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商 > 正文

湿纸巾(漫花纸巾)

摘要: 湿纸巾属于什么垃圾? 湿纸巾由无纺布、水和添加剂制成。无纺布是一种不经过纺纱和织造的织物。它是通过...

湿纸巾属于什么垃圾?

湿纸巾由无纺布、水和添加剂制成。无纺布是一种不经过纺纱和织造的织物。它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纤维素直接粘合在一起而制成的。在湿纸巾中,药液的含量一般在80%以上。含量太低,纸巾就会干,而药水90%以上都是水。同时,湿纸巾还添加了保湿剂、防腐剂、抗菌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果乱丢的话会分解,但是也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上面的细菌会存活下来。湿纸巾属于其他垃圾。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包括饭盒、餐巾纸、湿纸巾、卫生纸、塑料袋、食品包装袋等。其他垃圾在投放的时候要尽可能的沥干,很难识别生活垃圾的种类再投放到其他垃圾容器中。为什么会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其他湿纸巾属于什么垃圾?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很快得到答案,也是其他垃圾。不管是湿纸巾还是湿纸巾,都属于其他垃圾。

湿纸巾属于什么垃圾?

湿纸巾主要成分是什么?

湿纸巾的主要成分是无纺布、水和添加剂。

无纺布是一种不经过纺纱和织造而形成的织物。它是通过物理方法(机械、热粘合)或化学方法将纤维直接粘合在一起而制成的。无纺布的原料可以多种多样。根据制造方法的不同,无纺布可以分为很多种。其中,水刺无纺布将高压细水喷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使纤维网得到增强,具有一定的强度。既能保证柔软厚实的手感,又有一定的拉伸强度。还有其他通过熔融粘合和纺粘工艺制成的非织造织物。除了加工因素,无纺布的质量是由选用的原料决定的,一般不会在配料表中注明,所以妈妈们只能结合其他成分综合判断来选择。

湿巾中药液的含量一般占80%左右。湿纸巾含量太低会觉得干,反之含量太高会觉得太湿,不方便使用。所以经过测试,药液的比例一般在80%左右。药水90%以上是水。为了避免水中的成分与药液发生反应,湿纸巾所用的水必须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水。这就是成分表中注明的“精制水”、“纯水”、“RO纯水”的含义。

湿润剂丙二醇是溶剂,也是湿润剂。能帮助药液中的有效物质溶于水,使水不易挥发,起到抗菌防腐的作用,所以几乎所有的湿巾中都有。

防腐剂苯氧乙醇,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尼泊金湿巾含有大量的水和不同的物质。为了保持有效物质的活性,必须添加防腐剂,但含量很低,所以不会有负面影响。为了对抗不同种类的细菌,通常在同一张湿巾中加入几种防腐剂的复合溶液。这也说明你在购买湿纸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生产和使用日期。最好不要使用过期或者生产时间较长的湿纸巾。

乳酸钠、桉叶等抗菌剂种类繁多,包括化学合成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顾名思义,它们可以杀死细菌并抑制其繁殖。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和聚醚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少用到,但是说到洗衣粉,妈妈们一定不陌生。洗衣粉和大部分洗涤剂都含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具体作用是去除污垢和油脂,达到清洁效果。

螯合剂羟乙基二磷酸四钠这又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螯合剂的作用是与水或原料中的重金属离子发生反应,使这些重金属离子不会随着湿纸巾的使用而被宝宝皮肤吸收。

其他天然成分桉树叶精华(添加在泥皮湿纸巾中)天然杀菌剂

甘菊油(添加到贝类的湿组织中)具有舒缓和消炎的作用。

芦荟精华的保湿效果(添加在好奇湿纸巾中)

丙二醇易引起接触性皮炎;

西吡氯铵(西吡氯铵)可刺激皮肤、粘膜和眼睛;

酒精会刺激皮肤和黏膜,容易引起婴幼儿皮肤过敏;

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hydroxybenzoate)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接触性皮炎。

EDTA可刺激皮肤和粘膜,引起皮肤过敏和皮疹;

防腐剂和抗真菌剂,用于防止变质,但可能导致皮肤癌。

合成的表面活性剂会破坏和溶解保护皮肤的皮脂膜,使皮肤逐渐干燥。加入其中的油性成分,每天涂抹,会降低皮肤原本分泌皮脂腺的功能,逐渐形成慢性干性累积性皮炎。

所谓抗菌湿纸巾,还含有银、铜、铅等金属和抑制细菌繁殖的药剂。其实抗菌湿巾的“抗菌效果”到底有多大?日本“国民生活中心”曾经做过一项调查,选出了五种被称为“抗菌”的菜板、垃圾塑料桶、洗脸台、牙刷、洗碗海绵等。用大肠杆菌包被。30%以上的产品几乎完全没有抗菌作用,即使一开始有抗菌作用,两个月后抗菌作用完全消失。

大部分人用湿纸巾后不洗手,所以湿纸巾的化学成分会残留在手上;甚至有人用湿纸巾给宝宝擦小屁股,后果堪忧。从环保的角度来说,湿纸巾一次性扔掉,浪费森林资源。所以《买不得》作者建议人们用湿毛巾擦手和脸,既环保又健康。

湿纸巾主要成分是什么?

