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抢人大战,城市抢人大战的本质(二线城市抢人激烈)
- 创业
- 2022-07-07 02:20:34
二线城市抢人大战是怎么样的现象?
3月,“金三银四”求职黄金季正式到来。有人想升职加薪,有人想逃离大城市,面朝春天的大海。随着二线城市“抢人”升级,作为传统人才高地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面临人才净流出的挑战。还是留下来回国?十年前,年轻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但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在北京工作两年后,媒体行业的tips最近开始在老家江苏寻找新工作,准备“逃离北上广”。“刚毕业的时候,我想出去闯一闯,就来了北京。过了两年,发现节奏太快了,还是喜欢家乡的城市环境。”这两年,Tipping一个人在北京北苑租了一套一居室,月租4000元,占她月薪的40%。工作第一年,房租占收入的比例更高,几乎占到一半。大城市高昂的生活和交通成本是tips考虑回国的催化剂。二三线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工作机会的增加成为吸引人才迁移的关键原因。3月1日,Tipping的家乡南京出台政策,进一步放宽人才落户南京条件:3354名“40周岁以下本科生可直接落户南京”。也就是说,即使小费的老家不在省会,她大学毕业后回南京定居也很容易。更吸引眼球的是,外地高校毕业生每1000元可获得一次性面试补贴。此外,青年大学生今年1月1日后在南京首次创业,拿到营业执照,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2000元。去年初,武汉市“五年留住百万大学生”计划打响了“抢人大战”的第一枪。在零门槛落户的基础上,武汉开始在长江新城建设占地1000亩的“长江青年城”,让高校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舒适住房,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租到租赁住房。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武汉有30.1万大学生离开家乡创业就业,是前年的21倍。这种示范效应导致郑州、Xi、太原等城市纷纷效仿,希望吸引更多的年轻就业群体,以防止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困境。BOSS近期发布的《2018旺季人才趋势报告》数据显示,二线城市中,杭、汉、成、郑、Xi安的人才吸引力最高。2018年,选择离开北上广深的求职者中,有35.5%的人选择了这五个城市。纠结于23%求职者“逃离”后二线城市强势崛起,一线城市人才净流出率有所上升。报告显示,在过去三年中,18-35岁的年轻劳动者在工作首选城市的比例迅速下降,从2015年的65.8%下降到2017年底的46.5%。总体来看,2018年初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人才净流出率达到0.6%,比2017年同期提高0.05个百分点。逃离北上广?很多努力工作的职场人士,每次雾霾回来或者熬夜加班都会纠结。“我在大理、昆明、西双版纳看过房子,很想买一套,就走了。想在这些宜居城市找到理想的工作太难了。”结婚几年的证券分析师宋原野说。在他身边,有很多家庭因为孩子的升学问题而不愿离开北京。虽然二线城市的人才数量在快速上升,但北京等一线城市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仍然遥遥领先。2018年春季招聘旺季,从事互联网、金融、专业服务等高科技行业,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才,80%以上仍选择在一线城市打拼。耐人寻味的是,近一两年从一线城市“逃离”的人才也开始部分回流。尹老师从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回到武汉工作半年后,选择了t
“聚会从来都是吃喝的海洋。不醉不归,不离不弃。说话也没什么共同点。”他觉得在北京生活多年,不适应二线城市复杂世故的人际关系。BOSS直聘研究员院长常萌透露,根据数据追踪,23%的人在北上广深出逃15个月左右,会选择回到一线城市。
二线城市为何出现抢人大战?
截至3月1日,已有超过20个城市发布了2019年人才引进和落户的各项政策。以Xi安、郑州为代表的新兴二线城市,在人才落户、住房补贴、生活补贴、配套保障等方面加大了吸引人才的力度。人们不能长期坚持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仅人才短缺,一般劳动力也供不应求。劳动红利消失后,一系列问题向我们走来。人才争夺战会愈演愈烈,各大城市都要有这个思想准备。包括落户、房产政策、社保政策等。需要做必要的调整!真正把人才拒之门外或者赶走的是畸高的房价,或者是排斥人才买房的行政手段。除了降低房价,当地政府还必须松绑包括限购在内的房地产政策,尤其是为外来人才买房安居扫除障碍,否则很难留住人才,及时进来最终也会流失。
二线城市抢人大战究竟在抢什么?
2018年开始的慢宏观城抢人大战,今年似乎升级了。之前先出台落户新政,门槛一再降低。之后,南京继续试行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落户办法一年。据媒体统计,仅今年以来,就有20多个城市出台了各类人才引进和落户政策。二线城市抢人,首先是抢人才。有些城市号称抢高端人才。事实上,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降低了“人才”的定义。目前,大多数城市居民对大学毕业生支付不同程度的补贴,以吸引大学毕业生等年轻人,但
呼和浩特、沈阳、南昌等已将落户门槛降至中专学历。二线城市抢人,其实是在抢的城市的消费力,城市的地价!二线城市抢的都是相对年轻的成年人口,这一人群对于城市的医疗、教育、养老等基础服务需求还不明显,但提供的确是扎扎实实兆腊的消费,他们在一城市工作,需要有所居、有所乐,会有住房购买、租赁的需求,自然会带动地价、房价、土地出让金的上涨,还会带来大量消费,刺激经济持续增长。二线城市抢人,实质是在抢城市的未来。抢人意味着抢劳动力资源和潜在的消费力,意味着构筑城市未来的产业结构、聚集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本、形成城市长期健康发展的生产和消费能力。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