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地址,珠海暨大是什么档次的大学(暨南大学真的很一般)
- 创业
- 2022-07-28 11:28:47
暨南大学有几个校区,分别在哪?
暨南大学有四个校区,分别是:暨南大学主校区地址: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中文学院(原华侨补充学校)地址:寿沟岭337号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地址:珠海市前山路206号暨南大学,简称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大学。被誉为“中国第一侨校”,是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务院侨办直属领导,教育部“卓越博士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济南”二字出自33,360,010-30,000篇:“东至海,西为流沙所围,至新月之南,其声已教天下。”即面向东南亚,向各大洲传播中华文化。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在南京创办的济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时期,他移居福建建阳。1946年搬回上海。1949年8月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合并,1958年在广州重建。
暨南大学在哪里?
暨南大学本部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前山路206号。暨南大学番禺校区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兴业大道855号。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生态广场东街6号。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时任两江总督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准许‘南洋群岛、檀香山、旧金山等地侨民’回南京求学,以便‘大张旗鼓地出国任教’。经过筹备,校址选在南京薛佳巷妙香寺。1923年,暨南学校为了适应学生的增加,建立大学部,从南京迁到上海。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租界被日军占领,暨南大学迁至福建建阳。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
求暨南大学的英文地址
广州石牌校区(本部)地址: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英文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瘦狗岭校区(中文)地址: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瘦狗岭路377号英文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瘦狗路377号暨南大学。深圳校区地址:深圳市南山区侨城东路6号英文地址: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东路6号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地址:广东省珠海市前山路206号英文地址:中国广东省珠海市前山路206号暨南大学。延伸资料: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院校,是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和广东省共建的“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务院侨办直属。“济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至大海,西为流沙所围,南至新月,声和教育达天下。”即面向东南亚,向各大洲传播中华文化。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在南京创办的济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时期,他移居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合并。中国成立后,1958年在广州重建暨南大学。文革期间一度关闭,1978年在广州重新开放。改革开放后,学校发展迅速。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21世纪重点大学。2011年4月,国务院侨办、教育部和广东省政府签署协议,共建暨南大学。2015年6月,学校入选广东省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被誉为“华侨最高学府”的暨南大学,恪守“忠、信、尊”的校训,注重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人才。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港澳台”的办学方针。自成立以来,已培养了来自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30多万名人才,堪称世界之最。暨南大学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大学,名称一直沿用的百年名校之一,中国第一批试行学分制的大学,第一所在综合性大学设立医学院的大学, 第一个成立华侨问题研究所的大学,第一个成立商科的大学……目前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文、理、医齐全,有37个学院,64个。 现有本科专业9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7个。有16个博士后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近年来,在师生的努力下,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实力有了明显提升。目前,学校拥有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1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工程、化学、临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学院
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30个一级学科上榜,数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三,其中新闻传播学获评A-,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获评B+。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优化,有专任教师233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含特聘、讲座、青年长江)16人,杰青、优青获得者35人,“珠江学者”43人,教授682人,副教授866人,博士生导师741人,硕士生导师1547人。学校的办学影响日益扩大,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经成为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报考深造首选的热门高校,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港澳台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示范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学校目前有全日制学生38485人,其中本科生27241人,研究生11244人,来自12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校华侨、港澳台和外国留学生14388人。学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运会等多种国内外文体艺等赛事中屡创佳绩,暨南健儿苏炳添、陈艾森等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上为国争光,令国人振奋。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暨大毕业生深受海内外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一直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学校科研实力逐步增强,现设有国家部省级科研平台83个。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学校近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SCI等权威索引收录的国际论文数量持续增长;2011年以来,学校人文社科领域共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7项、其他类型国家社科项目近250项,其中,近三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前10位,是唯一一所排名进入全国前十的非“985”高校,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及排名近年也屡创新高。同时,人文社科领域高端成果不断涌现,2011年以来共获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8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论文12篇,在SSCI、A&HCI等国外权威索引期刊发表论文近千篇。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化特色突出,已同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355家高等院校和文化、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招生院校,在全球68个国家设立110个招生报名点,设有全英语授课的国际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招生的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2017年正式开学,在校外国留学生4548人,其中本科生1922人,研究生285人。学校学风浓郁,人才辈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尤以香港、澳门等地较为集中。前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李岚清,著名侨领、新加坡大学首任校长李光前,前泰国议会主席、副总理许敦茂,中国两院院士谭其骧、邓锡铭、侯芙生、曾毅,烈士江上青、陈镇和(华侨)、符保卢、符克(华侨),以及近年来内地和港澳台地区许多政府、工商及文教界知名人士均是暨南大学不同时期的杰出校友。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