湿纸巾的危害

最近又一条新闻在网上疯传:央视@第一时间记者调查:大部分湿巾含有丙二醇和苯扎氯铵。

胺等成分。"丙二醇"是一种低毒化学溶剂,若长期用湿纸巾擦手,再来拿东西吃,会导致有毒物质进入胃肠道,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因丙二醇溶解度大,约有5%的人会有过敏反应,长期使用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理性分析小贴士1】看到一条消息,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其实重要的不是湿纸巾,而是“丙二醇”和“苯扎氯铵”这两种东西。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我们先以丙二醇为例解释一下。   丙二醇为一种化学试剂,与水、乙醇及多种有机溶剂混溶。丙二醇可用作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原料,在化妆品、牙膏和香皂中可与甘油或山梨醇配合用作润湿剂。在染发剂中用作调湿、匀发剂,也用作防冻剂,还用于玻璃纸、增塑剂和制药工业。在应用领域,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使用丙二醇的比例为20%。丙二醇在化妆品和液体洗涤剂方面增长很快,广泛应用于止汗剂、除臭剂、防晒油、剃须膏和美容膏等。[1]由此可见,丙二醇广泛分布于各大日化用品领域,如果它真的十分危险,就不只是单单放弃湿纸巾这么简单了。   至于“有毒物质进入胃肠道”的说法,我们再来看看丙二醇在食品中的广泛用途:主要用于各种香料、色素、防腐剂的溶剂,香草豆、焙炒咖啡粒、天然香料等的萃取溶剂。糖果、面包、包装肉类、干酪等的保湿、柔软剂。亦可用作面条、馅芯类的防霉助剂。在豆乳中添加0.006%,可使加热时风味不变,制成洁白有光泽的包装豆腐,油煎则体积膨大。有较强的吸湿性,对食品有保湿和抗冻作用。[2]如此看来,单纯回避湿纸巾还有意义吗?   当然,用的多、用的广并不一定就代表绝对安全。说了这么多,丙二醇到底有没有毒呢?   【理性分析小贴士2】有毒没毒,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可一概而论。水喝太多都能导致死亡,那水是不是“有毒”呢?所以,其实我们关心的只是正常情况下的接触剂量是否对人体有害。这一点,从毒性分级标准上也是可以看出的:    化合物经口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分级(WHO)     对照上表,丙二醇的毒理学数据为:急性毒性经口 LD50>2000mg/kg,鼠。[3]因此属于低毒。低毒意味着体重70KG人的致死剂量为35~350g。湿纸巾中的丙二醇含量远远达不到。   另外,根据我国最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丙二醇的最大使用量最高为3.0g/kg。   丙二醇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相信与这种口服剂量相比,经过湿纸巾→手→食物→口这条路径进入身体的丙二醇含量绝对是安全的。   解释完丙二醇,再来看苯扎氯胺就轻松多了。   苯扎氯铵是一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广谱杀菌剂,杀菌力强,对皮肤和组织无刺激性,对金属、橡胶制品无腐蚀作用。稀溶液广泛用于手、皮肤、黏膜、器械等的消毒。外用时,创面消毒用0.01%的溶液,皮肤、手术器械消毒用0.1%的溶液。[3]人口服致死量约在1-3g。[4]   报道截屏     从网上截图可以看出,(图中的)湿纸巾中苯扎氯铵的含量刚好为皮肤消毒用,因此只要避开眼睛、伤口等敏感部位,使用就是安全的。   最后,关于新闻中提到的的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人需要自己看原料表判别有无过敏原,与丙二醇或苯扎氯铵本身无关。   【结论】湿纸巾所含成分相对复杂,特定物质是否对人体有危害需要根据蝌蚪君提供的思路认真排查。但湿纸巾中所含的丙二醇和苯扎氯铵两种成分正常情况下使用是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为了保证生产厂家没有偷工减料、湿纸巾包装标注的物质及含量与实际相符,建议大家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有国家认证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郑军. 1,2丙二醇国内外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J]. 热固性树脂,2009,01:58-62. [2] 来自chemicalbook [3] 张晓友,董淑华[M]. 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42 [4] 姚静.药用辅料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62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editor@kedo.gov.cn。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蝌蚪君

湿纸巾的危害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