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浙大获捐款11亿,浙大美女教授获脑研究大奖(马云捐款300亿在哪里)

摘要: 浙大获捐11亿是分期付款被质疑炒作刷纪录,你怎么看? 至于大学接受校友基金捐赠因分期付款被质疑炒作,个...

浙大获捐11亿是分期付款被质疑炒作刷纪录,你怎么看?

至于大学接受校友基金捐赠因分期付款被质疑炒作,个人感觉不知道的还是少说闲话吧。对别人要求严格,对自己忽视自身素养放任自流,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突然想起汶川地震前,某企业捐了一个亿。但也有声音说这是为了企业的推广而作秀,甚至主张大家不要买这家企业的产品,让人无奈却又可笑。任何企业的成功都是为了利润最大化,但是我们能不能既嫉妒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又忽略它在利润最大化时的贡献或努力呢?捐赠在当时是一种很好的商业推广方式。当然,也不排除很多企业对高校进行捐赠,完全没有任何商业考虑。很多企业负责人会给高校捐款,可以是自己毕业的高校,也可以是帮助过自己的高校。事实证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的捐赠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软硬件建设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不像企业,没有盈利能力,也没有盈利目的。作为教书育人做科研和项目的地方,他们一方面负责攻关很多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另一方面又缺乏经费。当然,企业的帮助对自身发展也是有用的。比如建一些教学楼,会以企业命名,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比电视广告的信任度好很多。同时,企业设立奖学金项目对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吸引优秀毕业生进入企业也有很大帮助。浙大的活动捐赠是10年11亿元的捐赠。个人觉得没必要质疑太多,尤其是企业的道德问题。既然是捐款,那就是好事。既然是好事,我需要感谢你。

浙大获捐11亿是分期付款被质疑炒作刷纪录,你怎么看?

黄铮向母校浙大捐赠1亿美金,国内还有哪些富商有过大额母校捐赠?

那还挺多的,至少我知道的不少。国内几乎所有能称得上出名的企业家都给母校捐过款,有的是以个人名义,大部分是以公司名义。先简单看几个给母校捐款的校友。一、李彦宏李彦宏毕业于北京大学,百度公司创始人。2009年,李彦宏向母校北京大学捐赠1000万元,在北大设立“李彦宏奖励基金”。2018年,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李彦宏夫妇与百度公司共同向学校再捐赠6.6亿元,同时成立“北大百度基金”,用于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和探索。二。刘。JD.COM创始人刘向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捐赠3亿元,是人大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校友捐赠。这些捐款主要用于人大东校区的建设,以及法学、新闻学、互联网、人工智能、金融、体育等专业学科建设的研究,同时用于助学金和奖学金的推广。三。马云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英语专业。2015年,马云向母校捐赠1亿元人民币,成立“杭州师范大学马云教育基金”。四。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2012年,雷军向母校捐赠1000万元设立雷军奖学金。2016年向母校捐赠999999元,用于学校科技楼建设。这些校友的捐款,既有对母校的感恩,也有企业税收优惠的考虑。作为一名优秀的校友,对母校心存感激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态。作为商人,企业慈善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所以这也是他们热衷慈善的另一个原因。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足年度利润总额12%的,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允许在结转后三年内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可以凭捐赠发票申请税收优惠。事实上,现在很多知名企业家都热衷于公益事业,尤其是对母校的捐赠。我们可以在网上搜索。几乎所有成功的创业者都可以选择捐赠给母校,但是根据个人能力的不同,捐赠的金额会有一些差异。

黄铮向母校浙大捐赠1亿美金,国内还有哪些富商有过大额母校捐赠?

作为普通校友,你是否愿意为母校捐款?

不会,不管我有没有钱,作为校友我都不会捐。至少,这是中国捐赠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之前的观念。可能有人会觉得这种态度是对母校的不尊重,但是谁规定我尊重母校就一定要捐款呢?表面上看,作为校友向母校捐款是理所当然的,但学校对社会捐款的管理比较混乱,甚至会将专款专用的社会捐款挪作他用。这种行为会严重伤害捐赠者的感情,尤其是对校友。给母校捐款,是希望母校发展得更好。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一些学校因为收到大量捐款而腐败。类似的案例在全国高校都很常见,这也证明了大部分校友都是从客观角度出发的。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大学行政人员仍然属于行政职务,甚至个别大学领导把学校成绩作为职业晋升的跳板。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会鼓励已经毕业的校友以各种形式和理由捐款,因为这种钱从财务角度来说可以相对自由地管理,个别大学领导会用它来发展自己的政绩,从而方便自己的职务升迁。在如此黑暗的大学捐赠管理制度下,校友如何安心捐款?或许以上观点会引发不满和质疑,但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如果校友捐赠同等价值的实物,大部分母校会推三。

阻四,因为这会增加管理难度和工作内容,而捐助金钱则可以直接进入财物账户,对学校开展其他活动也是非常有利的,所以说学校认准的是校友的金钱而非感情,不过作为校友来说,给母校捐款更多的是体现自己对母校的感情,两相对比就能够发现存在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如果高等院校接受校友捐款有了成熟而完善的管理体系,必定会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定期向母校捐款,但会根据母校的发展现状制定用途,毕竟捐款的性质是非常严肃的,要知道母校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在捐款的时候就应该侧重这些领域,这样才能确保我们数额不等的捐款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相信这对每个校友来说都是比较认可的捐款模式。

作为普通校友,你是否愿意为母校捐款?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