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历史文化,广东潮州历史介绍(广州的城市文化特点)
- 创业
- 2022-07-29 04:58:58
广州的历史文化有哪些?要详细的
广州简称广州,古称番禺或南海。广州的标志是“五羊”,它的美食世界闻名。广州始建于公元前214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座城市刚建成时,它的名字叫任涛城。早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即周懿王八年),这里的“百越”在《史记》年被称为“南越”,在《汉书》年被称为“南越”。已经和长江中游的楚人有了交往,建了“楚亭”,这是广州最早的名字。秦始皇征服岭南后,设立三郡,即南海郡和番禺郡,即现在的广州市越秀区。南海郡守任涛在矾山、玉山(今仓边路附近)建番禺城(史称任涛城),是广州设立行政区和城市的开始。秦末前204年,南海郡都督赵佗吞并桂林郡、大象郡。据岭南(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建立了一个疆域“东西一万余里”的南越国家,定都番禺(今广州)。这是第一次为今天的岭南地区建都。前113年,南越宰相吕佳叛变,立赵建德为南越王。次年,汉武帝调集十万大军,进军南越。27年,交州刺史卜志将周至迁回番禺,并扩城,后称卜志市。丰五年,改交州,治州为广信(今广东封开)。26年,孙权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故名“广州”。1997年,属南汉郡,定都兴(广州)。梁三年(917),青海、静海两军使者建都于广州。国初名大岳,年号干衡,次年改汉,史称南汉。1680年,南明少武皇帝朱在广州建都;直到1921年市政厅成立,尤其是广州这座城市。1917年,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11月10日,孙中山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孙中山被选为海军和陆军大元帅,这是孙中山第一次在广州建立政权[14]。1918年,广州市政务院成立,广州开始设市为省会[15]。1921年2月,广东省议会通过《广州市暂行条例》,同年2月15日颁布实施。广州市公署正式成立,孙克被任命为广州市第一任市长,使广州成为中国第一个“市”。1923年,孙中山合力驱逐陈炯明起义军,再次回到广州,重建大元帅府,第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14]。1925年6月24日,国民党中央决定改组大元帅府。192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7月,广州市政厅改为广州市政府[16-17]。一九三一年,胡派、王派、桂系、等。年,党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别会议”,并在广州建立了一个单独的政府,就像在孙文的执法战争中所做的那样。广州“国民政府”成立于1931年5月28日[18-19]。1938年10月21日,侵华日军占领广州,开始了长达7年的占领期。1945年9月16日,广州宣布光复。民国时期为八大特别市(上海、北平、天津、青岛、汉口、南京、重庆、广州)之一。1948年公布后,更名为直辖市。[20-21]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解放后撤销特别市。1983年2月,广州实行计划单列。1993年,国务院决定取消省会城市的计划单列,只剩下6个计划单列市。
广东有哪些历史文化?
1.韶关马坝人遗址:1958年,在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西南3公里的狮子岩发现了举世闻名的马坝人头骨。马坝人是介于中国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古人,证明早在12.9万年前广东就有早期古人出现。2.广州南越王博物馆:秦国在秦国的时候,秦国建立赵佗为南越国,带来了汉人的血脉和中原文化。南越王博物馆是他孙子赵显的墓,南越王墓是80年代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3.潮州韩文公祠:中唐时期,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推动了乡村研究,振兴了文风,兴修水利,击退了鳄鱼,关心农业,极大地促进了粤东的发展。潮州至今仍有汉文公庙纪念他。4.阳江南海一号: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海上丝绸之路运送瓷器过程中失事沉没的古代木质沉船。被称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海上敦煌”。船上有6万到8万件文物,很多都是无价的国宝。5.南雄珠玑古巷:珠玑古巷南起马旭桥,北至凤凰桥,全长1.5公里。是武陵南北古梅关路的必经之路,很多广东汉族先民就是从这里进入广东的。6.新会崖崖门碑:崖门是南宋末代皇帝建都的地方。衙门碑曾哀叹南宋的悲惨结局。雅山海战失败后,卢秀福见无法突围,便背着八岁的赵敏纵身跳入海中,随行的十余万军民也相继跳入海中。7.梅州大埔客家土楼:客家土楼和围龙坞见证了汉人南迁的故事。客家人原本是中原的汉人,但因战乱、饥荒等原因被迫南迁。从魏晋南宋延续近千年,行程万里,在闽粤赣边区形成客家人。8.东莞虎门池遗址销毁鸦片:虎门销毁鸦片显示了中国人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19世纪初,英国鸦片大量输入中国,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身心健康。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滩当众销毁鸦片,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2119袋,总重2376254公斤。