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鞋加工(外发手工活加工)
- 电商
- 2022-06-17 10:54:01
谁能告诉我鞋子的制造过程
制鞋工艺1。原辅材料的仓库管理。日常原辅材料的出入库必须有材料帐和存货帐,并由微机管理;2.投料和发放必须有专人管理,避免出错;3.投料时,质检员必须在场,检查质量和颜色是否正确。二、切割车间管理1、领料必须由专人负责,由班组长统一发放给员工;2.裁剪皮革时,由于只能单层裁剪,最好使用GSB-2C液压摆臂下料机或XCLP2-250液压平面下料机;3.在切割尼龙布、特多隆布、帆布、薄PVC皮时,由于材质较软,可一次多层切割,所以应使用XCLP2-250液压平面下料机或XCLL2-250液压龙门下料机。4.切割中间底板时,由于材料较硬,可一次切割多层,应使用XCLP2-250液压平面下料机或XCLL2-250液压龙门下料机。5.任何裁剪的部分,尤其是有色的皮革和布料,都要同时检查、搭配、配对、清点,避免去缝纫机部门重复劳动;6.切割主管应指导员工做好机器和刀具的日常维护;7.管理人员应根据指令单的刀号随时检查员工是否使用印章,并教会员工如何自检。8.导师的材料知识要适合材料,注意kopis的安排,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三。配送中心的管理。配送中心根据订单情况,将裁剪好的零件整齐排列,等待加工;2.配送中心负责裁剪部分的印刷、剥皮、内衬、烫金;3.加工后的材料将被送到中间仓库备料组,由中间仓库备料组将材料发放到缝纫机车间进行加工。4.如果裁剪的部分,比如中底和鞋垫,不需要特殊缝制,可以在必要的加工后送到半成品仓库。5.在配送中心,所有零件完成后,鞋面所有零件的质量和统计必须妥善整理,准备交付缝纫车间。四。缝纫机商店的管理。缝纫机店的缝纫机和工艺流程和人员配置根据鞋面设计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一条缝纫机流水线,如果8小时能生产1500双,需要各种缝纫机约70-80台,手工工人约10-15人,合计80-95人;2.缝纫时一定要注意缝线的余量,针距是否控制好,是否符合要求的标准;3.缝纫时,必须注意上部各标志点的正确性。如果缝制时没有按下正确的标记,完成后鞋面会不对齐,造成夹鞋困难,影响成品鞋的质量。4.针织车间必须配备小剪刀等工具,鞋厂自行采购。5.成品鞋面必须经过品控部门的检验,然后根据每张订单要求的鞋号进行适当的分拣,然后送到半成品仓库,半成品仓库再送到夹成型车间。6.指导操作人员定期维护机器,避免机器故障率高,影响质量和产量。5.鞋底车间的管理。1.成型底的制作:要注意精度,保证成品的美观;模具成本高,所以遮光的设计要与时尚相匹配,这样可以延长淘汰时间,降低成本;注塑材料(PVC、TPR、PU或EVA)要注意其物理性能,多做测试,保证成品质量。2.橡胶复合大底的生产:注重天然橡胶的质量,力求稳定;各种添加剂和化工原料的配比会影响鞋底的物理性能,其配比和特性会随着气候和加工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应随时记录备查;鞋底花纹设计的变化必须适应市场流行的需要;橡胶外底应该是st
另外,存放时间长的橡胶大底要先用;橡胶外底应进行表面处理或粗糙处理,以便于粘合前粘合;不及物动词半成品仓库管理。半成品仓库是鞋子生产过程中面底工艺流程的中转站。2.半成品仓库管理要根据生产顺序表中的预定时间及时督促缝纫机车间,同时控制卡子成型车间的发放;3.在鞋帮和鞋底分配到鞋帮成型车间之前,半成品仓库管理员必须特别注意根据工艺流程图进行质量管理和数量统计。4.每一个订单都要有鞋面、中底、大底、鞋垫、内盒、外盒、纸签等各种材料。然后才能分配到上层成型车间。5.每天的生产转数应该根据最后的转数来确定。成型车间根据表格接收产品。6.安排整个工厂。7.每天填写生产动态表(人力数量、领料数量、库存数量以及各生产线的生产动态)。7.管理上夹成型车间。上夹工艺包括前帮、中帮和后帮三个部分。2.鞋弓的佩戴方式和长度要符合标准,分段使用(长度可用颜色区分)。3.夹紧鞋帮夹时,要特别注意鞋帮与鞋楦的对齐。4.夹中帮时注意两个腰帮是否真的收紧,松紧要适中平均。5.夹紧后帮时注意鞋跟高度是否符合标准。