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商 > 正文

电学(初中物理电学怎么学)

摘要: 电学公式是什么? 电学公式如下: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基本电荷:(e=1.6010-19c);2.库仑定律:f=KQ1Q2/R2(...

电学公式是什么?

电学公式如下: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基本电荷:(e=1.6010-19c);2.库仑定律:f=KQ1Q2/R2(真空中);3.电场强度:e=f/q(定义公式和计算公式);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5.均匀电场的场强e=UAB/d;6.电场力:f=QE;7.势和势差:UAB=A-B,UAB=WAB/Q=-EAB/Q;8.电场力所做的功:WAB=夸布=EQD;9.电势能:EA=qA;10.电势变化eab=e b-ea。相关资料:电学主要研究“电”的形成和应用。在西方,“电”这个词是从希腊语“琥珀”中转来的,而在中国,它是从闪电现象中衍生出来的。自18世纪中期以来,对电学的研究蓬勃发展。它的每一个重大发现都引起了广泛的实践研究,从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无论人类生活、科技活动、物质生产活动都离不开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具有专门知识的研究内容逐渐独立出来,形成专门学科,如电子学、电工学等。电学,又称电磁学,是物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学科。

电学公式是什么?

什么是电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性质

电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静电、静磁学、电磁场、电路、电磁效应和电磁测量",涵盖了以电学为基础的所有学科。1.电灯是如何工作的?电灯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工作的。当有电流通过灯丝时,灯丝加热到白炽状态就会发出明亮的光,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为我们服务。2.电灯的灯丝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电灯的灯丝是由高熔点的钨丝制成的。这是因为灯泡发光时灯丝的温度在2000摄氏度以上。钨丝更耐用。3.电灯的灯丝为什么要做成螺旋状?因为灯泡发光时灯丝的温度在2000摄氏度以上,所以把灯丝做成螺旋状,减少散热,提高灯丝的温度,以便更好的发光。4.为什么有的灯泡要抽真空,有的灯泡要冲入惰性气体?为了防止钨丝在高温下被氧化,小功率的灯泡被抽真空,而60瓦以上的灯泡则用惰性气体冲洗,惰性气体会阻碍高温下灯丝的升华。5.如何根据灯丝的粗细来比较额定电压相同但额定功率不同的电灯?灯丝较粗的灯泡额定功率较高,灯丝较细的灯泡额定功率较低。因为灯泡中灯丝的材质和长度相同,根据电阻的性质,导体的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而且额定电压是一样的。根据P=U2/R,灯丝较粗的灯泡额定功率较高。6.如何比较灯泡的亮度?电灯的亮度由电灯实际消耗的功率决定,实际功率大的灯泡更亮。比如从R=U2/P可以看出“220V,25W”和“220V,100W”两个灯泡,25W灯泡的电阻大于100W灯泡的电阻。如果两盏灯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从P=I2R可以看出,25W的灯泡更亮。如果灯并联,两端电压相等。从P=U2/R可以看出,此时25W的灯泡是暗的。7.灯泡已经用了很长时间了。为什么灯泡壁会变黑?灯泡使用时,钨丝在高温下升华成钨蒸气。关灯后,温度降低,钨蒸气凝结在灯泡壁上。久而久之,灯泡壁会变黑。8.灯泡灯丝断了以后,为什么接上了会显得更亮?一般来说,“连接”灯的使用寿命都不长。原因是什么?灯泡灯丝断了以后,接上再用,会更亮。因为灯丝断了之后,长度变短,灯丝的电阻变小。根据P=U2/R,R变小,P变大,所以显得更亮。但由于耗电量增加,容易导致温度升高,再次烧坏灯丝。9.同样的灯泡,为什么使用时半夜比晚上亮?由于实际输电线路中存在一定的电阻,在傍晚用电高峰时,电路中接入的用电设备增多,导致干线路上的电流增大,分配到输电线路上的电压变大,用电设备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P=U2/R,此时灯泡是暗的。10.为什么灯泡的灯丝在开灯的瞬间容易烧坏?这是因为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开灯的瞬间,灯丝温度低,电阻小。根据I=U/R,如果U不变,R小,I就大,所以容易烧坏。11.如果电源的电压是220V,要串联多大的电阻才能让“PZ200-40”的灯泡正常发光?要使“PZ200-40”灯泡正常发光,两端电压必须达到200V,串联电阻R两端电压应为UR=220V-200V=20V。而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电流为I=P/U=40W/200V=0.2A,所以通过se的电流IR=I=0.5A,R=UR/IR=20V/0.5A=100

电有五个基本单位,是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上世纪1881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制定的。这五个单位是:库仑、安培、伏特、欧姆和法拉。除此之外,还有电感的单位“亨利”,电功率的单位“瓦特”,电功率(能量)的单位:“千瓦时”(度);频率单位”

赫兹”,磁学中,磁感应强度的单位“特斯拉”和“高斯”,磁场强度的单位“奥斯特”和“安/米”,磁通的单位“韦伯”和“麦克斯韦”。增益(放大量)的单位“分贝”。库仑(C):电量的单位(负电荷是电子的数量,正电荷是所缺失电子的数量),当时的定义是:能在硝酸银溶液中的负电极上分解出1.111800毫克银的电量就是1库仑(C)。最新定义是:624亿亿个电子的电量(较精确值6.24150907×1018个电子的电量)。实用制电量的单位是“安时(Ah,是安培小时的法定写法)”。1安时=3600库仑。1安时(Ah)=1000毫安时(mAh), 1毫安时(mAh)=3.6库仑(C)。 安培(A):电流的单位,是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温度:开尔文、发光强度:坎德拉、物质的量:摩尔)之一。当时(1881年,第1届)的定义是:每秒能在硝酸银溶液中的负电极上分解出1.111800毫克银的电流就是1安培(A)。后来(1948年,第9届)的定义改为:两根相距1米的无限长通电导线,每米受力为2×10-7牛顿,则电线上的电流为1安培。最近(2018年,第26届)的定义是:每秒通过导体截面的电子数量为6.24150907×1018个,电流就是1安培。(该规定自2019年5月执行)伏特(V):电压的单位,当时的定义是:1库仑的电量从A点到B点做功为1焦耳,A、B两点的电压即为1伏特(V)。直至现在没有变化。欧姆(Ω):电阻的单位,当时(1881年)的定义是:长1060毫米,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的汞(水银)柱,在摄氏零度的电阻就是1欧姆(Ω)。后来发现阻值偏小,于1891年修订为:长1063毫米,重量为14.4521克的等截面汞(水银)柱,在溶冰温度的电阻就是1欧姆。这个标准称为国际欧姆,直到1948年第9届大会,才被新标准绝对欧姆所代替。绝对欧姆比国际欧姆略小,1国际欧姆等于1.00049绝对欧姆。法拉(F):电容的单位,当时的定义是:在1伏特的电压下,能储存进1库仑的电量,这个电容器的容量就是1法拉。但是,这个单位定的太大了,因为地球的电容量才0.000708法拉,不好用,所以用1法拉的百万分之一和万亿分之一作常用单位,1法拉(F)的百万分之一叫1微法(µF),1法拉的万亿分之一叫1皮法(pF)。

电学的单位有哪些?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