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地震地图,地震带图片(四川地震地图全图)

摘要: 高德地图上线“地震地图”,高德地图的这个做法能不能让人躲过地震? 我觉得没什么用,但是事后可以知道...

高德地图上线“地震地图”,高德地图的这个做法能不能让人躲过地震?

我觉得没什么用,但是事后可以知道地震。如果真的地震了,谁还有心情翻手机看?就算有用,那时候也没用。首先不得不承认Goldilocks一直领先,但是我觉得这个新功能有点浪费资源。还不如把资金留下来开发其他模块,就拿之前的汶川地震来说。那种地震,谁第一个想起拿手机查有没有地震?大家在地震的第一时间是如何逃生的,或者想想自己的家人在哪里,是否在地震现场?其次说一下地震瞬间不在现场的朋友如果在手机上会看什么?如果他们是我,我会看新闻,看当地发回的现场报道,这才是我最关心的。因为如果我不在,我最着急的就是想知道情况怎么样。我觉得高德如果真的想帮助震区,就应该在这方面发展,或者可以定位亲人,这样不仅可以用于地震,也可以用于失踪人员。如果他找不到,每个人都会根据高德最后的位置找到大概的位置。现在从网络技术上来说,地震时网络处于中断状态。如果是这样的话,它不能给人们一个警示,而且我认为国家现在对地震研究的投入必须大于个人。毕竟,高德地图也属于运营模式,不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我相信高德地图将会承载更多的功能,方便人们的生活。比如现在提出的三维电子商务,就是地图上看到的建筑设施中的商业形态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

高德地图上线“地震地图”,高德地图的这个做法能不能让人躲过地震?

跪求关于全球地震或海啸区域的地图!!!!!!!!!!!!

(1)1995-2001年全球4级以上地震震中分布图:3358 www . js China . com.cn/GB/js China/news/ZT 2005/node 16798/node 16803/user object 1 ai 1085527 . html(2)全球地震分布图3360 http://www . IQ-school . com/M5/M-5-1200-650LXX.com/Wanglu CSG board id=13ID=4306(5)全球板块构造与大地震分布图http://www . nanfang daily . com.cn/south news/ZT/2004 zmnztk/ydyhx/20041230036 . ASP

跪求关于全球地震或海啸区域的地图!!!!!!!!!!!!

如何看懂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地震区划就是将全国按照地震危险程度划分为若干个区域,针对不同的区域制定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1990)》就是用基本烈度来表示地震风险,把全国分为五类:& lt6,6,7,8和 9。由于区划图是四百万分之一的小比例尺,只能提供大区域地震风险的平均估计,即以50年为设计基准期,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遇到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可作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的依据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数据。不能用于预测小范围震害和特定场地条件下地震烈度的变化。为了预防地震灾害,世界各国根据地震危险程度将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表示地震区划的地图称为地震区划图。地震区划图的编制是地震区划的中心任务。所有国家基本建设工程都要根据地震区划图制定抗震设计标准。地震区划本质上属于地震长期预测的范畴。由于地震预报还处于探索阶段,还远未科学解决,地震区划图只是暂时的,还在通过科研的深入不断修改完善。地震烈度区划图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是以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为指标,将国土划分为不同地震危险度或抗震设防等级的地图。本图是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依据或要求,也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不同时期的区划图有着不同的内涵。地震烈度区划图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适用范围: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资料;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三)制定减轻和预防地震灾害对策的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两图一表,其中两张是《中国地震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其50年超越概率为10%,相当于GB 50011-2001规定的设防烈度(或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对应烈度)的概率水平。“二图”场地条件为平坦稳定的一般(中硬)场地。“两图”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定义为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最大的对应水平加速度;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定义为地震反应谱开始下降的周期。“表1”为“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采用四种场地划分类型。“两张表”提供了特征周期分区:1区(近震区)、2区(远震区)和3区(远震区)。设计地震分组是将特征周期区调整为第一、二、三组设计地震,并根据场地给出设计特征周期值。

如何看懂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