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飞轮表(劳力士陀飞轮手表价格图片)
- 电商
- 2022-04-10 21:48:07
什么是陀飞轮手表
俗称“鬼使神差”,陀飞轮表代表了机械表制造工艺的最高水平。整个擒纵调速机构组合在一起,可以以一定的速度连续转动,这样就可以将机械表中重力对擒纵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走时精度。由于其独特的运行方式,钟表的动态艺术美达到了顶峰,一直被誉为‘钟表之王’。陀飞轮的名字来源于法语Tourbillon,意为“漩涡”。它由宝玑于1795年首创。其实陀飞轮是一种可以尽可能抵消重力对钟表擒纵系统中零件造成的误差的装置。一般一分钟转360度,也是它的理想转速。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手表为什么会产生误差。因为手表是非常精密的仪器,当它处于垂直状态时,会受到重力的影响。手表每摆动一次,再小的动作,调节控制器即摆轮、游丝、擒纵机构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产生误差。久而久之,手表的误差会越来越大。如果这个误差能尽量抵消,就不需要频繁调整时间,陀飞轮就应运而生了。陀飞轮的工作原理是将调节控制器安装在每分钟旋转一次的框架中,可以获得一系列的垂直位置。这样钟表就可以走得很准,互相补足误差。但为了保证运行的准确性,陀飞轮的材料重量必须达到0.3g,仅相当于两片鹦鹉毛皮的重量,同时也是整个装置的十分之一。
手表的陀飞轮是什么意思
手表的陀飞轮是指手表中的旋转擒纵机构,用于调整时钟速度。游丝是钟表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游丝是等时的,也就是说,理论上,同样长度的游丝的周期时间是一样的。在膨胀的过程中,游丝的重心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偏心,游丝的偏心会影响手表的走时精度。为了解决游丝偏心对走时精读的影响,陀飞轮应运而生。陀飞轮的功能是360度移动整个擒纵系统,包括游丝。这种情况下,重力造成的游丝重心的偏心可以抵消。扩展信息:校正手表精度的方法1。用夹板调整手表的计算时间精度,通常是通过摆动快慢夹来改变发夹的工作长度来完成的。但在实际调整中,仅靠快速缓慢地摆动指针,往往无法在几秒钟内改变精度范围。一旦移动,可能会超出调整范围。为了达到令人满意的走时精度,需要进行反复调整。另外有些手表的夹板会挡住发夹的快慢夹板,自动夹板不拆下来就很难启动。2.微调装置从结构上看,微调装置通常是一层开口环,其前端做成针状或V形或叉形,V形有偏心调节螺钉;偏心调整时,修剪夹位于发夹的顶部。耳鼻的螺丝是用锥度拧的,V形部分的微调夹头会向左或向右移动进行微调。夹具也移动并驱动发夹相应地改变其位置。精确的调整范围很难说。一般在/-10秒/天左右,取决于发夹中发夹的摆动间隙。手表的频率越高,周期越少。来源:百度百科-陀飞轮腕表
“陀飞轮”手表和一般的机械表有什么区别?
“陀飞轮”手表和普通机械表最大的区别就是摆轮原理。一般机械表的游丝是固定的,朝一个方向受引力。陀飞轮的思路是把擒纵机构放在一个马车里,让马车绕轴旋转360度,也就是摆轮的轴。这样,原来的擒纵机构是固定的,所以手表静止位置变化时,擒纵机构保持不变,导致擒纵部件受力不同,产生误差;当擒纵机构保持360度旋转时,它会将各部分的方位误差组合起来,相互抵消,从而消除误差。其实陀飞轮讲究的是设计,独特的设计是独一无二的,更能凸显其价值。打磨过程也是最耗时的过程,不仅让人觉得漂亮,还能吸引人的眼球。理论上,陀飞轮的精度比普通手表更精确。但是现在,随着机床精度和制造工艺的提高,普通手表已经相当精准了,不比陀飞轮差。所以陀飞轮的工艺价值,看着玩着的乐趣,品牌代表的地位都远胜于它的实用性。资料:陀飞轮机械表的发展历程:陀飞轮第一代机械表是由瑞士制表师亚伯拉罕-路易宝玑(Abraham-Louis Breguet)于1795年发明制造的。它的飞轮结构必须由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部件组成:“飞轮旋转架”和“飞轮固定支架”。在这种组合中,“平衡夹板”必须与飞轮一起旋转。第二代陀飞轮机械表是在1927年,德国钟表匠Alferd Helwig成功制造了没有“飞轮固定支架”的陀飞轮怀表,提高了这款手表的神秘感和动态艺术美。在这种组合中,“平衡夹板”仍然必须与飞轮一起转动。这款二代飞轮手表也有同轴型和偏心型两大类。第三代陀飞轮机械表由东方钟表大师中国人乔宇泰于1993年在香港天一轩首次发明,并自行制造成功。不仅像第二代飞陀飞轮手表一样取消了“飞轮固定支架”,还奇迹般地取消了“飞轮旋转架”(无论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飞轮手表,这个部件都是必不可少的)。参考:百度百科-机械表
"“陀飞轮”手表和一般的机械表有什么区别?" />上一篇:狐狸犬图片(杜宾犬图片)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