从材质上看,相机镜头可以分为塑料镜头和玻璃镜头。通常是照相机的镜子。
头构造有:1P、2P、1G1P、1G2P、2G2P、4G等(此处的P、G分别代表塑胶透镜和玻璃透镜,如1G1P表示这款摄像头的镜头由一片塑胶透镜和一片玻璃透镜组成)。透镜越多,成本越高;玻璃透镜比塑胶贵。因此一个品质好的摄像头应该是采用玻璃镜头,成像效果就相对塑胶镜头会好,玻璃透光性以及成像质量都具有较大优势,比较常使用在较为高端的摄像头上。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摄像头产品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会采用塑胶镜头或半塑胶半玻璃镜头(即:1P、2P、1G1P、1G2P等)。镜头通常有两个较为重要的参数。一个是光圈,它是安装在镜头上控制通过镜头到达传感器的光线多少的装置,除了控制通光量,光圈还具有控制景深的功能,即光圈越大,则景深越小。另一个是焦距,它基本上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传感器平面上所形成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镜头的焦距决定了该镜头拍摄的物体在传感器上所形成影像的大小。假设以相同的距离面对同一物体进行拍摄,那么镜头的焦距越长,则物体所形成的影像就越大。 摄像头压缩比 压缩比是指图像文件原始大小和经压缩后图象文件大小之间的比例。一般来说,图像的原始文件是比较大的,必须经过图像压缩才能够进行快速的传输以及顺畅的播放。而压缩比正是来衡量影像压缩大小的参数。一般来说,摄像头的压缩比率大都是5:1。也就是说,如果在未压缩之前30秒的图像的容量是30MB,那么按照摄像头5:1的压缩比率来对图像进行压缩以后,它的大小就变成了6MB了。压缩比越大,图像质量也就越差,缩比大可以使得生成的图像占用更小的空间,有利于进行网络传输以及存储留档,但较大的压缩比往往造成图像质量降低。小的压缩比可尽可能地保证图像质量。视场 视场代表着摄像头能够观察到的最大范围,通常以角度来表示,视场越大, 观测范圉越大。例如有些摄像头的视场是50度,而有些是58度,后者相比前者在同等距离的情况下就能拍摄到更大的景物范围。目前一般的摄像头的视解均在52度左右,更有甚者可达180度、360度(摄像头底座固定,镜头可以作一周旋转)。 兼容操作系统 兼容操作系统指的数码摄像头的驱动程序是否能和目前市场上的各类操作系统良好兼容运行,如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XP、MAC OS、LINUX等操作系统等。摄像头驱动程序对操作系统的支持越完善,其安装使用起来也就越方便,这也是目前衡量新款摄像头的一项主要指标。 功能特点 网络视频:连接电脑并安装相应的驱动软件以后,摄像头可以结合相应的网络聊天工具例如腾讯QQ、MSN等用于网络聊天。静态照片拍摄:连接电脑并安装相应的驱动软件以后,摄像头可以拍摄数码照片。由于摄像头并没有LCD显示屏,所以在拍摄是一般是将电脑的显示器作为取景器。摄像头拍摄数码照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分辨率低是一个方面,拍摄范围的局限也是很明显的——很多摄像头必须连着电脑才能拍摄静态照片。监控:也就是通过摄像头实时对现场进行拍摄,然后通过电缆(现在已经出现了无线传输的摄像头)连接到电视机或者电脑上,从而可以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 PC接口类型 PC接口是指数码摄像头和计算机之间连接时的端口,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数码摄像头均为USB接口。现在市面上主流的摄像头都是采用USB接口作为传输界面,它主要具有如下特点:使用方便,支持热插拔,其设备单独使用自己的保留中断,不会同其它设备争夺PC机资源。其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可自启动。 速度快。USB2.0规范的接口传输率高达480Mbps。 连接灵活。USB接口支持多个不同设备的串列连接。连接方式即可使用串行连接,也可通过中枢转接头(即Hub)把多个设备连接一起再和PC机的USB口相连接。 独立供电。USB接口提供内置电源,USB电源能向低压设备提供5伏的电源。
数码相机的摄像头有多少种?什么是光学摄像头?
