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商 > 正文

传统制版(制版机械有什么类型)

摘要: CTP直接制版与传统制版的主要区别 CTP制版:计算机通过CTP机直接将图文制作成印刷版(CTP版)。传统制版:电脑将...

CTP直接制版与传统制版的主要区别

CTP制版:计算机通过CTP机直接将图文制作成印刷版(CTP版)。传统制版:电脑将图文输出到胶片上,然后通过打印机将图文转印到印刷版(PS版)上。区别:CTP制版比传统制版少,可以提高出版效率,减少图文转移的网点扩大。CTP是全自动操作,可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网点问题。然而,传统的制版方式会因环境、人为、料面不均等原因造成小网点丢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CTP制版比传统制版速度更快、更稳定。但是成本略高。

CTP直接制版与传统制版的主要区别

传统的制版照相工作分为哪些

照相制版是将照相复制和化学蚀刻相结合,制作金属印刷版的化学加工方法。其原理是将所需的文字、图像按要求放大到底膜上,然后将底膜贴在涂有感光胶的金属板上进行曝光。显影后,可在金属板上形成所需文字或图像的感光胶膜。然后对薄膜进行耐腐蚀处理,使其成为一层有光泽的搪瓷薄层,具有很强的耐酸碱性。然后将金属板浸入硝酸或氯化铁溶液中,无搪瓷膜的金属表面被腐蚀溶解,形成带有凸出文字或图像的印刷版。

传统的制版照相工作分为哪些

印刷制版工艺是什么?

印刷制版是印前工序之一。与其他工艺相比,传统制版工艺的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手工工序较多,主要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随着CTP和数字印刷制版技术的普及,传统的制版技术将逐渐退出市场。切膜后的印刷工艺(又称胶片)从照排车间到制版车间,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胶片的空白部分切掉,也就是切。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胶片正面朝上放在阅片台上,先看版号的奇偶性,如果是奇码版,则将胶片左侧空白部分剪掉;如果有中缝,尽量往里剪,避免拼版人员再加工;如果是偶码版,把膜的右边剪掉。以上是黑白胶片的裁剪方法。如果是彩膜,一般需要在上下留对准标记。有两种拼法:书籍版和报纸版。8页报纸版一般采用书籍拼法。常见的版本有4、8、16、24、32,偶尔也有48、64的。通常在拼版时,将大版数分为几个有标记的部分,如A.B.C.D .例如64版报纸版可分为A、B、C、d的A32、B32或16版(1)报纸版常规拼版遵循以下规则:左边上下版号之和等于右边上下版号之和,等于最大版号加1。在版本32的情况下,左右两边的上下版本号之和应该是33。奇数盘和偶数盘的位置固定,左右两侧的小盘和大盘的位置也固定。例如,在拼版32个版时,四个版32、25、1和8以及四个版24、17、9和16分别拼接在两个大版上,其中32和24、25和17、1和9、8和16的位置是相同的。(2)报纸4版拼版一般遵循以下规则:(1)版数不足20版(含20点)时,以4版为一组进行拼版,4版两端的两版分别与中间版拼在一起,即1、4、2、3、5、8、6、7、9、12、10、11、13版。如果板数大于20,可以从板数中减去20的整数倍,然后按照第一种情况的方法处理。比如48可以和45拼在一起,因为48和45减去两个20得到的8和5拼在一起。奇数版和偶数版是固定的。也就是1,3,5,7,9…和2,4,6,8,10…是一样的。手折版面是通过折叠样张得到的,折叠样张的过程称为折手。根据印刷设备和折页机的折页方式不同,折页方式也不同。比如版本开放的话可以分为头对头和脚对脚,开放的话可以分为头朝上和头朝下。一般来说,对于有两个三角板的印刷设备或折页机,折页手都是双手,也就是说,对于16版,上面8和下面8套在一起;第24版,前16套在一起,后8套在一起;32版的话,前16和后16分别设置,然后一起设置。由于报纸印刷的时效性,报纸印刷厂的印刷车间在制版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一般提倡“弱曝光”的印刷方式,将印刷时间设置得更短,并相应调整印刷条件,生产出符合印刷要求的印刷版。另外,打印时要注意打印机玻璃的清洁度和真空泵的吸力。为了满足弱曝光的印刷条件,显影液的配比一般高于说明书中的比例。以开发商为例。规范要求原液与水的比例为1: 5 ~ 1: 8,而“弱曝光”一般以1: 4的浓度配制。印版洗出来前后,往往是脏的。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重新洗印版,但是很浪费时间;另一种方法,也是更好的方法,是t

