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胺(胺的分类)
- 电商
- 2022-06-10 05:15:26
你能区分蛋白质茚三酮反应及其他氨基化合物茚三酮反应的结果吗?试解释之。
不是,除了蛋白质,还有胺和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不是蛋白质的特异性试剂。只要有三个氨基酸,也就是两个肽键,就可以反应,而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螺旋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肽链。肽键的存在不一定是蛋白质。含苯环的氨基酸是苯丙氨酸。茚三酮是一种用于检测氨或伯胺和仲胺的试剂。当与这些游离胺反应时,板可以产生深蓝色或紫色的物质,称为鲁赫曼紫。茚三酮常用于检测指纹,这是由于指纹表面脱落的蛋白质和多肽中含有的赖氨酸残基,它们上面的伯胺被茚三酮检测出来。在室温条件下,它是一种白色固体物质,可溶于乙醇和丙酮。茚三酮可视为茚满-1,2,3-三酮的水合物。扩展信息:氨基酸-NH2引起的反应。-氨基酸和茚三酮在水溶液中加热,能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首先,氨基酸被氧化分解,释放出氨和二氧化碳,氨基酸形成醛,茚三酮形成还原型茚三酮。在弱酸性溶液中,还原的茚三酮、氨和另一分子茚三酮反应缩合生成蓝紫色物质。所有带有游离-氨基的氨基酸和肽都产生蓝紫色,但脯氨酸和羟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并且由于它们的-氨基被取代,产生不同的衍生物。这种反应非常灵敏,在570nm波长下,根据反应生成的蓝紫色的深浅,可以用比色法测定样品中氨基酸的含量。在氨基酸分离中,它也可用作氨基酸定性和定量测定的显色剂。参考来源:百度百科-茚三酮反应
乳化剂名词解释
乳化剂是一种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不互溶组分的混合液体形成稳定乳液的化合物。其作用原理是在乳化过程中,分散相以微液滴的形式分散在连续相中,乳化剂降低了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界面张力,并由于乳化剂赋予的电荷而在液滴表面形成牢固的薄膜或双电层,阻止液滴相互聚集,保持均匀的乳液。从相的角度来看,乳液仍然是一种非均相体系。乳液中的分散相可以是水相,也可以是油相,大部分是油相。连续相可以是油相,也可以是水相,大部分都是水相。乳化剂是分子中带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的表面活性剂。为了表示乳化剂的亲水性或亲油性,通常采用“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根据HLB值,乳化剂可分为油包水型(W/O型,亲油性)和水包油型(O/W型,亲水性)两大类。前者将水分散到油中,如单硬脂酸甘油酯;后者油分散在水中,如蔗糖酯、大豆磷脂等。根据乳化剂亲水基团的特点,可分为:(1)阴离子乳化剂。这类乳化剂在水中电离生成带有阴离子的亲水基团,如脂肪酸皂、烷基硫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苯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磷酸盐等。阴离子乳化剂应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使用,但不能在酸性条件下使用。它也可以与其他阴离子乳化剂或非离子乳化剂一起使用,但不能与阳离子乳化剂一起使用。(2)阳离子乳化剂。这类乳化剂在水中电离,与阳离子生成亲水基团,如正十二烷基二甲胺等胺衍生物、季铵盐等。阳离子乳化剂应在酸性条件下使用,不应与阴离子乳化剂一起使用。(3)非离子乳化剂。这种乳化剂在水中不会电离。其亲水基团为各种极性基团,如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嵌段共聚物、多元醇脂肪酸酯、聚乙烯醇等。根据乳化剂的来源,可分为合成型和天然型。所有的乳化剂都是合成的;天然乳化剂包括卵磷脂、羊毛脂、阿拉伯树胶等。乳化剂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洗涤剂、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农药、医药、制革、涂料、纺织、印染、石油化工等行业。乳化剂除了乳化作用外,还有增溶、渗透、润湿和除垢的作用。
三乙醇胺是什么
三乙醇胺,即三(2-羟乙基)胺,可视为三乙胺的三羟基取代物。与其他胺化合物类似,三乙醇胺由于氮原子上存在孤对电子而呈弱碱性,并且可以与无机酸或有机酸反应形成盐。中文别名:2,2 ",2""-次氮基三醇;2,2’,2”-三羟基三乙胺;三乙醇;工业三乙醇胺;三乙醇胺;三乙胺;三(2-羟乙基)胺;三(2-羟乙基)胺的英文别名;三(2-羟乙基)胺;三乙醇胺(2-羟乙基)胺;三乙醇胺;2,2’,2”-次氮基三乙醇;1,1 ",1 " "-次氮基三乙醇
上一篇:二甲基胺(二甲基甲酰胺毒性)
下一篇:三乙胺(三苯基膦)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