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智能卡(智能卡可以应用的地方包括)
- 电商
- 2022-05-16 15:32:37
智能卡分哪几种?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智能卡,比如学校的校园卡,各种银行的银行卡,各种超市的会员卡,小区的门禁卡等等。如果这些都没有,至少每个人都有身份证。智能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以说,我们现在离不开智能卡。那么这么常见的智能卡是什么呢?Dejian向您介绍常见的智能卡分类。1.可以分为:1。金融卡:最常见的是银行卡,分为信用卡和普通储蓄卡。2.非金融卡:又称非银行卡,涵盖范围很广,实际上包括除金融卡以外的所有领域,如电信、旅游、教育、公共交通等。交通卡:广泛应用于各个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如深圳的深圳通、香港的八达通等。4政府应用卡:现在应用最广泛,包括身份证、社保卡等。2.根据嵌入芯片的不同,可以分为:1。身份证:身份证属于只读卡,易存储,易使用,价格便宜,在很多场合可以替代磁卡。但这种卡不具备保密功能,一般用于存储不需要保密的信息。比如医疗中使用的急救卡,餐饮行业使用的顾客菜单卡。2.IC卡:这种卡有加密逻辑,每次读写卡前都要进行密码验证。如果连续几次密码验证错误,卡会自行锁定,成为死卡。这种卡存储容量相对较小,价格较低,适用于有一定保密要求的场合,如学校校园卡、社区门禁卡、公用事业收费卡等。3.CPU卡:CPU卡处理能力好,保密性极好,容量或大或小,价格相对较高。是目前IC卡发展的主要方向。CPU卡适用于保密要求高的领域,如金融、保险、交警、政府等。3.根据卡与外界的交换接口,可以分为:1。接触式卡:这种卡在读写设备的触点接触IC卡的触点后读写数据。目前接触式IC卡几乎已经退出市场。2.非接触卡:以非机械接触的方式与读写设备交换数据,完成IC卡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一种卡。这种卡一般用在使用频繁,信息量相对较少,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例如门禁卡和公交卡。以上是三种常见的分类方式,还有其他的分类方式,比如根据数据传输方式分为串行IC卡和并行IC卡;根据电源的不同,分为有源卡、无源卡等。
智能卡有哪些优缺点
智能卡的优点:1。便于随身携带:光卡可以方便地放在钱包或卡包里,可以邮寄。2.大存储容量:一张卡可以存储4-6兆字节的信息。其他便携式信息介质(磁卡、ic卡、微缩胶片)都比不上。3.信息记录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由于是激光打孔记录方式,卡片不怕任何电/磁干扰,具有很强的防水、抗污染和抗剧烈温度变化能力。任何试图以任何方式改变卡中信息内容的人都必须留下痕迹。4.保密性高:佳能光卡具有独特的光卡信息保密措施设计,可实现一卡一码,常规方法无法读取,更谈不上破译。5.相对价格便宜。智能卡的缺点:智能卡的另一个缺点是,并非所有的智能卡读卡器都与所有类型的智能卡兼容。智能卡有很多种类型,其中一些使用非标准协议进行数据存储和卡接口;一些智能卡和读卡器还使用与其他读卡器不兼容的专有软件。尽管智能卡对于许多应用来说可能更加安全,但是它们仍然容易受到某些类型的攻击。通过智能卡技术从芯片中恢复信息的攻击。差分功耗分析可用于推断RSA等公钥算法使用的片上私钥。对称加密的一些实现也容易受到定时攻击
IC卡、身份证、M1卡、CPU卡的区别是:1.用途不同。1.IC卡主要用于公共交通、电信、银行、货场管理等领域。其主要功能包括安全认证、电子钱包、数据存储等。常用的门禁卡和二代身份证属于安全认证的应用,银行卡和地铁卡使用电子钱包的功能。2.身份证主要用于考勤、门禁、一卡通等系统。3.M1卡主要用于自动收费系统,如公交、轮渡、地铁等。它还用于门禁管理、身份识别和电子钱包。4.CPU卡可以用于很多领域,如金融、保险、交警、政府行业等。具有用户空间大、读取速度快、一卡多用支持等特点。并已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商务和秘书委员会的认证。二、射频的区别1、IC卡:13.56MHz,可读写,覆盖范围广。2.身份证:125kHz,只读卡号(UID)。3.M1卡:是13.56MHz,Mifare卡的俗称,是IC卡的一种。原装芯片通常称为恩智浦卡或飞利浦S50卡。国产兼容芯片有复旦的M1卡和华虹的M1卡。4.CPU卡:13.56MHz,内置片上系统COS。与普通IC卡相比,它是一种非接触式IC卡。资料:ic卡、身份证、M1卡的工作原理:一、IC卡的基本原理是:射频阅读器向IC卡发射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阅读器发射的频率相同,这样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C谐振电路发生谐振,从而给电容充电。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中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中储存。当累积的电荷达到2V时,这个电容就可以作为电源为其他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卡内的数字就会被统计出来。
据发射出去或接受读写器的数据。二、ID卡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系统由ID卡、和后台控制器组成。工作过程如下:1、ID卡阅读器将载波信号经天线向外发送,载波频率为125KHZ(THRC12)。2、ID卡进入卡阅读器的工作区域后,由阅读器中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谐振回路接收阅读器发射的载波信号,卡中芯片的射频接口模块由此信号产生出电源电压、复位信号及系统时钟,使芯片“激活”。3、芯片读取控制模块将存储器中的数据经调相编码后调制在载波上,经卡内天线回送给卡阅读器。4、卡阅读器对接收到的卡回送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后送至后台计算机;5、后台计算机根据卡号的合法性,针对不同应用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三、M1卡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向M1卡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片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储存。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做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取读写器的数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C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D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M1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PU卡
下一篇:IC卡(ic卡密钥)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