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必备杀菌剂)
- 电商
- 2022-06-20 03:14:01
什么是杀菌剂?
简单来说,防治作物病害的农药统称为杀菌剂,主要是指对植物病原细菌(真菌、细菌、病毒)有毒性,在一定剂量或浓度下具有杀死这些病原细菌或抑制其生长发育能力的一类物质,以及对病原微生物无直接毒性但能提高植物抗定殖和仅抗病害能力,从而减少或抑制病害发生的物质。有些对真菌疾病有效,被称为杀菌剂;有些对细菌性疾病有效,称为杀菌剂;有些对植物病毒有效,被称为病毒杀手。所谓杀菌剂,一般包括这三种。
杀菌剂有哪些
目前生物杀菌剂注册的有真菌、细菌、抗生素和植物源杀菌剂。
杀菌剂有哪些?
1.代森锌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原药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和大部分有机溶剂,挥发性低,吸湿性强,吸水无效,遇光、热、碱性物质易分解。代森锌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对多种病菌有较强的触杀作用,但对已侵入植物的菌丝杀灭作用不大。因此,应在发病初期应用。低毒性。但能刺激人体皮肤和粘膜。80%和65%可湿性粉剂。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1)蔬菜病害:甜瓜霜霉病、炭疽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炭疽病、斑枯病、轮纹病、叶霉病;十字花科蔬菜的黑斑病、白斑病、炭疽病、霜霉病;棉花枯萎病和茄子褐条病;辣椒炭疽病和黑星病;莴苣霜霉病;芹菜枯萎病;洋葱紫斑;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疮痂病、痣病等。发病初期用500 ~ 600倍液均匀喷洒80%可湿性粉剂。一般7 ~ 10天喷一次。(2)果树病害:苹果、梨花腐病、褐斑病、黑星病、霉菌性、炭疽病、锈病、黑腐病;葡萄黑痘病、褐斑病、霜霉病和炭疽病;柿子脱叶;桃叶皱缩、穿孔和锈病;还有山楂和李子穿孔等。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每10天左右喷一次,一般喷3-4次。(3)烟草病害:炭疽病、纹枯病、黑胫病、褐斑病等。用80%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施。(4)其他作物病害:花生叶斑病、花炭疽病、叶斑病、锈病、甜菜褐斑病等。用80%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溶液,在发病初期喷洒。注意事项不宜与碱性农药、含铜剂混用;药品应储存在干燥、避光、通风良好的地方,以免分解失效。2.代森锰锌的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原药为灰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遇酸、碱、高温或潮湿会分解。代森锰锌是代森锰锌和锌离子的配位络合物,是一种杀菌谱广的保护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蔬菜等作物的多种病害。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细菌中铜酸的氧化。低毒性。它会刺激敏感人群的皮肤和粘膜。70%和50%可湿性粉剂。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1)蔬菜病害: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番茄早疫病、叶霉病、炭疽病、轮纹病、叶疫病和灰霉病;茄子灰霉病和黑疫病;黄瓜霜霉病和枯萎病;大白菜、甘蓝的霜霉病、白斑病、黑斑病;胡萝卜黑斑病、芹菜早疫病、芸豆角斑病;青葱、小葱的锈病、霜霉病;洋葱和韭菜的灰色霉菌;甜瓜、甜椒、豆类炭疽病等。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应用7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喷施,每10天1次,共3-5次。(2)棉花病害:防治棉铃疫病,用400倍甲苯咪唑喷洒80%可湿性粉剂。用70%可湿性粉剂0.5公斤、水15公斤、棉花种子100公斤防治棉花苗期病害,可达到良好的保苗和防治效果。(3)其他作物病害:花生叶斑病;小麦条斑病和叶斑病;玉米叶斑病、人参叶斑病、苹果炭疽病等。喷洒400-500倍的80%可湿性粉剂。注意事项不宜与碱性农药或含铜药物混用;注意防潮。当一袋药未用完时,应将药袋口密封好。3.福美双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纯品为无色无味晶体。原药为无色或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乙醚,溶于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在酸中很容易分解。美霜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主要用于处理种子和土壤,也可作为驱避剂应用于果树。中度毒性。它能刺激人体皮肤和粘膜。剂型50%可湿性粉剂。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1)拌种:大麦小麦黑穗病、玉米黑穗病、稻瘟病、亚麻叶雹
用于蔬菜、卷心菜、莴苣等的枯萎病。每100公斤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0.25公斤拌种。豌豆褐斑病和立枯病,每100公斤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0.8公斤拌种。黄瓜和洋葱枯萎病,每100公斤种子用50%可湿性粉剂0.3 ~ 0.4公斤拌种。(2)土壤处理:番茄、甜瓜苗猝倒病、烟草和甜菜根腐病等。每平方米苗床8-10克50%可湿性粉剂加10克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15公斤细干土,混合均匀。播种时,药土放在席子下面,盖上。(3)叶面喷施:黄瓜霜霉病、炭疽病、大白菜、油菜霜霉病、苹果和梨黑星病、葡萄白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等。用50%可湿性粉剂500-800倍喷施,每5-7天喷施一次,喷施2-3次。注意事项不应与铜制剂和碱性试剂混合或前后立即使用;药用种子不能食用或用作饲料。4.二硫氰基甲烷的别称:浸种酒。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纯品为淡黄色针状结晶,易溶于二甲基酰胺,微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它在室温水中的溶解度为300微克/毫升。这种药是非全身性的。
