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肯德基冰块不如马桶水,为什么肯德基的冰块不容易化(冰块是不是可以通下水道)

摘要: 快餐店的冰真的块比马桶水还要脏? 近日,“肯德基等快餐店的食用冰块比马桶水还脏”的新闻备受关注。据...

快餐店的冰真的块比马桶水还要脏?

近日,“肯德基等快餐店的食用冰块比马桶水还脏”的新闻备受关注。据报道,央视记者从崇文门肯德基、麦当劳、真功夫三家快餐店取回可食用冰块,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肯德基崇文门和真功夫崇文门的食用冰块菌落数均高于国家标准,比马桶水高出数倍,比马桶水还脏。报道一出,立即引发众多网友热议。其实没那么简单。不管冰块和花露水的对比是否科学,冰块污染花露水的可能性有很多。【央视采样冰块过程中可能存在二次污染】现行的《食用冰块微生物检验》国家标准要求采样仪器和容器必须灭菌并低温保存。CCTV采样冰块时只用可乐杯和密封袋做容器,采样花露水时用无菌采样管和测试瓶。根据国家标准,食用冰块应“立即采摘并检验”,贮存时间最多不超过三小时,期间应保持在冷冻无菌环境中。央视记者将冰块从北京东城区崇文门带到北京西城区理化中心,并不一定符合国家标准对保存冰块的要求。根据SB/T 10017-2008,食用冰的原料应符合生活饮用水GB5749标准,也就是说自来水可以作为冰块使用。食用冰通常由制冰机制成。如果直接用自来水冷冻,估计不会有太多细菌,因为自来水余氯可以杀菌。但由于细菌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从水进入制冰机到实验室检测,有很多环节都可能被污染。比如制冰机,接触食用冰的工具,装食用冰的容器,记者的取样过程,甚至实验过程都可能被污染。【为什么花露水还这么“干净”?】因为花露水也是自来水,只要是自来水就必须符合饮用水的标准,而自来水中有余氯用于杀菌,所以细菌当然少。即使马桶水是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也需要一定的余氯,所以细菌不容易存活。当然再生水不要求菌落总数,毕竟不进。另一方面,如果马桶只是冲水甚至反复冲水,然后马上取水,和自来水有本质区别吗?还有一个细节。理化检测中心的花露水是浅蓝色的,要加洁厕剂,洁厕剂也可以杀菌。【菌落总数超标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它是反映细菌污染水平和卫生质量的一个指标。超标只能说明这些快餐店存在健康风险,生产操作可能不够规范,食品卫生有待提高。由于记者自行取样,不符合监管的法定程序,监管部门恐怕不能据此处罚,但还是可以给企业一些警示的。但是,是否真的危害很大,应该是另一回事。是否有必要和“厕所”一起恐吓公众,值得思考。对于菌落超标,新闻中的专家给出了一些解释。比如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科主任说“菌落总数超标,意味着致病菌的机会增加。甚至可能导致食物腐烂变质。”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一位副教授说,“人体吃了这些菌落超标的食物后,还会破坏人体内的有益菌群,引起痢疾、拉肚子、腹泻等疾病,所以不宜食用。”【菌落数超过150,不一定代表厕所脏】人体肠道的菌落数是5600个。现行轻工业国家标准规定,上限l

食物中常见菌落与人体正常菌落同源,不存在患病风险。能引起腹泻、痢疾的是食物中的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而快餐店的冰块中并没有检测出这些致病菌。【菌落总数超标破坏肠道菌群不靠谱】说菌落总数超标破坏肠道菌群有点耸人听闻。肠道菌群是怎么来的?难道不是从妈妈的乳头上,从你的小手里,从你出生后的空气里吃出来的吗?我们不知道我们每天吃了多少细菌。人体肠道中常年生活着1-2公斤的细菌,数量高达100万亿。食用冰中的细菌怎么会有能力撼动如此庞大的“地头蛇”呢?菌落数超标的食物都不会引起腹泻。毕竟菌落总数代表的是“杂牌军”,它们在人们的嘴里、脸上、手上、空气里无处不在。以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代表的精英力量,引发肠道疾病。实际上,世界上菌落总数通常是企业用来规范生产过程的,很少用来判断食品是否合格。比如日本乳品生产规范要求清洁区菌落总数应小于30CFU(指通过某种检测方法得到的实测值),30-50只能视为清洁区。超过100,就算污染严重也不能生产。我国《轻工业国家标准~洗手液》 (GB 12693-2010)也有这样的分区,其中洁净区也要求小于30CFU。