9.开平的碉楼和村落:开平的碉楼星罗棋布,建筑精美,风格各异。它最初的作用是为了防贼避洪,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是广东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10.岭南四大园林: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音山房、东莞可园,并称为岭南四大园林,是中国南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四大园林典雅秀丽,集中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塑、诗歌、灰雕等艺术于一体。
yu.net/img/广东有哪些历史文化?.jpg" alt="广东有哪些历史文化?" />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广州的历史
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1、文学东汉,广州汉议郎学者杨孚写出了我国第一部地区性的物产专著《异物志》,是广东最早著书立说的学者。宋代,珠三角成为岭南文学中心,广州的崔与之、李昴英是有全国影响的人物,崔与之更是开岭南宋词之始。明代,广州以南园前五子、南园后五子诗社为代表的文人社团盛行,代表人物有孙蕡、黄哲、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邝露、陈子壮、黎遂球等。清代,广州出现了以“岭南三大家”和“岭南七子”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包括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程可则、王邦畿、方殿元、方还、方朝、张维屏、梁鼎芬等,使岭南诗坛与中原、江浙诗坛三足鼎立。“岭南三大家”的诗作在清代诗坛享有极高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居于重要地位。2、绘画岭南画坛从明清起有较大发展,人才辈出,广州有林良、颜宗、何浩、张誉、黎简、谢兰生、罗天池、居巢、居廉、苏六朋、陈璞等。20世纪初,在广东产生了“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均为番禺人。他们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东洋、西洋画法,自创一格,着重写生,章法、笔墨不落陈套,色彩鲜艳,学者甚众,与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为20世纪主宰中国画坛的三大画派之一。代表人物有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关山月、赵少昂、黎雄才、杨善深、卢传远、何香凝、方人定、伍嘉陵、黄独峰、司徒奇、何磊、黎葛民、黄幻吾、黄少强、陈凝丹等。另外通草画是19世纪起源于广州的一种绘画艺术。 3、工艺“三雕一彩一绣”是广州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代表,即广州象牙雕刻、广州玉雕、广州木雕、广彩、广绣。广雕还包括广州榄雕、石雕、砖雕、骨雕、贝雕等。清代以来,广州工匠根据西方客户的要求,选择各种名贵材料,精镂细刻,形成了新颖、生动逼真、精巧细腻的广雕艺术品,更成为朝廷贡品,故宫博物院均有收藏,代表人物有陈祖章、翁昭、翁荣标、李定宁等。广彩是广州特有的釉上彩瓷工艺品,已有300多年历史。作为外销瓷,广彩在清代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有“世界官窑”之称,欧洲许多国家的皇室用瓷都是广彩瓷品。广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代成为朝廷贡品,到明代中期已扬名海外,18世纪风靡了英国皇家及上流社会,英、法、德、美各国博物馆均有收藏,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不少广绣的优秀作品。4、园林在18至19世纪初期,广州海珠区、西关一带曾涌现出由十三行商人兴建的规模宏大、雍容华丽的私家园林,包括潘家花园、伍家花园、海山仙馆在内的众多名园,被称为“行商庭园”。它们不仅是岭南园林的巅峰之作,还引发了清代时期欧洲各国模仿“中国式”园林的盛况。广州现存的清代古典式岭南园林有余荫山房,是岭南四大园林之一。5、民俗广州迎春花市在南汉时就已有之,到19世纪中叶,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几天举行,花木涌入城市,十里长街,市民结伴“行花街”,热闹非凡,越办越旺,发展到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城市都有此俗。广州民俗还有飘色、醒狮、龙狮、鳌鱼舞、黄阁麒麟舞、市桥水色、鱼灯、乞巧、凤舞、八音锣鼓、木鱼书、龙舟、北帝诞、生菜会、波罗诞、郑仙诞、金花诞、何仙姑诞等。 扩展资料: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所在地,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广州是广府文化的辐射中心,从公元三世纪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清时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唯一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州市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