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石(四叶草项链价格)
- 电商
- 2022-06-20 13:37:42
什么是孔雀石?
孔雀石是一种铜的表生矿物。因含铜量高,呈绿色或深绿色,古代也称“石绿”。因为它的颜色和它独特的同心花纹像孔雀美丽的尾羽而得名,所以特别珍贵。孔雀石之所以有如此美丽的名字,是因为它的颜色类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在中国古代,孔雀石被称为“青绿”、“石绿”或“青蓝”。关于孔雀石名字的由来,有一个悲伤的传说:远古时期,阳春石山周围是荒山秃岭,人烟稀少。一个名叫温雅的年轻人去山上干活,看见一只老鹰紧紧地追着一只绿孔雀,孔雀被老鹰打伤倒地。温雅赶走了老鹰,救出了孔雀,把它带回家用药物治疗,最后治好了孔雀。他把孔雀带到山里,让它飞起来。孔雀在空中盘旋了一周,对温雅喊了几声,然后向南飞去。文雅继续每天努力工作。一天,天气非常热,温雅中暑晕倒了。过了一会儿,温雅悠悠醒来,看见一个穿绿衣服的漂亮女孩在给他喂药。她非常感激。女孩说:“我感觉你上次救命的好心搞得一塌糊涂,今天就来报了。”温雅知道这个女孩是一只孔雀。他们悠闲地交谈着,结果产生了爱情。姑娘走了,阿文恋恋不舍。Joyawen半夜在石碌河边遇到的女孩。那天晚上,孔雀姑娘来到河边,嫁给了温雅。孔雀姑娘从人间偷东西嫁给文雅的消息被天帝知道了,天帝命令天帝把孔雀姑娘压在石碌山脚下。温雅回家了,消失的孔雀女孩,到处寻找它。非常痛苦。他挖了一座山让财主去开采,听到大石头里传来孔雀姑娘的声音。为了救女孩,他请矿工上山炸石头。终于,他看到了绿色的孔雀石,捡回来开炉冶炼了三天三夜,炼出了一个个耀眼的铜块。温雅把铜块磨成一面铜镜,用水清洗,然后照看它。突然,他发现孔雀女孩在对他微笑。温雅把铜镜放在床头,时常望着孔雀姑娘的笑脸,在无限的痛苦中思春。看到温雅和孔雀姑娘深深相爱,皇帝批准他们结为夫妻,他们双双升入天堂。从那时起,许多美丽的孔雀石被埋在石碌山下.石家河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铜器文化,距今约4600年至4000年。因首次发现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湖北省、豫西南、湘北地区。这里有一个超过50个站点的大型站点组。发现了铜块、玉器和祭祀遗物,描绘类似文字的符号和城市遗址,标志着石家河文化进入了文明时代。石家河文化邓家湾遗址发现铜块和冶炼铜的原料孔雀石,标志着当时铜冶炼的出现。在公元前13世纪的殷商时期,就有孔雀石簪等一些手工艺品和孔雀石俑等其他随葬品。由于其明亮的蓝绿色,它成为古代最具吸引力的装饰材料之一。比如河南安阳殷墟发现孔雀石,其中最大的重达18.8公斤。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郭贵族墓地遗址中也发现了两块孔雀石。还有大量的动物造型的玉饰,如玉狮、玉虎、玉豹、玉鹿、玉蜻蜓、玉鱼、玉龟等。其他西周时期的墓地也发现了大量孔雀石制成的珠、管等饰品。在春秋战国时期河北涿鹿的墓葬中也发现了孔雀石和与孔雀石伴生的蓝铜矿。古人也将孔雀石视为珍贵的中药石药。《本草纲目》记载:石绿生于铜坑,是铜的始祖。铜得了紫阳之气就变绿了,绿久了就变成了石头,叫石绿。在一个
这些遗物有力地表明,阳春的孔雀石在2200年前的西汉时期被南越王用作颜料、炼丹的药石、炼铜的原料、镶嵌的玉石。广东阳春的孔雀石开采和铜冶炼始于东汉。矿区考古发现的汉代冶炼遗址绵延数公里,遗留铜渣100多万吨。唐代孔雀石又称豹纹石。人们发现孔雀石质地柔软,容易雕刻,所以唐代孔雀石的制作工艺复杂。有些孔雀石器皿加工得非常精细,底部极平极平,圆形器皿非常规整,弧度极美,器皿壁极薄,盖子和器皿的器身贴合在一起。看着这些精美的器皿,真的觉得唐人的智慧是不可想象的。如唐代孔雀石盒,高5.2cm,直径15.5cm,腹径16.5cm。盒子有直壁,玉底,母子口。可能是丝绸之路运来的孔雀石。这种石头只在长安和洛阳唐代遗址中发现过。从它的形状和一起发现的其他器物可以推断,这种材料制成的器物在当时是非常珍贵的。与此类似的还有孔雀石粉盒,直径7厘米,高3.3厘米。到了唐代,根据《无量寿经》的记载,孔雀石曾是佛教七宝之一,有时还被制成含有佛骨舍利的书信。如唐孔雀石舍利函为长方形孔雀石,蓝带清晰,颜色斑驳,盖呈盖斗状,有母口和子口。庄严而神圣。信中的棺材是金制的,棺盖四周都有金线,棺材前块上方中央有一颗大玻璃珠。下面雕了两扇门,上半部分是弧形的,门上有几排门钉,描绘朱砂。玻璃瓶多面雕花,长颈,盖用錾子鎏金,形似花梗。瓶子里装着几件颜色不同的固体物品,应该是佛教遗物。铁灯为六面亭,一面开门,五面开窗,亭中有佛;亭顶是带护栏的亭子,六面各立一佛。姿态恬静,亭中灯柱是个很有资源的人,朝气蓬勃。力士头捧一朵莲花,花瓣分三层,雌蕊作灯,淡雅美丽;6.