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维修安装(机械设备维修方案)
- 电商
- 2022-06-22 07:13:27
机械设备的维修
机械维修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即机械设备的维护和损坏机械设备的修复。一般来说,机器设备的维护包括日常工作,如清洁、油漆和润滑。修理损坏的或识别运行的机械设备是否正常,防止可能出现的故障,都属于修理工作的范畴。我们将从一般机械设备的磨损润滑和修理两个方面来介绍。1.磨损和润滑各种运动的机器和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生磨损。为了减少机器和零件的磨损,通常的措施是润滑摩擦部件。在机器运转过程中,相互运动的两个零件之间的磨损有两种形式,即自然磨损和意外磨损。自然磨损就是正常磨损。在机器长期工作中,由于正常工作条件下对材料的摩擦、冲击载荷、高温、化学作用和电化学作用而发生。自然磨损的程度取决于机器结构的特点和机器的技术条件、制造零件所用金属的质量、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平滑度、摩擦表面的状况、润滑剂的性质和种类、单位压力的大小、机器的装配精度和啮合零件的啮合精度、操作条件、维修保养质量等。当机器或其个别机构暂时损坏时,事故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机器结构有缺陷,零件材质低劣(裂纹、铸孔等。)、零件制造加工不良、违反机器技术操作规程、零件或机器装配(安装)不正确、违反润滑规则、修理不及时或质量差、不可抗拒的灾害。图10-25显示了普通轴颈和轴承组件磨损前后配合间隙的变化。润滑可以减少磨损。选择正确的润滑材料,并为一对磨损零件指定合理的润滑系统,将延长其使用寿命。相反,不正确的润滑会导致卡住和损坏等事故。图10-25轴颈和轴承组件均匀磨损时配合间隙的变化。润滑剂的粘度、油性、成分和温度,摩擦面的运动速度,运动部件之间的单位压力和结构等。都影响摩擦系数和磨损。摩擦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干摩擦发生在两个不均匀的未润滑或轻微润滑的硬表面相对运动时。在机械制造中,常用金属零件的干摩擦系数f=0.1 ~ 0.3。这种形式常见于摩擦传动和各种制动器中。干摩擦会导致摩擦表面严重磨损。(2)液体摩擦当一对摩擦部件的摩擦面被一层润滑材料完全隔开时,摩擦就发生在润滑层中。由于粘性液体的内耗,此时摩擦部件的摩擦系数在0.003 ~ 0.010之间,接近较好的滚动轴承所达到的效果。由于这一对零件在工作时被润滑油膜隔开,工作多年后不会有明显的磨损,所以要延长滑动机械零件的寿命,应尽可能实现液体摩擦。(3)半液体摩擦和半干摩擦介于干摩擦和液体摩擦之间,摩擦系数在0.01-0.3之间。这种方式的磨损当然大于液体摩擦。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摩擦部件不能完全由液体润滑。例如两个平行面(如活塞环),在相对运动速度低的摩擦面上,轴与轴承的间隙大,摆动轴往复运动的润滑轻微,部分发生在齿轮的齿间润滑,滚动轴承的滚珠和轴套的润滑等。即使是滑动轴承,正常工作时也是液体摩擦,但启动和停止时也会处于半液体润滑状态。(4)在边界摩擦表面保持一层薄油膜(0.1m以下)。上面列出的不同类型摩擦的摩擦系数可以相差20 ~ 40倍。可见润滑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润滑剂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二。机械设备的维修在工厂里,每年都要从机械设备上更换许多磨损和损坏的零件。如果对这些零件进行修复和再利用,可以节省大量的材料和资金。因此,机械零件的维修非常重要。作为一名机械工作者,你必须掌握各种主要机械零件的常用修理方法。机械的磨损是一种自然现象,有一定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是可以掌握的。为了使机械设备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防止事故的发生,掌握生产的主动权,必须根据磨损规律,有计划地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把可能出现的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工厂应建立有计划的预维修系统。计划预修制是提前制定各修理等级(修理工作分为检、小修、中修、大修四个等级)的修理周期和工作量的年度计划,按照计划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当然,根据拆解和缺陷检查的结果,每次的实际维修工作量可能与计划数量不同,甚至可能降低维修级别。各种机械设备的修理周期和工作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表10-4中的数据可供制定维护计划时参考。各种修理级别的工作内容如下:(1)检查工作一般由值班的操作工和修理工在设备运行时进行。主要工作是检查噪音、振动、泄漏和润滑情况,并进行定期润滑。(2)小修应由车间维修人员进行。小修包括紧固零件、擦拭摩擦面、研磨阀板、安装填料、调整零件(如调整轴承)、检查油环、油槽、起动设备、传动轴、传动带和链条、摩擦轮、填料函、各种密封件和管件等。(3)中修除了小修所做的全部工作外,还包括修理和更换个别零件,如重新铸造和研磨轴瓦,转动轴颈,更换刹车片、链条、垫片和密封件,修理衬片等。表10-4几种机械设备修理时的连续运转时间和停车时间(4)大修和大修工作包括机械设备的清洗和重新装配,所有磨损部件的更换或修理,配合公差的调整以满足技术要求和修理依据等。在大修期间,也可以对机械设备进行改造。对检查中发现的损坏零件,应根据其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正确的修理方法进行修理。为了缩短机械设备的停机时间,可以先用备件更换损坏的零件,待设备恢复运行后再修复损坏的零件。下面介绍机械零件磨损的常用修复方法。机械零件和组件的自然磨损是磨损的主要形式,表现在:破坏组件的初始匹配性,改变零件的几何尺寸和形状。为了恢复这些组件
