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工艺品(木制工艺品)
- 电商
- 2022-06-09 05:14:29
手工艺术印染有哪几种
关于古代印染技术的记载很多。《诗经豳风》反映西周印染,如《载玄与黄,我是朱孔阳》。《周礼考工记》记载设色的工匠有五种,其中画家和油漆工在织物上绘制图画和图案,钟工则专门从事纺织印染。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西汉泥金银印花纱和印花彩纱,均为多单元连续花纹。其中泥金银印花纱采用木刻浮雕印花工艺,三色套印,约1290次印花,工艺精细;但印出来的彩纱采用的是镂空印花工艺,线条流畅。由此可见,汉代的印染手工业已经趋于成熟。到了唐代,将缬草染色(即丝绸印染)作为服装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唐代染缬草品种繁多,在制作方法上形成了独特的夹缬、打蜡缬(蜡染)、捻缬(扎染)等工艺。其中绗缝工艺技术水平较高。用木板雕刻成两个缺失的图案,然后将布料对折,夹在两个图案中间,用绳子扎紧,将染料注入图案的缝隙中。晾干后,打开花板,对称的彩色图案就会印在布料上。自1959年以来,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和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了一些文物,如印有棕色方格花的丝绸和扭曲的丝绸旗帜。到了宋代,贵族服饰相互竞争,染色工艺更加精细。为此,在天盛二年(1024年)和郑和二年(1112年),朝廷已经颁布法令,禁止百姓穿华丽的印花丝绸服装。元代《碎金》年记载染缬有谭缬(淡赭色,有淡淡的色彩效果)、舒缬(产于四川成都)、措缬(一种扎染)、三套缬(三色套印)、鹿胎斑(白花印在紫、白或红土地上,花纹似梅花鹿)。到了明清时期,印染工艺更加发达。据天工吴凯、《扬州画舫录》、《木棉谱》的记载,印染的颜色更为丰富,有红、紫、白、黄、青、绿、蓝、黑、杂色,其中红又分为红、粉、粉红等。杂色包括古铜色。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明代宣德(1426 ~ 1435)和崇祯(1628 ~ 1644)时期的彩色绗缝丝绸,有牡丹、石榴、打鱼莲等图案,颜色有金黄色、淡紫色、深蓝色、浅蓝色、大红、草绿色等。有的还通过套印达到了丰富的色彩效果。明清水布(即蓝印花布)是由宋代的药布发展而来,在民间广为流传,苏州最为著名。
二甲蓝印花布的介绍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纹样及用途
南通地区95%的农村家庭用自纺自织的白布印蓝印花布,制成各种生活用品。近百年来,人们朝夕相处的花布只有蓝印花布。这种植根于民俗的青花布衣体现了民族心理特征,成为农民传达和交流内心情感的媒介。蓝印花布的图案构成受工艺制约,雕刻的图案都受到断刀的影响。民间艺人不仅要考虑图版的耐用程度,还要考虑雕刻图案的形象特征。艺术家们巧妙地运用大胆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大众喜闻乐见的吉祥意境,塑造了许多朴实、稚气、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鸟兽形象,演绎了许多汉族民间神话故事。在图案造型中,以蓝底白花中的点和线为主,有时纯点构成图案。在白底蓝花中,点、线和面通常以交错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图案大多粗犷有力,造型充满幻想,很多还保留着原始艺术的痕迹,它的图案组合,厚重而不死板,繁而不繁琐,给人以青花之美的享受。蓝色印花布图案中的圆点,不仅有吉祥、多子多孙的寓意,而且密密麻麻时还可以作为虚线和假想面。其线条和笔触是断开的,富有方向感,变化和运动的表现性强。艺术家在长期的实践中,利用其曲率、粗细、长短等变化,结合不同的图像特征,灵活运用,恰当地表现图像的肌理和结构。无论是风景、人物、动植物等。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刻画形象特征,雕刻成各种不同大小的形状,如菊花花瓣、牡丹花瓣、梅花花瓣等。它高度提炼和概括自然,规则化自然形象,通过加工整理使图案反映自然,但不受自然的束缚。民间蓝印花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至今特别受城市和白领群体的喜爱。适用于民间日常装饰,可用作服装、头布、被套、布口袋、包、门帘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民间印染工艺审美观念的提高,蓝印花布从单面印花发展到双面印花,从单色发展到多色,从印花小布发展到宽布,从纯棉发展到印花丝绸、棉丝等多种印花布面料。
上一篇:十字绣(我想卖十字绣哪里回收)
下一篇:复合面料(复合棉是什么面料图片)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