检查拼版质量。版面检查是印版放入电脑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如果这个工序没有严格控制,会给印刷厂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除了检查版面中的文字、图片是否有断笔、少图、薄弱等情况,还要详细检查版面的编排。

查。如果是连晒的印版还需要检验YMCK四块印版一晒与二晒的偏差。晒版车间多是靠目测检验印版质量,但由于印版图文与空白部分反差小,长时间检测会产生疲劳,且有些差错不易检出。较好的检验方法是,冲洗后的印版及时提墨,加大印版的反差,以适应人眼的观察习惯。计算版数  在印版上机时,一定要点清印版橡兄的数量。计算版数时要分清是8开还是4开报版。   (1)8开报版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n/4+a×3+b×1。   n为总版数,计算时,n一定要为8的整数倍,如果不是,要以大于此数的最邻近的8的整数倍计算。如总版数为28,则要以版数32来计算。a为彩版套数,可拼在一起的4个彩版为1套,不足4个的也算1套。b为套红版套数,可拼在一起的4个套红版为1套,不足4个的也算1套。   例如,总版数为28个版(n=32),其中彩版数为16(a=4),2个版套红(b=1),则做一套版需ps版总数为:32/4+4×3+1×1=21块。以上公式适合于窄幅单倍径塔式轮转机。   (2)4开报版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n/2+a×3+b×1+c。   n为总版数,计算时n一定要按8的整数倍计算,否则要以大于此值的最邻近的8的整数倍计。a为彩版套数,可拼在一起的2个彩版为1套,不可拼的2个彩版算2套。从1版开始连续的8个版为一组,不成组的版面一般为后4个版;一套彩版计做2套,a一定要为偶数,如为奇数则加1。b为套红版套数,可拼在一起的2个套红版为1套,不可拼的2个算2套,从1版开始连续的8个版为一组,不成组的版面一般为后4个版,1套套红版计做2套。b一定要为偶数,如为奇数则加1。c为白版数,在一组版(从1版开始的连续的8个版为一组)中如果彩版与套红版套数为1,则需要白版。彩版需要3块,套红版需要1块。   举例说明,假设总数为20(n=24),1、4、5为彩版(a=2),9、12、17、20为套红版(b=3),白版数c=1,则做一套版需要ps版总数为:   24/2+2×3+3×1+1 =22。   以上公式适合于窄幅双倍径“Y”型轮转胶印机。   另外,在计算版数时,应结合印刷机的实际结构,切不可死套公式。影响印版质量的因素显影液浓度  在制版中影响印版质量的因素最多,主要有显影液浓度、显影温度和显影时间以及显影液的循环搅拌情况、显影液的疲劳衰退程度等。 显影液的浓度是指显影剂的相对含量,即NaOH、Na2SiO3总含量。市场上销售的显影液多是浓缩型液体,使用时需要按比例稀释,显影液的浓度多以显影液的稀释比来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显影速度与显影液浓度成正比关系,即显影液浓度越大,显影速度越快。   当温度22℃,显影时间为60秒时,PD型显影液浓度对PS版性能的影响见表1(略)。从表中数据可看出,以3级干净为准的曝光量,PD型显影液浓度以1∶6为最佳。   当显影液浓度过大时,往往因显影速度过快而使显影操作不易控制;特别是它对图文基础的腐蚀性增强,容易造成网点缩小、残损、亮调小网点丢失及减薄涂层,从而造成耐印力下降等弊病;同时空白部位的氧化膜和封孔层也会受到腐蚀和破坏,版面出现发白现象,使印版的亲水性和耐磨性变差。显影液浓度大,还易有结晶析出。   当显影液的浓度偏低时,碱性弱,显影速度慢,易出现显影不净、版面起脏、暗调小白点糊死等现象。   显影液的正常浓度可通过网点梯尺测试;在正常曝光条件下显影30~100秒时,若出现小黑点丢失较多时说明显影液浓度过大;若出现小白点糊死较多时说明显影液浓度偏低。所以最好在厂家指定的浓度范围内使用显影液。显影温度  显影温度高时,显影液中分子热运动剧烈,对涂层中树脂的溶解力就大;温度低,分子热运动减弱,对树脂的溶解力差些;所以造成了在相同的曝光条件下,不同温度所需的显影时间也不同。   显影温度低时对版材质量的负面影响通常比温度高时大,所以用户在冬季一定要把显影液温度调到指定的范围内,这样制版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PS版的显影速度与显影温度成正比关系,即显影温度愈高、显影速度愈快。   