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爬行类(爬行类)
- 电商
- 2022-06-21 09:37:36
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
中国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呢?
穿山甲鳞片长约30-100厘米,有较大的盘状鳞片,在哺乳动物中并不多见。穿山甲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部分地区。当受到威胁时,它们的身体会蜷缩起来,它们的鳞片会充当盔甲。穿山甲的腿很短,但它有锋利的爪子来挖洞。一般只吃蚂蚁和白蚁,用强壮的前肢挖蚂蚁洞,把鼻子伸进洞里,用长舌头舔蚂蚁。穿山甲的生存威胁主要是栖息地破坏和偷猎,以获取野味和用作传统药材的鳞片。缅甸蟒缅甸蟒重约90公斤,身长约6米。它的身体是奶油色或黄色,带有红色斑点。这种蛇主要生活在亚洲的草原、湿地和沼泽。缅甸蟒的饮食很复杂,包括两栖动物、蜥蜴、鸟类和一些小型哺乳动物。他们面临的威胁主要是消费者对他们的皮(皮具)、肉(野味市场)、胆(传统医药)的需求。在中国,缅甸蟒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只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的灌木丛和竹林中,生性腼腆,机警。脖子是白色的,翅膀有条纹,腹部是白色的。雄鸟和雌鸟的外貌差别很大。他们的生存威胁主要是砍伐森林和狩猎。白颈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蒙古、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仍有赛加族,但它们曾经生活在中国新疆西北部已经有30年了。这种羚羊喜欢生活在亚洲北部寒冷的沙漠中。赛加羚羊现在在世界各地都受到保护,但在过去,它们因为狩猎而濒临灭绝。人类想要得到他们的身体器官,尤其是用作传统药物的角。瞪羚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矮猫头鹰矮猫头鹰生活在亚洲,在海拔800-3500米的各种森林中都可以看到它们。这只猫头鹰的上半身是灰褐色到红色,下半身是灰白色,身上点缀着“假眼”。矮猫头鹰经常栖息在高大的树上,用它们超级敏锐的视力来捕猎。他们的生存威胁主要是森林砍伐和消费者对肉类的需求。矮鸮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嘴天鹅黄嘴天鹅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攻击性和地盘性都很强。它们在北方的湖里产卵,但冬天会迁徙到南方。羽毛是白色的,嘴是黄色的,嘴尖是黑色的。对黄天鹅生存的威胁主要是栖息地的破坏,野味和羽毛被用来制作传统药物。黄嘴天鹅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猴蜂猴生活在东亚海拔1000米以下的雨林地区。在中国,少数蜂猴生活在广西和云南的森林中。猴子行动缓慢,所以很容易被抓住。它们主要吃昆虫、蛋、睡觉的哺乳动物和蛇。对它们生存的威胁包括砍伐森林,被用作猎物和其他身体部位来覆盖袜子,以及被用于制造传统药物。蜂猴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豚海豚曾经生活在亚洲的河岸和湿地附近,但现在在中国濒临灭绝。这只鹿的肩高约60厘米,是鹿科动物中最小的。成年海豚鹿重约20-30公斤。对鹿生存的主要威胁是它们的肉作为猎物,鹿角作为药材。豚鹿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巨型松鼠巨型松鼠仅分布于亚洲,体长约90cm,体重3kg。虽然体型巨大,但却异常敏捷,在树梢之间可以跳跃高达6米甚至更高。它们一般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主要吃水果、坚果、树皮和蛋类。他们面临的威胁主要是森林砍伐和偷猎。巨松鼠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亚洲水蜥蜴这种蜥蜴只生活在亚洲,经常出没于水边。体色和体纹根据地域变化不同,但随着成长逐渐模糊。它们可以长达2米,重量超过25公斤。几乎什么都吃,从鱼到昆虫到小型啮齿动物。
这种蜥蜴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被当作一种游戏,尤其是在中国南方。同时,它还面临着森林砍伐的威胁。亚洲水蜥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鸥海鸥是海鸥中最小的一种,嘴短而窄,腿红,尾巴短。一般生活在沿海地区,以及河口,泥滩,海岸和湖泊。它们主要吃昆虫、鱼、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对海鸥生存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的破坏和狩猎。在中国,海鸥极其罕见,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来源:国际在线)
各种动物的资料
1.大熊猫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唯一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的哺乳动物。头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kg,最高达180kg,其体色为黑白相间。它有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乎乎的身体,标志性的八字走路姿势,还有手术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中国国宝”。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它是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根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生种群调查,
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止2011年10月,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为333只。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齿和消化道还保持原样,仍然划分为食肉目,发怒时危险性堪比其它熊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截至2018年11月,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548只。2、西伯利亚平原狼西伯利亚平原狼(学名:Canis lupus campestris):是灰狼的一个亚种,属于食物链中上层的掠食者,是西伯利亚雪橇犬“哈士奇”(hasky)的祖先。通常群体行动。它们活动在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西伯利亚针明态叶林、草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犬科家族成员。具有很好的耐力,适合长途迁移。它们的胸部狭窄,背部与腿强健有力,使它们具备很有效率的机动能力。它们能以约10公里的时速走十几公里,追逐猎物时速度能提高到接近每小时65公里,冲刺时每一步的距离可以长达5米。由于它们会捕食羊等家畜,因此直到20世纪末期前都被人类大量捕杀。3、树袋熊树袋熊,又称考拉,是澳大利亚的国宝,也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英文名Koala bear来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为树袋熊从他们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时候喝水,当地人称它“克瓦勒”,意思也是“不喝水”。树袋熊并不是熊科动物,而且它们相差甚远。熊科属于食肉目,而树袋熊却属于有袋目。它每天18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性情温顺,体态憨厚。4、袋鼠袋鼠是任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袋鼠 “有时候指所有的有袋动物。这个词源自Guugu Yimidhirr(一种澳洲原住民语言),后来袋鼠这个词被约瑟夫·班克斯在 詹姆斯·库克的第一次航海旅行中命名。5、美洲豹美洲豹,学名:Panthera onca (Linnaeus, 1758),又叫美洲虎,是现存第三大的猫科动物。体重70—180千克,咬力可达1250磅。是生活在中南美洲的一种大型猫科动物。它身上的花纹比较像豹,但整个身体的形状又更接近于虎。在猫科动物中,美洲豹的体型仅次于狮、虎。野外寿命约18年。人工饲养的历史达20多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熊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伯利亚平原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树袋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袋鼠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洲豹
下一篇:特种水产(10吨水产养殖桶)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