性保护性杀菌剂,具有极高的杀菌活性,对许多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及线虫都有作用。主要用于种子处理,防治种传病害。毒性高毒。对兔、眼有重度刺激性。剂型10%乳油。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1)水稻干尖线虫病:以2500~5000倍液浸种,浸泡2~3天,即可催芽播种。(2)水稻恶苗病、大麦条纹病:以5000~8000倍液浸种,浸泡2~3天,即可催芽播种。注意事项不与碱性物质混用,以免分解失效;本品毒性较高,使用中应注意个人防护。5.百菌清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原药为浅黄色粉末,稍有刺激性气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在常温下稳定,在强碱性介质中分解。百菌清是1种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真菌病害具有预防作用,在病菌侵入植物体后,杀菌作用很小。常规用量下,药效期7~10天。毒性低毒。对人体皮肤和粘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对鱼类毒性高。剂型75%可湿性粉剂,45%、10%、2.5%烟剂,5%粉尘。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1)蔬菜病害:番茄晚疫病、灰霉病、早疫病、叶霉病、斑枯病、炭疽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茄子绵疫病、早疫病,甜椒炭疽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大葱紫斑病,用75%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蔬菜苗期猝倒病、立枯病,马铃薯早疫病、灰霉病、晚疫病,甜椒疫病、黄瓜蔓枯病,瓜类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叶斑病,菠菜霜霉病,胡萝卜黑斑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日光温室和大棚可使用烟雾剂或喷粉,每667平方米用45%烟剂200~250克或5%粉尘剂1千克,傍晚盖棚后,点燃熏烟或喷粉,翌日早上放风。(2)果树病害:苹果树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早期落叶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桃褐腐病、疮痂病、穿孔病,草莓灰霉病、叶枯病、叶焦病、白粉病等,用7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葡萄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白粉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喷雾。(3)其他作物病害:小麦叶斑病、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水稻稻瘟病、纹枯病,花生锈病、叶斑病,豆类锈病、炭疽病,啤酒花霜霉病等,用75%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注意事项不得与碱性农药混用;本剂对鱼类有毒,使用时应注意。6.敌磺钠其他名称:敌克松、地克松。理化性质与作用特点原药为黄棕色粉末。极易吸潮。可溶于水及乙醇等极性有机溶剂。水溶液易光解。敌磺钠属内吸性杀菌剂,以保护作用为主,兼具治疗作用,是较好的种子和土壤处理剂。毒性中等。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剂型95%、75%可溶性粉剂,55%膏剂。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1)种子处理:小麦腥黑穗病、粟粒黑粉病、糜子黑穗病、马铃薯环腐病等,每100千克种子用95%可溶性粉剂220克,拌种。棉花苗期病害,每100千克种子用95%可溶性粉剂500克,拌种。甜菜立枯病、根腐病用95%可溶性粉剂500~800克,拌种。松杉苗木立枯病、根腐病,用95%可溶性粉剂150~370克,拌种。(2)土壤处理:烟草黑胫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350克与15~20千克细土混匀,在移栽时和起垄培土前,将药土撒在烟苗基部周围,并立即覆土。温室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每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4.2克对20倍细土,混匀配成药土,均匀撒施。(3)其他施药方法:西瓜、黄瓜立枯病、枯萎病、炭疽病,大白菜软腐病,番茄绵疫病、炭疽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184~368克,对水喷雾或泼浇。水稻苗期立枯病、黑根病、烂秧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剂921克,对水喷雾或泼浇。注意事项药液应随用随配,最好在阴雨天或傍晚施药,以免在光照下有效成分分解;土壤施药后要覆土;不宜与碱性农药、含钙、铜制剂和抗生素剂混用。7.三环唑其他名称:克瘟唑、比艳。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原药为白色结晶固体。