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商 > 正文

其他天线

摘要: 汽车天线都有哪些? 几种短波天线的对比(ZT)这里我们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短波天线,比如国产的10米波段1/2...

汽车天线都有哪些?

几种短波天线的对比(ZT)这里我们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短波天线,比如国产的10米波段1/2波长垂直天线,日本钻石公司的HV-4,自制的电感天线,自制的DP天线。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天线。这一次我只是准备对这些二手机型做一个对比,谈一些个人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你会继续寻找更符合你个人需求且易于制作和携带的野营天线吗?1.国产10米波段1/2波长垂直天线:这种天线有很多优点,增益高,发射仰角低,环境影响小,无需调整,架设高度低,可以直接放在地面上。缺点是单波段天线,每个波段一个。另外每节1米左右,既不麻烦也不便于携带。2.日本钻石公司的HV-4:这是一款汽车天线,适合用在汽车的车顶上。它曾经用吸盘吸在普桑的顶部,在行驶的汽车上用15米波段联系日本广播电台效果非常好。但是,除非安装在车上,否则无法正常工作。即使加上模拟地线,谐振点也全部偏低,21MHz频段谐振点达到18MHz。所以不适合露营。3.自制感应天线:振子是一根1.5米长的伸缩天线,放起来很短。感应线圈在底部,地线也是需要的。因为调试时天线斜出阳台,地线自然下垂。所以今天我试着把天线振子竖起来,但是即使把地线水平拉或者向下倾斜45度也无法共振。只有放在当年调试的方式下,才能引起共鸣。回到以前,在野外玩的时候,这种天线的感应线圈是抽头出来的,然后再找抽头位置。看来这个天线也必须这样,因为太受环境影响了。这种天线携带方便,但是振子短,有效辐射长度短,效率不会很高。但也不算太差。

汽车天线都有哪些?

天线按功能作用可分为两大类,即什么?

按工作性质可分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其他类:1。可分为通信天线、广播天线、电视天线、雷达天线等。根据其用途。2.按指向性可分为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3.按工作波长可分为超长波天线、长波天线、中波天线、短波天线、超短波天线、微波天线等。4.根据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分为线天线和面天线。天线的特性参数包括方向图、方向性、增益、输入阻抗、辐射效率、极化和带宽。5.按维度可分为一维天线和二维天线两种。天线安装应注意以下问题:(1)定向天线塔侧安装:为了减少天线塔对天线方向性图的影响,安装时应注意:当定向天线中心到塔的距离为/4或3/4时,可获得塔外最大方向性。(2)全向天线的塔侧安装:为了减少天线塔对天线方向图的影响,原则上天线塔不能作为天线的反射体。因此,在安装时,天线应始终安装在拐角处,天线与塔身任何部分的最近距离应大于。(3)多天线共塔:要尽量减少不同网络中收发天线之间的耦合效应和相互影响,尽量增加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天线之间的距离。当天线在同一个塔内时,应优先考虑垂直安装。

天线按功能作用可分为两大类,即什么?

天线是用在哪些设备上的?

天线是收音机、电视机、雷达和其他无线电设备中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装置。所有使用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系统都需要天线。最早实用的天线是19世纪90年代波波夫和马可尼为实现远距离无线电通信而设计的各种天线。为了实现远洋通信,马可尼制作了一个发射天线,由30根下垂的铜线组成,顶端用水平导线连接在一起,挂在两个支撑塔上。从无线电应用于通信开始,天线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级是线性天线级。20世纪初,电子管振荡器还没有发明出来,工作频率仅限于波长1000m以上的长波。在长波段,水平天线是不适合的,因此,各种不对称天线,如倒置、T形、伞状天线等。都是这个时候用的。随着中波和短波波段的发展,已经引入了各种类型的天线。除了抗衰减的塔式广播天线,还有各种水平天线,如环形天线和八木天线等。并且还开发了由多个元件组成的高功率天线。第二阶段是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平面天线阶段。虽然抛物面天线早在1888 Hz就开始使用,但平面天线因为没有相应的振荡源,一直没有普及。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微波管的出现,各种平面天线相继被开发出来。1930年,新泽西州两个无线电台之间的微波通信开始于一个直径为3米的抛物面天线。除了抛物面天线,20世纪30年代还出现了喇叭天线和透镜天线。这些天线是利用波的反射、折射和聚焦原理制成的,可以获得窄波束和高增益。为了传输厘米和毫米波段的无线电波,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空心金属波导被广泛使用。20世纪40年代雷达的问世极大地促进了微波技术的发展。为了快速捕捉目标,科学家们开发了波束扫描等天线。第三阶段是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末。这一时期,随着微波接力通信、射电天文和电视广播的发展,天线设备得到进一步发展,建造了许多大型抛物面反射器天线。1949年,在美国人莱伯的主持下,制造了一台直径为9米的射电望远镜,用于研究射电的强度分布。后来又研制出能跟踪人造地球卫星的抛物面射电望远镜。它的抛物面镜可以聚焦来自远处辐射源的平行光。第四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

70年代初。人造地球卫星与洲际导弹的成功发射,对天线的要求日益提高,如要求高增益、高分辨率、宽频带、快速扫描和精确跟踪。在这一段时间,天线技术的进展神速。一方面,一些卫星通信大型地球站天线被建立并得到改进,还出现了卡塞格伦天线等新型天线;另一方面,问世于40年代上半叶的相控阵天线,也由于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支持,为适应多目标同时搜索与跟踪等方面的需要,70年代初再次受到重视,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应用。第五阶段,为从70年代初至今。随着卫星通信的发展和无线电频道日益拥挤,无线电技术朝越来越短的毫米波、亚毫米波(波长为0.1~1毫米的无线电波)甚至光波方向发展,出现了新型毫米波天线及新型阵列天线。此外,天线的结构和制造工艺也取得长足的进步,制造出直径为100米、可全向转动的高精度射电望远镜天线,单元数接近2万的大型相控阵天线,高度超过500米的天线塔也研制成功。

天线是用在哪些设备上的?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