快餐店的冰真的块比马桶水还要脏?

肯德基冰块和马桶水到底谁最脏?

看了那篇报道,我得出一个结论:肯德基以后可以用花露水制冰了。

肯德基冰块和马桶水到底谁最脏?

“快餐店冰块不如马桶水干净”是怎么回事?

其实简单搜索一下,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不如花露水干净,比如“书桌不如花露水干净”、“键盘不如花露水干净”、“洗碗布上的细菌数量是马桶座圈的2万倍”等等。厕所很忙.言归正传,这个新闻的话题。

来自央视的一则新闻。央视记者拿着快餐店的冰块和马桶水去检测,赫然发现冰块细菌含量竟比马桶水细菌含量还多。为什么马桶水还这么“干净”?那是因为马桶水也是自来水,只要是自来水就要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而自来水里有余氯杀菌,细菌当然就少。即便马桶水是污水处理后的中水,其中也有一定余氯,细菌不易生存,当然中水是不对菌落总数作要求的,毕竟它不入口。另一方好橘面,马桶如果是刚冲过甚至是反复冲过,然后立即取水,这和自来水有什么本质区别吗?还有个细节,理化检测中心的马桶水是淡蓝色,应该加了洁厕灵,洁厕灵也是可以杀菌的。如果混着屎尿,或者好久没冲过了(余氯早就没了),再取样测定,结果又会不同。按照SB/T 10017-2008 的规定,食用冰的制作原料要符合生活饮用水的标准GB5749,也就是说可以用自来水做冰块。食用冰一般是用制冰机做的,如果是直接用自来水冰冻,细菌不会太多,因为自来水的余氯可以杀菌。但是由于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细菌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所以从水进入制冰机到进入实验室检测,有很多个环节可能被污染,比如制冰机、接触食用冰的工具、装食用冰的容器、记者采样过程、甚至实验过程都可能污染。另一方面,菌落总数超标导致食物腐败变质是确有其事,但前提条件是长时间储存于适宜环境和提供适当的营养成分。其实不超标也能腐败,只要有导致腐败的细菌存在,提供营养和适宜环境,腐败不过是个时间问题。食用冰自己是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它没营养、温度低,一般都很快吃掉,除非你把冰块放到饮料里,在适宜温度下放置较长时间。落总数超标的食品也未见得会导致痢疾拉肚,毕竟菌落总数代表的主要是“杂牌军”,而它们在人的嘴里、脸上、手上、空气中到处都是。导致肠道疾病的还是以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为代表的“精英部队”。实际上,菌落总数在国际上通常是企业用来进行生产过程的规范控制,很少用来判定食物是否合格。但是,菌落总数带袜没确实能反映这些快餐企业的卫生状况,要知道食用冰只是他们提供的五花八门的食品之一。快餐企业完全有必要借此机会,好好梳理一下可能出问题的环节,严把卫生质量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其实,冰块细菌比马桶水多的检测也算不上什么新闻,很早之前,美国一个12岁的中学生在课外科技活动就做过这个检测,结果跟央视一样。后来还有一些类似的更严谨一些的蠢纳检测,结果也都差不多。总的来说,冰块细菌多的原因不是自来水,而是与制冰机和取样有关。(答案整理自 CFSA--钟凯 的新浪博客)

发表评论

  • 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