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崇福寺,适合女士静修的寺庙(福州妙峰寺)
- 创业
- 2022-07-26 06:14:10
福州崇福寺的寺院简介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僧人在此居住,见风景独特,与弟弟详细商议建立养母堂。清理地基时,无意中发现一块刻有“[url]崇福寺[/url]”字样的石刻,于是许下了重修崇福寺的愿望。在鼓山涌泉寺永觉禅师的支持下,村村、特经两位高僧派出四位大师集资,随后建起了三座小型佛寺。到崇祯五年(1632年),大雄宝殿和法堂相继建成,并请江西一位著名工匠雕刻了一尊三米多高的阿弥陀佛像。雕刻精美,造像庄严,居当时闽中现存造像之首(现已无佛像留存)。于是,山上拜佛的人多了去了,永觉法师曾经给佛祖写过一首诗:“北岭云青松。”香火无声,余者观之,山色白赤。“禅师顾也为寺内写了一张字条,后来又做了一个匾额,至今珍藏在寺内。几年后,存存和狄静两位僧人相继去世,寺庙事务无人过问。另外,由于明末各地的混乱。交通阴了,出去筹钱的和尚回不来了,寺庙的建设只好停止。至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剑村弟子庆安来到寺方丈处,情况才稍有好转。庆安死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他的高徒淑英主持寺庙,随后进行了一次大的建设。经过五年的努力,正殿装修完毕,然后又建了两个东西。崇福寺建成了。此后,由于人少,寺庙逐渐衰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鼓山涌泉寺的古越禅师来此主持寺院事务,并努力重建大雄宝殿、钟楼、法堂、天王殿、方丈室、唐七和客堂,一切规章均仿照鼓山涌泉寺。古月禅师于民国八年(1919年)逝世,崇福寺僧人在寺内建塔纪念,取名“中兴崇福古月禅师塔”。之后,古越禅师的师傅必须掌管法席。当时有关部门默许农林学校占用寺庙财产,禅师保护是肯定的。1949年后,20多名僧尼参加了土地改革,并被分配到一部分田地。在吟诵和冥想之后,他们耕种田地以自给自足。1957年,福州市佛教协会在寺内建立了佛教疗养院,收容了几十名老、弱、贫、病的佛教徒。德钦大师是院长,李明大师负责日常工作。多亏了政府部门支付的生活费,这些佛教徒才能安享晚年。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寺庙被毁,后被华侨农场占用。很快,义山寺的一些老和尚也被安置在寺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的各项宗教政策的落实,崇福寺得到恢复,成为仲尼的佛教道场。由于传昌大师惨淡经营,到1983年,各种殿堂重建,许多佛像被重新塑造。年春,福建佛学院女子班在此成立。如今,从该寺毕业的尼姑遍布世界各地,为佛教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僧人。如今,崇福寺占地3816平方米,有18个大殿,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唐琦殿、地藏殿和珈蓝神殿殿。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晨钟暮鼓。崇福寺与日本佛教界渊源颇深,在日本长崎圣寿山也有一座崇福寺。该寺始建于明朝崇祯八年(1635年)。它把福州的崇福寺尊为祠堂,曾经来中国寻根认祖。寺内有两座佛塔,一座是古越和尚墓塔;还有一个平板电脑。
崇福寺的简介
崇福寺,原名崇福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郊区北岭香峰山南麓,距市区约8公里。是福州五大禅林之一。兴国二年(977)在宋太平创建,后废弃。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高僧存存在研究所旧址创办“母堂”。奠基的时候发现了“崇福禅院”的石额,于是他许愿要复兴。起初,只建了三座小屋。崇祯五年(1632年),在鼓山涌泉寺永觉禅师的庇护下,修建了大雄宝殿和法堂。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扩建,后逐渐发展,梵宫众多,庙宇高耸。现存的大部分老建筑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冬天由鼓山涌泉寺住持顾岳重建的,它们占地3816平方米。民国时期曾拥有130余亩山田。租养和尚。
崇福寺的现任方丈
崇福寺的继承法体系属于曹洞宗。现任住持传昌法师,78岁,福建霞浦人。1939年在霞浦大井白鹤堂出家,1950年迁至西城关柏翠寺。1955年起,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957年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受足戒,后在福州金鸡山藏寺学戒,协助德钦法师在翔凤崇福寺筹办福建佛教疗养院。1962年任福建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福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60年起任福州市第四、五届人大代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很震惊,我被送到工厂工作,然后我在CPPCC工作。1980年回到省市佛教协会工作,任副会长。1983年起,当选为福州市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为罗山法海寺、金鸡山藏庙、祥丰崇福寺的重建作出了重大贡献。1981年和1982年,我们全力支持鼓山涌泉寺和翔凤崇福寺举办男女佛教培训班。1983年,经省政府批准,开办福州佛学院,此后他一直担任副院长。1989年任金鸡山藏寺、翔凤崇福寺住持。1992年起,当选为第七届、第八届省人大代表。1996年1月,因支持残疾人康复工作,被授予“八五”先进个人称号。现为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佛教协会顾问、福建省佛学院副院长、福州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崇福寺明静大师,73岁,祖籍福建福州,师从元英大师。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