脚略外撇,下半部分内缩。整个造型庄重典雅,充满了极其浪漫的想象。金棺放在信封里,金盖玻璃瓶放在棺材里,铁莲花灯放在信封边上。它是佛教仪式中的重要材料。此外,孔雀石还被雕刻成熏炉、骨灰盒等日用器皿和乐器,代表了唐代长安、洛阳的奢华时尚。比如这个唐孔雀石烟壶,高8.5cm,直径4cm,底径9.5cm,是用当时极其昂贵的进口材料孔雀石来点香的。唐代孔雀石奁,直径28厘米,高9.5厘米,直径1.2厘米,底径5厘米,正面六孔,背面两孔,音质一致,是研究中国音乐历史的重要资料。到了宋代,制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工匠们发现,如果在青花上覆盖孔雀绿,青花的颜色会变成黑色,就有了磁州窑孔雀绿黑花的效果。这时,孔雀石雕刻的器物如宋代的孔雀石印章、书房
用具,高6.5厘米,宽3.5厘米,重153克。还有孔雀石原石摆件,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15厘米左右,重竟达约15至20千克左右。这种技术一直延续至后世的明清时期。如明朝孔雀石兽镇,高11厘米,雕刻的瑞兽外形十分凶猛强悍。还有明代孔雀石鱼纹海水纹文房罐,高5.8厘米,直径9厘米,孔雀石颜色非常漂亮,带四鱼纹饰,下部为海水纹饰。清朝的慈禧太后,就曾经用孔雀石、玛瑙、玉三种宝石制作的面部按摩器,在脸上穴位滚动,从而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调整面部神经,从而能达到祛斑,美白的作用。北京也珍藏着清宫廷赏玩的孔雀石山水盆景和工艺品。清代宫廷将孔雀石视为雅石文房材料中的一种,如清代孔雀石嵌白玉雕人物故事山子,此山子以天然孔雀石雕刻而成,通景山石人物故事图。山石层叠,高台侧立,古树参天,苍松繁茂,屋舍隐约,右侧高仕童子携琴访友。画面中人物以和田白玉圆雕而成,与孔雀石颜色相映成趣,雕工精湛,浑然天成。是典型的清代工艺风格。再如清代孔雀石盘,高1.8厘米,长20.7厘米,宽15.4厘米。盘为绿色孔雀石制成,浅式,雕成荷叶形。盘内、外有阴刻和浅浮雕的叶脉纹。此盘孔雀石含有绿色的美丽花纹。其下以红木透雕的荷花枝为座。亮色的浅盘与暗色的木座搭配,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还有清孔雀石鼻烟壶,高6.5厘米,口径1.6厘米,扁圆形,通体为深浅绿色花纹相间,充分显示出孔雀石天然生成的纹理。其顶上有錾花铜镀金托嵌红色珊瑚盖,下连以玳瑁匙,底有椭圆形足。以孔雀石制作的鼻烟壶极为少见,此烟壶颜色深沉,盖钮以红色珊瑚加以点缀,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使烟壶整体显得十分活泼。
孔雀石的基本特征
(1)化学成分:孔雀石(Malachite)为含水铜碳酸盐Cu2CO3(OH)2。(2)晶系:单斜晶系。(3)习性:放射纤维状集合体,常呈葡萄状集合体,也有块状、乳房状、肾状及不规则溶渣状。(4)硬度:4。(5)断口:不平坦状。(6)相对密度:3.60~4.00。(7)折射率:约1.85。(8)光泽:玻璃光泽到丝绢光泽。(9)透明度:不透明。(10)颜色:孔雀绿色,颜色有深有浅,呈同心圆状或条带状是孔雀石的典型特征。(11)孔雀石为碳酸岩矿物,遇HCl会分解起泡,化学性质不稳定。
孔雀石有毒吗?
如果指的是矿物,标本孔雀石没毒。平常用来做首饰做文玩之流通通没首液毒,除非沾水。孔雀石矿物本身有毒,但属于中度毒性。具体如下:孔雀石化学分子式为Cu2CO3(OH)2,含铜量高达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七十五,粉末状时可引致氧化铜(CuO)中毒。因此不要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接触孔雀石粉,包括对孔雀石进行开采,切割及抛光,容易引发铜中毒现象。孔雀石,即便在成为标本/首饰/文玩等等之后,在接触到水(H2O)但情况下,仍然会引发氧化现象,从而导致金属氧化物(氧化铜)中毒。结论:铜中毒本身或许不至于致命,但其威力也不容小觑,严重时可使神经中枢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受损。不过这种情况由于可预测性太高完全可以避免——只要不拿孔雀石泡水喝就行。 PS.同为含铜量超高家族的硅孔雀石和蓝铜矿最好也不要泡水喝/接触其粉末,理由同上。另外就是凡是含金属量太高的矿物基本上都存在金属氧化搜芹锋物中毒的潜在风险,这也不是个例。孔雀石绿那个固然也有毒,有毒原因和矿物孔雀石世晌不一样,但是下面几个回答写的很清楚了。就看你问的是矿物还是颜料。
上一篇:岫岩玉(常见的5种低端和田玉)
下一篇:紫晶(紫水晶手链搭配图片)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