背照式cmos和ccd,ccd画质好但速度慢,cmos弱光环境拍摄噪点相对较少,光学摄像头相对应光学防抖,一般分为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光学防抖效果要优于电子防抖
买数码摄像头需要注意什么
一、感光器 这个可是摄像头的心脏部分,重要的不能再重要了。一般的摄像头可分为两类,一是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只有高档一点的摄像头才使用这种感光器,它具有灵敏度高,抗震动,体积小等优点,但价格方面也相对较高;二是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ctor),它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但分辨率,动态范围和噪声等方面就差强人意了。总的来说CCD成像水平和质量要高于 CMOS。我们推荐高端用户购买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采用CCD感光器的产品,当然,价格方面你就需要多付出一点了。 二、像素 像素值也是区分一款摄像头好坏的重要因素,早期的数码摄像头基本都是10万像素的产品,因为技术水平相对不高,目前已经是淘汰的产品了。现在市面主流产品多在30万像素值左右,在这么大像素的支持下,摄像头工作时往往可以打满全屏(640×480),截取单幅图片时便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色彩还原度和捕捉速度 这点主要是通过实际使用来观察了,不是有那么句广告词吗,“有多好?用过才知道。”在观察的时候首先你要注意屏幕反映出来的色彩是否真实,人物是否清楚。如果质量不能满意的话,可以稍微调节一下镜头前面的的变焦圈。调整到最佳状态后抓一副图片下来仔细观察,如果镜头的质量较好,捕捉下来的图片应该清晰,色彩真实。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图像捕捉速度,如果是30万像素的产品,可以将图像打满全屏,然后观察视频播放速度,一般质量不错的摄像头可以达到每秒 30帧的水平。质量次一点的产品,图像会非常不连贯,而且会出现明显的延迟或跳格等现象。 四、接口和价格 现在市面上的摄像头多为USB接口,当然也有少数是通过打印口或视频捕捉卡与计算机相接,为了能够把捕捉下来的图像快速输入到计算机里面,USB接口无疑是最佳的选择。首先USB接口的摄像头可以支持即插即用,这样我们不用为拔插摄像头而关闭计算机了。同时USB接口每秒高达12MB的传输率也使得电? 还有几个买摄像头的误区: 误区一:像素越高越好? “这是多少万像素的?”,这是很多朋友买摄像头时问得最多的一句话,而商家也往往在这方面夸夸其谈,大吹产品如何如何好,像素如何如何高,画面如何如何清晰。那么,像素到底扮演了怎么样的一个角色呢?是否像素越高图像就越清晰呢?其实并非如此,我们知道,影像传感器上有许多感光单元,每一个感光单元对应一个像素,像素越多,生成的图像也就越大。而至于说图像是否清晰,光看像素可是不行的,它还与镜头材质、软件处理等其它方面息息相关。 另外,在市场上我们所常见的摄像头像素一般都是30万或者35万像素的,而有的商家往往会说自己的产品可以达到插值120万像素,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这些摄像头是使用了软件插值算出来的,简单的说就是将640X480的图片拉大到1024X768,然后再利用软件计算图片分辨率点之间的色彩区别,把中间拉大的部分填入软件计算的颜色。这样做虽然输出的图片大了备颂猜,但是图像的质量并没有真正的提高,甚至还有可能严重失真。 所以,大家在购买摄像头时一定要牢记:像素的高低与图像的清晰度是没有绝对关系的。 误区二:CCD一定比CMOS好? 其实,摄像头的结构并不复杂,它主要是由DSP(主控IC)、SENSOR(感光器材)、LENS(镜头)及周边电路加软件驱动组合而成的。在其中,感光器件是樱侍主要的技术核心,它的原理基本上与DC、DV一致。在当今的数码影像领域内,感光单元无非是CCD或者CMOS,其中前者发展的时间比较长,在 DC或者DV领域内应用得比较广泛;而我们常见的摄像头则多用价格相对低廉的CMOS为传感器。不过您可千万不要以为用CCD的一定比用CMOS的摄像头好,这只不过厂商的卖点罢了!小编曾经就用过一个1XXX元的国内大厂仿型的摄像头,传感器是CCD,不过实际的使用效果与“COMS摄像头”相比并没有绝对的优势,甚至在清晰度方面还稍有不及。 所以,大家在购买摄像头时,不要盲目听信商家的介绍,使用COMS的摄像头并不比CCD的差,我们何必多花上十几倍的银子呢? 误区三:镜头真的无所谓吗? 很多朋友在选购摄像头时,光想着便宜或者光想着像素了,完全忽视了镜头的好坏。摄像头的镜头一般是由玻璃镜片或者塑料镜片组成的。玻璃镜片不但比塑料镜片成本贵,在透光性以及成像质量上也都有较大优势。然而,现在很多小厂,为了节约成本、追求高利润,往往减少镜片的数量,或者使用廉价的塑料镜头。虽然这些产品在价格上便宜不少,看上去很有吸引力,但实际的成像效果却实在是令人无法恭维。 所以大家在购买摄像头时,一定不要一味的贪图便宜,还是尽量选择玻璃LENS的摄像头为好。 误区四:麦克功能真的很实用吗? 有个别商家在推销自己经营的摄像头时,会大肆吹嘘摄像头的麦克功能。嗯!摄像头+麦克,听起来的确不错,然而如果您买到家里用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您想象中那么潇洒:视频聊天时,为了让对方听见您的声音,您需要不时地伸长脖子够着摄像头讲话,要不,您就得干脆拿着摄像头当电话用,当然,对方当时能不能看到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些MIC效果出色、质量好的摄像头不会出现上述情况,但是如果这种摄像头和普通的相比起来差价过大的话,我们真的有必要购买吗?还不如单配一个MIC,效果出色、性价比又高,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在选购摄像头时,千万不要过分看重那些“鸡肋”功能,有,固然好,没有,也无所谓,实在没有必要在这些方面浪费金钱。
上一篇:显卡(3060显卡算高端显卡吗)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