不溶于水,可溶于氯仿、二氯甲烷、甲醇等有机溶剂。对水介质和光照较稳定。三环唑属内吸性较强的保护性杀菌剂,施药后能迅速被水稻根、茎、叶吸收,并输送到稻株各部。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子形成,是防治稻瘟病的专用杀菌剂。毒性低毒。对鱼类有一定毒性。剂型75%、20%可湿性粉剂。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1)水稻叶瘟:用75%可湿性粉剂2~3克,对水3千克,均匀浇于1平方米苗床上,24小时后播种,或用2~3克对水0.5千克,均匀浇于(30厘米×60厘米×30厘米)育苗箱土中,24小时后播种。将拔起的秧苗晾干水后整株秧苗或秧叶部分置于75%可湿性粉剂2500~5000倍药液中浸蘸,取出后堆置半小时后移栽。(2)水稻穗瘟:用75%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在水稻孕穗末期或破口初期喷雾,隔10~14天喷第二次。注意事项本剂治疗效果较差,应在病菌浸染前喷药;最后1次施药应在收获前21天,喷药次数不应超过2次。8.三唑酮其他名称:粉锈宁、百理通。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原药为白色至浅黄色固体。微溶于水,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在酸、碱性介质中稳定。三唑酮属内吸性杀菌剂,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白粉病具有预防、治疗、铲除和一定的熏蒸作用。作用机制是抑制病原真菌麦角留醇的生物合成,破坏细胞膜生成,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胞及吸器的发育。毒性低毒。对鱼类低毒,对蜜蜂、家蚕、天敌和有益生物无害。剂型25%、15%可湿性粉剂,20%乳油,15%烟雾剂。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1)喷雾:麦类白粉病,对常发田或易发田,在拔节前期和中期每667平方米用20%乳油15毫升,对水15~20千克,全田喷雾。在晚发田或偶发田,每667平方米用20%乳油30~40毫升,对水50~100千克喷雾,保护顶部功能叶。麦类锈病,在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15%可湿性粉剂35克,对水75~100千克喷雾,如有感染时喷第二次药。在病害严重时,每667平方米用15%可湿性粉剂60~80克。瓜类白粉病,苹果白粉病,可用15%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2)拌种:麦类黑穗病、白粉病、苗期白粉病、锈病、根腐病等,每100千克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200克拌种。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15%可湿性粉剂400~600克拌种。(3)土壤处理:温室蔬菜白粉病,每立方米用15%可湿性粉剂12克,对温室土壤进行处理,持效期可达2个月以上。注意事项用作种子处理时,有时可能延迟出苗1~2天,但不影响出苗率、后期生长和产量;安全间隔期为20天。9.丙环唑其他名称:敌力托。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原油为黄色粘滞液体。水中溶解度为110ml/L,易溶于有机溶剂。丙环唑属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被植物吸收后,很快在植物体内向上传导。可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病害无效。毒性低毒。剂型25%乳油。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1)小麦病害:小麦白粉病、条锈病、根腐病、颖枯病等,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33.2毫升对水喷雾防治。(2)大麦病害:大麦叶锈病、网斑病,燕麦冠锈病等,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33.2毫升对水喷雾。(3)水稻病害:水稻恶苗病,用25%乳油1000倍液浸水稻种子,2~3天后直接催芽播种。(4)花生叶斑病: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100~150毫升对水喷雾,间隔期14天。(5)葡萄白粉病、炭疽病:保护性防治可用25%乳油10毫升加水100千克喷雾,间隔期14~18天。若用于治疗性防治,可用25%乳油14毫升加水100千克喷雾,间隔期31天。注意事项应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10.叶枯净其他名称:5-氧吩嗪、杀枯净、惠农精。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纯品为金黄色针状结晶。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乙醚,易溶于苯。叶枯净是以保护作用为主的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专用杀菌剂,主要影响病菌在酵解过程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因而对病菌起到抑制效果,一旦药效消失,病菌又复原。毒性低毒。剂型10%可湿性粉。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1)水稻秧田白叶枯病:在拔秧前3~7天用1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2)大田水稻白叶枯病:在水稻孕穗期用10%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每667平方米每次喷50~70千克药液,喷药间隔2~3天,喷2~3次。注意事项水稻秧苗和抽穗扬花期对药剂比较敏感,喷药时必须掌握好浓度。重复喷药也易产生药害,应注意均匀喷药;本剂属低毒杀菌剂,但也要按操作规程施药。