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防护(怎样保护听力提升听力)
- 电商
- 2022-05-16 14:09:23
平时怎么保护听力?
听力保护就是没有危险,没有侵害,没有事故。保护听力最好的措施就是控制声源。当噪声不能降低到安全限度时,接触噪声的人[1]应配备听力保护用品。即利用软塑料、橡胶、隔音吸声材料做成一定的形状,覆盖耳廓或封闭外耳道,以达到隔音吸声、衰减声强的效果。噪音是生活和工作中令人不舒服、无聊和难以忍受的声音。它通常是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的不规则组合。预防听力损失的措施主要有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即使用护耳器,又称听力保护器)。用于防止噪音危害的个人防护设备通常包括耳塞和耳罩。在嘈杂的地方一定要戴耳塞和耳罩。噪声对听力的损害与暴露时间和暴露强度有关,佩戴时间不足往往是防护失效的重要原因。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听力?
1.减少接触:在常用输出设备上使用耳机3小时可引起大于10dB的暂时性听阈偏移;所以长时间不戴耳机是隔离噪音伤害的重要措施。经常戴耳机,特别是喜欢听内置耳机的CD的人,要掌握60~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要超过60分贝;用内置耳机听MP3的粉丝,要遵循80~90原则,即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80%,连续收听时间不要超过90分钟。2.个人防护:对于参与噪声活动的人员,必要时使用耳塞、耳罩和噪声帽。演员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耳塞进行防护,音响娱乐爱好者在参加演唱会等大型娱乐活动时也尽量佩戴耳塞。3.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对保护听力至关重要。如何正确使用耳朵包括:(1)不经常挖耳朵;(2)保持耳道干燥;(3)正确擤鼻涕;(4)及时治疗耳部疾病。另外要提醒的是:(1)在公交车或街道等噪音大的地方,最好不要戴着耳机听音乐,因为为了淹没噪音,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提高音量,这样对耳朵的伤害更大。(2)如果睡觉时不听耳机,耳塞夹在枕头和耳朵之间,会对鼓膜造成损伤;如果你听着音乐睡着了,当耳朵处于休眠状态时,对耳朵的伤害会更明显。(3)时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高危人群要定期做听力检测。俗话说“聋子三疯”。如果我们听力好,甚至能听到蜜蜂在花丛中游荡的声音——这就是听觉的敏感;如果听觉灵敏度受损,进一步引起听力下降,那么其影响就不仅仅局限于听力下降、听觉过敏、耳鸣、语言接受能力和言语信号辨别能力下降,还包括头痛、头晕、失眠、抑郁、反应迟钝、易怒等神经症状。胃肠蠕动和胃液分泌功能障碍导致胃炎、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心血管症状,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和外周血流变化。这些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青少年接触娱乐噪音最多,但只有8%的人知道并重视听力损失。希望儿童和其他接触噪声的人群认识到安全使用耳朵的重要性,掌握科学有效的保护听力的方法,降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让更多的人更长久地享受声音的美好。
保护听力的方法
保护听力有七种方法:1。避免各种噪音。人如果长期暴露在轰鸣的机器、嘈杂的车辆、嘈杂的声音等各种噪音中,本来就开始下降的听力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下降,甚至引起噪声性耳聋。2.避免挖耳朵。耳朵痒,可用75%酒精棉签擦拭外耳道壁,深度1 ~ 2 cm,或口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经常用耳勺和火柴棍挖耳朵,很容易伤到耳道,引起感染和炎症,还会损伤耳膜。3.经常按摩耳朵。按摩耳垂前后的益风、听会等穴位,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保护听力。每天早晚按摩5-10分钟。4.避免情绪激动,保持乐观的心态。情绪波动过大会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痉挛和收缩,导致内听血管血流严重减慢,微循环障碍,从而导致内听神经缺氧,出现突发性耳聋。5.积极防治中耳炎。防止污水、异物进入外耳道,洗澡、游泳后清洗耳道,注意耳部卫生。一旦患上中耳炎,要及时去医院,以免留下后遗症。6.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高音量的音频声音会造成听觉器官的疲劳和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每天戴插入式耳机不超过15分钟,戴耳罩不超过30分钟。但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员,要注意佩戴专业耳罩,防止噪声性耳聋。7.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如果需要使用,也要密切观察听力变化。一旦出现耳鸣、口腔麻木等症状,立即停药。来源:人民网-长时间听耳机,谨防耳聋:专家教你保护听力的正确姿势。来源:人民网——谨记以下五点。
上一篇:呼吸防护(飞利浦呼吸机面罩价格)
下一篇:坠落防护(安全绳)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