工作能力,必须恢复其最初的配合性质以及零件的几何尺寸和零件形状。恢复组合件工作能力的修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仅恢复配合性质的修理方法;另一种是既恢复配合性质又恢复零件几何尺寸与形状的修理方法。(1)仅恢复组合件配合性质的修理方法仅恢复组合件配合性质的修理方法有垫片调整法、修理尺寸法和补充零件法等三种,现分述如下:A.垫片调整法修理时对组合件不进行加工或只进行研刮,而用减少调整垫片的方法使配合间隙从磨损后的最大间隙恢复到装配时的初始间隙,如图10-26所示,这种修理方法称为垫片调整法。垫片调整法只能恢复组合件的配合间隙,但不能恢复零件的几何尺寸和形状。图10-26 用垫片调法调整轴颈与轴承的配合间隙B.修理尺寸法修理时只对组合件中某一个零件进行修理加工,去掉其磨损层,以消除几何变形,而另一个与之配合的零件则用备品备件来更换。这样可使组合件的配合间隙恢复到最初的数值,但是修理好的组合件与新的组合件具有不同的尺寸,这些与初始尺寸不同的尺寸称为修理尺寸,而这种修理方法称为修理尺寸法。在组合件中,究竟哪个零件应该修理?哪个零件应当更换?对这个问题应全面考虑。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将较贵重的零件进行修理而将较便宜的零件更换。修理尺寸法既能恢复组合件的配合间隙,又能恢复零件的几何形状,但不能恢复零件的几何尺寸。C.补充零件法用这种方法修理时,是把一个补充零件(内衬套或外衬套)以一定的过盈装在磨损零件(轴承孔或轴颈)上,然后加工到最初尺寸,使组合件的配合间隙恢复。由此可知,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一种修理尺寸法,不过在这里是两个相配的零件仍然一起使用,只是加上一个补充零件,故特称之为补充零件法。(2)既恢复组合件的配合性质,又恢复零件的几何尺寸与形状的修理方法这类修理方法的实质是用各种工艺方法在磨损零件的表面上覆盖一层金属,经过加工后就完全恢复零件原来的几何尺寸与形状以及组合件的配合性质,属于这一类的修理方法有覆焊法、补铸法、喷镀法和电镀法等数种。下面介绍常用的覆焊法。覆焊法或称堆焊法是把熔化的金属覆盖在磨损零件的表面上,以形成连续均匀的覆盖层。优点是连接强度高,不需专门设备,一般焊接工具即可。缺点是容易引起热应力、裂缝、变形和金相组织的变化。覆焊法可用于修理用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低合金钢、铸铁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制造的零件,对于高合金钢零件的覆焊,其焊接工艺仍未完全掌握,一般不要采用。覆焊用的焊接材料通常是结构钢焊条(优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覆焊时可采用电弧焊或气焊。如一层不够厚,可以覆焊多层。对于重要的零件,为了便于覆盖层的加工、消除残余应力和改善金相组织,覆焊后应将覆焊层进行热处理(高温回火、退火或正火)。
什么是机械设备的修理装配?装配的一般工艺原则是什么?
机械设备的修理装配就是把经过修复的零件、更换的新件和继续使用的零件等全部合格的零件,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一定的顺序装配起来,并达到规定的精度和使用性能要求的整个工艺过程。装配的一般工艺原则1)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零件装配时,如滚动轴承的内圈或外圈与轴或基座装配时,必须采用专门工具和工艺措施进行,需要时弯闹进行加热加压装配。2)摩擦副装配前,接触表面可涂上适量的润滑油,以利于装配和减少表面磨损。3)油封件的装配要使用工具压入。装配前对配合表面要仔细检查和清洁,不能有毛刺。装配后密封件不得覆盖润滑油、水和空气的通道,密封部位不得有渗漏。4)有平衡要求的旋转零件吵亮如飞轮、磨床主轴等,装配前要按要求进行静平衡或动平衡试验,合格后才能装配。5)装配完毕,必须严格仔细地检查和清理,防止有遗漏或错装的零件。确认没问题后,使设备手动或低速运行。装配工作的要求(1)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检查有无变形、损坏等,并应注意零件上各种标记,防止错装。(2)固定连接的零部件,不允许有间隙。活动的零件,能在正常的间隙下,灵活均匀地按规定方向运动,不应埋碰罩有跳动。(3)各运动部件(或零件)的接触表面,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润滑、若有油路,必须畅通。(4)各种管道和密封部位,装配后不得有渗漏现象。(5)试车前,应检查个部件连接的可靠性和运动的灵活性,各操纵手柄是否灵活和手柄位置是否在合适的位置;试车前,从低速到高速逐步进行。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都有哪些课程
想学这个,还是孙咐氏想买这方面的书籍?《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1日出版的图书。全书共6章:第1章简滚机械设备维修的基则散本概念,第2章机械设备的润滑,第3章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修复,第4章典型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第5章设备维修制度,第6章机械的装配与安装。
下一篇:电子产品维修安装(电子组装)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