11.异菌脲其他名称:扑海因。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纯品为无色结晶,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苯、甲醚等有机溶剂。遇碱性物质不稳定。异菌脲属广谱性接触杀菌剂,对葡萄孢属、链孢霉属、核盘菌属、镰刀菌属等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毒性低毒。剂型25%悬浮剂,50%可湿性粉剂。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1)蔬菜病害:番茄早疫病、灰霉病,黄瓜、菜豆、莴苣、葱头灰霉病,十字花科黑斑病等,每667平方米用50%可湿性粉剂100~200克对水喷雾。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用50%可湿性粉剂70~100克对水在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药1次,间隔期15天。(2)苹果斑点落叶病:在苹果春梢生长初期发病时开始喷药,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10~15天后喷第二次,新梢生长期再喷1次。(3)草莓灰霉病: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湿性粉剂100~135克,对水75千克,在发病初期喷雾。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葡萄上施药,以开花和幼果期为好;本药剂安全间隔期为7天。12.烯唑醇其他名称:速保利。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纯品为白色颗粒,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除碱性物质外,能与大多数农药混用。烯唑醇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具有向上传导作用。对病菌具有抑制、治疗和铲除作用。其作用机制系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毒性中等毒。剂型12.5%可湿性粉剂,2%拌种剂。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1)小麦病害:小麦白粉病、锈病等,每667平方米用12.5%可湿性粉剂32~64克,对水喷雾,于发病初期喷第一次药,间隔15天喷第二次。小麦黑穗病可采用拌种法防治,每100千克种子用2%拌种剂200~250克,拌种时先用少量水将种子湿润,然后加入药粉并充分拌匀。(2)玉米丝黑穗病:在玉米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加12.5%可湿性粉剂480~640克均匀拌种。(3)果树病害:梨黑星病、苹果白粉病,在初发病时用12.5%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隔10~15天喷药1次,共喷3~4次。注意事项该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药品应存放在阴暗处。13.多菌灵其他名称:苯并咪唑44号、棉萎灵。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原药为棕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丙酮、氯仿、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对热稳定,对酸碱不稳定。多菌灵属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许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对卵菌和细菌病害无效。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病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细胞分裂。毒性低毒。对鱼、蜜蜂低毒。剂型50%、25%可湿性粉剂,40%悬浮剂。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1)喷雾:50%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100克对水于小麦扬花期喷雾,可防治麦类赤霉病。50%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130克在油菜盛花期喷1~2次,可防治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52~65克,对水65千克喷雾,可防治瓜类白粉病。500倍液喷雾可防治蘑菇褐斑病、菌盖斑点病、软腐病和褐腐病。1000倍液喷雾,可防治苹果白粉病、白腐病、炭疽病、早期落叶病,梨黑腥病、黑斑病,葡萄白粉病、黑痘病、炭疽病,桃褐腐病、炭疽病,花生褐斑病、黑斑病,蚕豆赤斑病等。25%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喷雾可防治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君子兰叶斑病、海棠灰斑病、兰花炭疽病和叶斑病及多种花卉的白粉病。(2)拌种:小麦腥黑穗病、谷子黑穗病,用50%可湿性粉剂200克,对水4千克,拌种100千克。花生茎腐病、根腐病、立枯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千克,拌花生种50千克。(3)浸种:棉苗炭疽病、立枯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12.5千克,浸棉种12.5千克,浸24小时,其间需不断上下翻搅。甘薯黑斑病,用50%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40千克,浸薯块5分钟。