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涌抑制(浪涌抑制器)
- 电商
- 2022-06-07 02:28:26
浪涌抑制器的作用
其作用是当电气线路或通信线路因外界干扰突然产生峰值电流或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并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电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闪电放电可能发生在云层之间或内部,也可能发生在云层和地面之间;此外,许多大容量电气设备的使用引起的内部浪涌,对供电系统(我国低压供电系统标准:交流50Hz 220/380V)和电气设备的影响,防雷防浪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云和地面之间的闪电放电由一次或几次单独的雷击组成,每次雷击都携带大量高振幅和短持续时间的电流。典型的闪电放电包括两次或三次闪电,每次闪电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二十分之一秒。大多数雷电流在10,000到100,000安培的范围内,并且它们的持续时间通常小于100微秒。大容量设备和变频设备在供电系统中的使用,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内部浪涌问题。我们将其归因于瞬态过电压(TVS)的影响。任何电气设备都有一个允许的电源电压范围。有时,即使是很小的过电压冲击也会导致设备的电源损坏或完全损坏。这就是瞬态过电压(TVS)的破坏效应。特别是对于一些敏感的微电子器件,有时一个很小的浪涌冲击就可能造成致命的伤害。扩展资料:一级避雷器能释放直击雷电流或输电线路遭受直击雷时传导的巨大能量。在可能遭受直接雷击的地方,需要一级防雷保护。第二个避雷器是针对前一个避雷器的残余电压和该区域的感应雷击的保护装置。前一次雷击的能量被吸收后,还有一部分能量对于设备或第三个避雷器来说是相当巨大的,需要第二个避雷器进一步吸收。同时,输电线路经过第一避雷器时也会感应出雷电电磁脉冲辐射LEMP。当线路足够长时,感应的雷电能量会变得足够大,需要第二个避雷器来进一步释放雷电能量。第三避雷器保护LEMP和通过第二避雷器的剩余雷电能量。来源:百度百科-浪涌保护器
DC/DC电源浪涌抑制电路的原理是什么?
DC/DC电源浪涌抑制电路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将该电路等效为一个功率可变电阻。通电时电阻大抑制浪涌电流,工作时电阻小保证电源正常工作。DC/DC电源浪涌抑制电路的原理与压敏电阻基本相同。压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当施加在压敏电阻上的电压低于其阈值时,流过它的电流极小,相当于一个电阻无穷大的电阻。也就是说,当施加到它的电压低于它的阈值时,它相当于处于断开状态的开关。当施加在压敏电阻上的电压超过其阈值时,流过它的电流就会激增,这相当于一个电阻无穷大的电阻。也就是说,当施加到它的电压高于它的阈值时,它相当于一个闭合的开关。
电路中一般用什么来抑制浪涌电流?
一般电路会用功率电阻来抑制电流,如下图所示。其优点是测试精度高,体积小,反应速度快。能长期稳定工作;互换性和良好的一致性;规模化生产,性价比高。
上一篇:防雷管(防雷装置)
下一篇:ESC保护(ESC故障修理)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