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国考50万人弃考,国考不报班考过的几率大不大(公务员有多少人弃考)

摘要: 逾50万人国考最终弃考 烧脑试题在考什么 2016年11月27日,山西太原某公务员考点,考生排队进入考场。本报...

逾50万人国考最终弃考 烧脑试题在考什么

2016年11月27日,山西太原某公务员考点,考生排队进入考场。本报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张霓)国家公务员局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近日结束的2017年度国考笔试共有148.63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实际参考人数为98.4万人。这也意味着,本次国考“弃考”人数超过50万。50多万人“弃考”的竞争比在2017年国考下降到3633601人。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计划招录2.7万余人。国家公务员局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本次国考,148.63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113.7万人付费参加笔试,98.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约为86.58%。这也意味着50多万考生“弃考”,竞争比从55:1下降到36:1。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国考出现了大规模的“弃考”现象:2013年,国考“弃考”人数超过38万;2014年,国考“弃考”人数超过40万;2015年国考“弃考”人数达到50多万人;去年有超过46万人“放弃”国考。2016年11月27日,福州某公务员笔试。考生在找考场。摄于张斌900多个考点,近10万监考人员及其他人员上岗。从去年1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刑法修正案(九)》。明确在包括公务员录用考试在内的法定国家考试中,组织考试作弊被列为刑事犯罪。自今年10月1日起,人社部发布的《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正式实施。按照《办法》,对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报考者,取消其本次考试资格,不予录用,并记入公务员考试录用诚信档案,视情况记录5年或长期记录。考生如有串通作弊或参与有组织作弊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将永远不得进入公务员队伍。由于本次考试是《办法》实施后的首次国考,被浸润孝道的媒体称为“最严”国考。国务委员局考试与记录司副司长彭此前表示,在今年的笔试中,将向所有考点和考场分配经验丰富的监考人员,并配备身份证识别器、手机信号屏蔽设备、视频监控等设备。据国家公务员局28日通报,在本次国考中,全国900多个考点近10万名监考人员、巡考人员和考试工作人员为考生提供了考试服务。这个人员规模和去年基本持平。2016年11月27日,山西太原某公务员考点,考生排队进入考场。吴俊杰拍了一张考生“烧脑”考试的照片。专家说,难度并没有改变太多的“航天器”、“人工智能”和“玉兔月球车”.本次国考有不少新词、热词进入试题,作文以“水的智慧与城市发展”为主题,聚焦生态领域。很多考生吐槽考题“烧脑”,需要用“洪荒之力”来回答。2016年11月27日,山西太原某公务员考点,考生排队进入考场。吴俊杰的图片提示:笔试后注意这些事项!2017国考笔试已经结束,但面试、调剂、体检、考察等后续工作尚未开始。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有一些重要的点需要考生特别注意。2017年1月中旬笔试成绩、笔试合格分数线及面试名单

国考面试也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具体来说,它给出了一个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考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逻辑思维的严谨性等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1月和5月将分别有两次公开转让。不符合面试比例要求的职位和因单位人员退休而空缺的职位,可以拿出来进行调剂。通过最低合格分数线但未进入原岗位面试人员名单或面试未被录用者,可参加两次网上调剂。届时,国家公务员局将在网上公布相关信息,同时以短信方式通知网上考生。(完)

逾50万人国考最终弃考 烧脑试题在考什么

国考缴费后可以不去考吗?有什么后果

交完国考就不用考了,也没有什么后果。笔试阶段弃考没有任何影响。国考弃考的考生,只要符合省考要求,都可以报名。因此,放弃笔试视为自愿放弃笔试,但对考生的信用没有影响,不影响后续报考国考和其他公务员考试。但还是要提醒自愿弃考的考生,考试费不退,也就是说报名费不会因为个别弃考而退。不能报考的考生:(1)曾受刑事处罚或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二)在各级公务员录用中被发现有弄虚作假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三)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四)现役军人;(五)试用期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6)正在就读的非应届毕业生;(七)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人员,其情形为表扬他人的。《公务员法》第六十八条规定:“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的公务员,不得在同一机关兼任职务。

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公务员录用考试是职位竞争考试,报考人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环节的选拔,最终将被录用到所报考的职位上去任职。如果报考人员与招录机关公务员有公务员法第六十八条所列情形,一旦报考该职位且被录用,则立即形成回避关系。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国家公务员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