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农药及含铜制剂混用;水稻收获前30天、小麦收获前20天停止用药。14.稻瘟灵其他名称:富士一号、IPT。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原药为黄色结晶,略有臭味。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二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对光、温度稳定。在水中、紫外线下不稳定。稻瘟灵属内吸性杀菌剂,对稻瘟病有特效。水稻植株吸收药剂后累积于叶组织,特别是集中于穗轴与枝梗内,从而抑制病原菌侵入,阻碍病菌脂质代谢,抑制菌丝生长,起到预防与治疗作用。毒性低毒。对鱼类毒性中等。对鸟类、家禽安全。剂型30%、40%乳油,40%可湿性粉。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防治叶瘟每667平方米每次用40%可湿性粉剂60~75克或40%乳油52~72毫升对水喷雾。防治稻瘟,在水稻刚抽穗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每667平方米每次用40%可湿性粉剂65~75克或40%乳油52~72毫升。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本剂在正常用量下,对鱼和水生生物有一定影响,注意不要在养鱼水田中使用;施药时田间要保持水层2~3天;收获前安全间隔期早稻为14天,晚稻为28天。15.腐霉利其他名称:速克灵。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原药为白色或浅棕色结晶,易溶于丙酮、二甲苯、氯仿等,几乎不溶于水,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属接触型保护性杀菌剂。毒性低毒。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剂型50%可湿性粉剂,10%烟剂。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1)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湿性粉剂30~50克,对水喷雾,轻病田在盛花期喷1次,重病田在初花期和始盛期各喷1次。(2)黄瓜菌核病:在发病初期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湿性粉剂33~50克,对水喷雾,共喷1~2次,间隔7~10天。(3)作物灰霉病:发病前用50%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温室、大棚用10%烟剂每667平方米每次250克,熏棚。注意事项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不要与强碱性农药混用,也不宜和有机磷农药混用;药剂要随配随用,不要长时间放置。16.萎锈灵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纯品为米色结晶。溶于水和苯、丙酮、甲醇等有机溶剂,不溶于乙烷。萎锈灵属选择性内吸杀菌剂,主要用于由锈菌和黑粉菌引起的病害。对植物生长有刺激作用。毒性低毒。对鸟类低毒。剂型20%乳油。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1)种子处理麦类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0%乳油500毫升拌种。高粱散黑穗病、丝黑穗病和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千克种子用20%乳油500~1000毫升拌种。谷子黑穗病,用20%乳油800~1250毫升拌种或闷种。棉花苗期病害,每100千克种子用20%乳油875毫升拌种。(2)叶面喷雾:麦类锈病,用20%乳油200~400倍液喷雾。注意事项不能与强酸性药剂混用;药剂处理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作饲料。17.三乙磷酸铝其他名称:乙磷铝、疫霜灵、疫霉灵。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原药为白色粉末,挥发性小,易溶于水,难溶于一般有机溶剂。遇强酸、强碱易分解。属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可双向传导,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毒性低毒。对鱼、蜜蜂较安全。剂型40%、80%可湿性粉剂、90%可溶性粉剂。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1)白菜、黄瓜、球茎甘蓝、莴苣等作物的霜霉病,用40%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药,间隔7~10天,共喷3~4次。(2)马铃薯、番茄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茄子绵疫病,甜椒疫病,用40%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在病害初发生时喷药,间隔7~10天,共喷药2~3次。(3)啤酒花、葡萄霜霉病,烟草黑胫病,用40%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雾,间隔10~15天,共喷2~3次。(4)棉苗疫病、棉花烂铃,油梨根腐病,用40%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共喷2~3次。注意事项不得于强酸、强碱性药物混用;宜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18.稻瘟净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原药为黄色或棕黄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能溶于水,易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