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商 > 正文

算盘(算盘的简单介绍)

摘要: 什么是算盘 算盘是手工操作的辅助工具。它起源于中国,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

什么是算盘

算盘是手工操作的辅助工具。它起源于中国,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之前,算盘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现在,算盘继续在亚洲和中东的部分地区使用,尤其是在商店里,可以从供应中国货和日本货的商店买到。在西方,它有时被用来帮助孩子理解数字,而一些数学家喜欢体验用算盘计算简单算术问题的感觉。

什么是算盘

关于算盘的知识

关于珠算的知识:1。珠算简介。中国使用的一种计算器具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算盘呈长方形,木架上嵌有细棒,棒上串有算盘珠。算盘珠可以沿着细杆上下移动,用手移动算盘珠就可以完成算术运算。2.算盘各部分名称最外面的四边组成的长方形叫“盒子”,里面有横条“横梁”把算盘分成上下两层,还有竖棍,叫“摊子”。一共十三个摊位,就像把算盘分成十三个房间,每个房间又分上下两层。朱宝宝就住在这些房间里。楼下每个珠子宝宝代表1,上面的珠子代表“5”。3.学习珠算画珠姿势时,坐在桌子上,身体挺直,腰挺直,头略低,手腕和手肘略离桌面,肘关节弯曲度一般应保持在90度左右,便于手指在计算时左右平移。离手指算盘的距离要在0.5cm左右,太低容易带珠,太高影响工作效率。算盘平放在桌面正面中央,距离桌面边缘10-15厘米。画珠时,先挺胸,坐直,一拳离桌,将算盘放在离桌沿一拳距离处,与桌沿平行,左手放在桌上,握住算盘,不要动,右手抬起,拇指和食指微微翘起,准备画珠。清算——在拨珠之前,要把所有的珠子都放在框上,这叫“清算”。梁上数珠叫拨入,架上算盘叫拨出。下珠拨法3360用右手拇指向上拨下珠——“拨入”,用食指向下拨下珠“拨出”。上珠拨号法3360用食指向下拨上珠就是“拨入”,再用食指拨出。清算儿歌:用食指和拇指捏着横梁,仿佛火车在前进,呜呜的前进,路边的朱娃站在一边。三指分工:(1)拇指:拨珠,倚梁。(2)食指:从横梁上取下珠子。(3)中指:拨梁上珠,下梁。4.其他资料(1)最长珠算:山西省祁县博物馆最长珠算为6m,227档可供12人同时使用。(2)最短的珠算:最短的只有1cm。(3)最早的珠算:西周的陶制珠算珠。最早的珠算记录见于东汉徐悦所著的《数术记遗》。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卷轴最左端,有一家赵泰成家的药店,桌上放着一个算盘。这可能是最早的关于算盘的图形资料。

关于算盘的知识

算盘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是从春秋时期普遍使用的计算方法逐渐演变而来的。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也是在阿拉伯数字出现之前就被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工具。它是中国算盘的故乡。今天,计算机已经被广泛使用。古老的珠算并没有被废弃,但由于它的灵活和准确,仍然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因此,人们常把算盘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提并论,认为算盘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大贡献。然而,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算盘的?从清朝开始,很多数学家研究过这个问题,日本学者也投入了很多精力。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算盘的起源直到今天仍有争议。清代数学家梅等人认为,珠算起源于我国东汉南北朝时期。它是根据东汉数学家徐悦曾经写过一本书《数术记遗》,里面记载了14种算法,第13种叫做“珠算”,他说“珠算,四季控,经纬三才。”后来北周数学家甄鸾对这段话的评价是:“定型为三点,上、下为停游珠江之点,中为定位之点。每个位置有五颗珠子,上面的珠子和下面的四颗珠子颜色不同,不同颜色的上面的珠子是五颗,下面的四颗珠子是一颗,每颗珠子是一颗。至下四珠,故‘云取四时’。明珠游于三方之间,故云‘经纬三才’也。”这些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珠算记录。但也有现代学者认为,《数术记遗》所描述的算盘,充其量是一种计数工具,或者是一种简单的只能做加减运算的算术板,与后来的算盘不可同日而语。清代学者钱大亭等人认为,算盘出现于元代中期,至元末明初开始广泛使用。它是根据元代陶在卷二十九,《南村辍耕录》,《井珠》中,曾引用当时的谚语来形容奴隶:“凡那的仆役、仆役,初来中国时,打一盘珠子,自动什么也不说;长久以来,算盘珠子,文字拨动;久而久之,佛言终日凝,虽不动。”后人称之为“三珠戏语”。把老将奴婢比作一颗算盘珠,可见算盘在当时的民间是非常流行的。在宋末元初刘隐写的《静穆老师文集》一书中,也有一首标题为《算盘》的五言绝句:“莫做翁上舞,止饼式歌。说实话很难。”这也是元代出现算盘的有力证明。此外,在《元曲选》“庞巨图错位未来债”一节中,还提到了“我的年龄是算盘里定好的”。到了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鲁班木经》册书中,算盘的规格和尺寸已经有了:“算盘式:长一尺二寸,大四寸二分。这个盒子有六分厚,九分大,二子上线,一寸一分;线下有五个孩子,三寸一分。大小依大小而定。”除此之外,许心禄的《算珠算法》,程大伟的《直指算法统宗》,柯的《数学通轨》,朱载堉的《算学新说》等著作都介绍了算盘的用法,所以算盘是明代的。

代已被广泛地使用这是毫无疑问的。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又有专家认为,算盘应该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宋朝。其依据是,在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家药铺,其正面柜台上赫然放有一架算盘,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将画面摄影放大,确认画中之物是与现代使用算盘形制类似的串档算盘。而且1921年,在我国河北巨鹿县曾经出土了一颗出于宋人故宅的木制算盘珠,虽然已被水土淹没八百年,但仍可见其为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的算珠毫无二致。此外,持此种观点的人还认为,在元初的蒙学课本《新编相对四言》中,有一幅九档的算盘图,既然在元初已为训蒙内容,可见算盘在当时已是寻常之物,它的出现,至少可上推到宋代。况且那位写《算盘》诗的刘因也是宋末元初时期的人,他的诗与其说是描写元代的事物,还不如说是宋代事物的反映更为确切。同样,陶宗仪的“三珠戏语”所见元人谚语中已有算盘珠之说,也反映出“是法盛行于宋矣”。但如果据此认为算盘起源于宋代,其中似乎还有疑问。因为从形制上来看,宋代的算盘已经较为成熟,丝毫没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种笨拙或粗糙。因此,较多的算学家认为,算盘的诞生还可上推到唐代。因为宋代以前的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科技文化的发展较为滞缓,算盘诞生于此时的可能性较小。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经济文化都较发达,需要有新的计算工具,因此将使用了2000年的筹算演变为珠算,算盘在唐代被发明是极有可能的。算盘_百度百科

算盘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