如果每只鞋的鞋跟高度都有符合鞋楦鞋跟标准的标记,成品鞋就不会出现左右脚高度不一致的情况。鞋面做好之后,要把中底钉拆下来脱鞋楦,以免穿鞋时伤脚。6.在合模过程中应设置质检员,对有缺陷的鞋帮进行人工调整和补救。八、搓胶贴底成型1、注意划线板的精度,使气压在0左右。6MPa2.粗磨一定要根据划线后的弧度去除皮革表面的油漆。3.外底的粘合面要用水处理。4.加热应该在1005左右。5.贴底前要注意鞋面和鞋底上胶的正确性和均匀性,不能污染鞋面和鞋底。6.鞋面贴鞋底时,员工要注意鞋底不能歪斜,有边的鞋子尽量用气囊或立体压块机压。7.操作者在压鞋底时,要注意压底机的正确性,注意压底时间(5-8S)和压力(20-40KN)的控制。8.压底后加硫磺鞋:收集鞋子,放入硫磺罐中添加。粘冷鞋:鞋子要放在冰柜里冷冻定型。9.压底后,在鞋子完全冷却定型在鞋楦上之前,最好不要拔出鞋楦,以免鞋子变形。九。整理和包装。拉出鞋楦后,鞋子里里外外都要进行初步清洗;2.如需喷灯涂饰,应合理调配喷剂,喷灯应均匀、集中;3.放在鞋垫里,正确涂胶;4.穿上鞋带。5.最后,清洗整理,放入脚趾填充纸;6.最终质量检验
7、装入鞋盒或塑料袋 8、装箱 十、 制鞋生产线所需其他器材 1、裁切、落料用的刀模,依鞋型设计根据标准化纸板制造; 2、成型用楦头,可分为塑料楦和铝楦,一般生产冷粘鞋因楦型变化较化,用塑料楦较为经济,运动鞋或批量较大的便鞋,以使用铝楦为好。一条成型生产线约需800-1200双; 3、夹帮组质检人员及样品室人员使用鸟嘴钳,一条成型生产线须备8-10支; 4、打鞋眼洞用冲孔模,依鞋面设计标准纸板打造 5、夹帮时固定鞋跟距宽的鞋弓,依鞋型设计按鞋号大小分段使用; 6、磨粗用钢丝轮,除胶用尼龙刷 7、手工磨粗机、去污喷枪,记号笔等零星器材;
鞋厂有什么工序?
1、缝绱工艺 ,主要是将鞋帮和鞋底通过手工或机器缝合成型,是皮鞋和布鞋的传统成型法。这类工艺有手缝、机缝两种。手缝中的反绱、明绱、正绱是布鞋的传统方法,机缝中的压条缝和沿条缝是皮鞋的传统方法。2、注塑工艺,注塑工艺有4种方法。①注塑法:以中等注射压力,机筒温度较高,将合成树脂塑料注入模具内,一次完成鞋底固化及帮底结合成型。多用于布鞋。皮鞋、塑料鞋、胶鞋也采用这类工艺。②注胶法:将橡胶通过机筒塑化,再以较高注射压力注入模具内,同时完成制底及帮底粘合成型。用于布鞋、胶鞋。③浇注法:将定量的反应性原料液(如聚氨酯,聚酰氨等)的A、B组分,在混合头内高速搅匀后浇注到模腔内,使其在常(高)压下固化结合成型。现多用于生产胶备卖握鞋和少数布鞋。④搪塑法:将塑溶胶倾入靴、鞋阴模腔中,边加热,边旋转模具,使一部分塑溶胶在离心力作用下附在模腔壁上凝成坯体,倒掉多余塑溶胶液,继续加热使坯体熟化成型,脱模后再放入鞋的里料。用于胶鞋和塑料鞋。3、模压工艺。模压工艺在已绷上楦的帮脚下(鞋帮下口)贴合鞋底、围条(用于胶鞋),将胶坯放入模具内,进行加热和加压,经硫化成型。仿庆多用于胶鞋、皮鞋和布鞋。4、粘合工艺。粘合工艺 有 3种方法:①热硫化粘合法:鞋的各部件粘贴后送入硫化罐,用蒸汽间接加热或用空气、蒸汽直接加热,在胶制部件硫化的同时,使帮、底粘合成型。其中外底、底后跟等部件预先模制成型再与其他部件粘贴送入硫化罐中加热硫化的称二次硫化法,是胶鞋生产的传统工艺。有些布鞋也采用此法。②冷粘法:鞋帮、鞋底涂上胶粘剂,在室温下加压粘合成型。现多用于皮鞋、布鞋、胶鞋。③粘缝法:鞋帮和鞋底冷粘后,鞋底的周沿再用线缝,以增强底和帮之间的牢度。5、组装工艺。组装工艺 将注模、模压或冲切制好的鞋部件装配成鞋。现多用于塑料拖鞋和胶拖鞋。扩展资料:鞋厂关键工序控制规定 面皮裁断实施控制。A:面皮的搭配,前优于后配薯,外优于里,同双鞋相同部位,花纹亮度,软硬程度绒毛长断,基本一致。B:裁断方法:基本按纵向裁断,部件的次要部位允许有轻微松面,或轻微伤残,帮角部位10-12mm内允许有伤残,血筋,虻疔。C、伤残圈划:在没有裁断之前要将面皮所有伤残圈划清楚,防止伤残裁入帮片。 D、裁断好的帮片要号码一致。伤残帮片不大于2‰ E、控制点:没有对伤残进行圈划的面皮不准上机台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鞋(生活物品)
麦伦鞋子在哪里购买正品
下一篇:电工电气产品加工(电气焊加工)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