显影温度对制版质量影响是显而易见的。PD型显影原液与水1∶6稀释后,在显影1分钟的条件下显影温度对印版质量影响见表2(略)。   从这组数据可看出,如显影1分钟,显影温度最好控制在20~24℃。显影温度低不易显干净;显影温度高时感光层的感光性物质与成膜树脂分子间的结合力减弱,抗碱性下降,未见光的图文部分感光层也将被溶解。显影温度高时,版面上网点面积百分比也会减少,印版的再现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12℃,显影速度约加快1倍。如果显影温度过低,显影速度慢,以至难以完成显影。因此如显影1分钟,显影温度宜控制在手显22±2℃、机显24±2℃。显影时间  PS版的显影时间主要由PS版的种类、曝光时间及显影液的浓度、显影温度等条件来确定。当上述条件确定后,PS版的显影程度与显影时间成正比关系,即显影时间越长,显影越彻底。但显影时间过长会产生网点缩小等现象。   显影时间对制版质量的影响是明显的,用PD型显影液原液与水以1∶6的比例稀释,显影温度为22℃时,显影时间对印版质量影响见表3(略)。   从表3可看出,PS版显影时间过长,版面上的细小网点容易丢失。但显影时间不足时又达不到显影的目的,即非图像部分的感光层不能彻底溶解而导致上机印刷时版面起脏。显影液的循环  显影是通过显影液与PS版感光层之间的接触、溶解来完成的,因此多采用动力显影方式。如手工显影时需晃动显影盘,机械显影时则采用循环泵和毛刷辊装置加快显影液的流动与循环,使显影速度和显影均匀性提高。相反采用静显影方式,显影液不能有效流动循环,显影速度则会明显降低,显影均匀性也差。显影液补充  显影过程中,显影液会随着显影进行以及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与水中的钙、镁等离子反应而逐渐疲劳衰退,显影性能变差、显影能力减弱。   一般来说印版显影时,可与在相同曝光条件下晒出的灰梯尺空白级数来观察显影效果,如显影效果不好,需及时更换显影液。   随着冲版量的不断增加和空气中的CO2不断溶入,显影液中的OHˉ浓度会下降,pH值将越来越低,显影时间应慢慢变长,至最后在正常曝光条件下PS版无法显影,这就是显影液疲劳衰退的现象。但随着显影液pH值的降低,碱液对氧化层和涂层树脂的腐蚀力下降,版材的网点再现性及耐印力比用新配制的显影液好一些。但必须注意两点:   一是冲版量必须控制在显影液容许范围内;   二是用后的显影液必须密封保存与空气隔绝,因为即使是没显过一张版的显影液暴露于空气中,一星期后显影性能将明显下降。   机显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定期维护显影机,以保证已曝光的PS版显影能正常进行。   ②在显影之前必须保持各传动辊清洁,若牵引辊不干净,显影时印版易粘上脏点。   ③如显影机有涂胶装置,一定注意胶辊要保持清洁,否则要弄脏印版。   ④一般情况下,阳图PS版显影液(原液)的显影能力为10m2/L。   ⑤上保护胶时,一定要均匀施胶,不能太厚,以免干后导致涂层龟裂和掉版。烤版  如印数较多,则需要烤版,烤版时要注意:   ①首先要选好烤版胶,烤版胶不能太脏。如用固体桃胶配制,一定要用热水溶胶,胶要彻底溶开、过滤再用。   ②把适量的烤版胶涂在版面上,用海绵将版面涂擦均匀。   ③烤版胶不能用干布擦拭。   ④版材在烘版箱中烘烤,图像区域会均匀变色。不同的PS版,烘烤时间、温度及最终颜色会不一致,所以需通过试验确定烤版条件。   烤版时还要注意:   ①烤版箱内的红外灯管一定要横向排列,如纵向排列,往往导致印版瓦楞状变形而影响使用。   ②烤版胶浓度要合适,如烤版胶太稠,烤版效果和上墨效果也不会令人满意;如烤版胶太稀,烤出的版容易上脏。   ③烤版温度不能过高,温度过高也会导致铝版基韧化和发软,树脂层焦化,影响耐印力。   烤版时间太长易导致印版上脏,烤版时间太短达不到烤版的效果。   看上去制版工艺不是太复杂,但要想制作出合格的印版,确实需要操作人员用心晒版,耐心制作。印刷制版即使的未来  传统印前制版工艺比较繁杂,目前,绝大多数报刊印刷厂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制版技术的升级,传统制版工艺已成为配角,它必将退出书刊印刷流程,被CTP拼版技术取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印刷制版工艺是什么?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