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政策,今日楼市最新消息(最新房地产预售政策)
- 创业
- 2022-06-21 21:05:20
楼市新政策202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强调,要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不把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短期手段,时刻绷紧房地产市场调控这根弦,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强化城市主体责任,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1年,我们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稳定地价、房价和预期。3月13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于房地产行业,《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仍要坚持“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三稳”目标更加明确。这也为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定下了基调。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再次提到“住房不是用来炒的”。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增加保障性租赁房和共有产权房供应,防止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整体来看,2021年以来,中国楼市调控越来越严格。对于一些学区房一房难求、新热度在玩、二手房一跃而起的城市,中央也及时预警,及时纠正,做到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稳。比如,今年1月下旬,住建部倪虹带队赴上海、深圳等地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引导预期,坚决遏制投机炒房。2月,住建部赴北京、杭州、无锡调研督导,要求各地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完善调控机制,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3月中旬,就在“两会”结束后,住建部赴成渝和安调研,要求两地深入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保持房地产调控坚定不移,确保实现“三稳”目标,着力解决新市民突出的住房问题。同月底,派出督导组赴南昌督导房地产调控。4月8日,住建部约谈广州、合肥、宁波、东莞、南通等5地领导,要求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短期手段,切实扛起城市的主体责任,确保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中国楼市国家又有什么政策?
2020年楼市最新政策法规!与你利益相关的4大看点!
2020年,本行第六次下调按揭贷款利率。与2019年前的5.92%相比,现在的年缩减率已经逼近5.24%。相比之前的房贷利率,一套房子甚至可以省十几万。与此同时,许多城市的信贷政策收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以北京为例。2020年,银行首套房和二套房利率已经取消。从去年5月开始,二套房利率调整为上浮20%。从去年9月开始,首套房利率调整为基准或上浮5%。与第一套和第二套利率双升。另外,二套房贷首付40%,利率提高到1.1倍。90平方米以上首套房贷首付比例将严格控制在30%以上,二套房首付比例达到50%以上。同时要求,对商品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根据风险情况,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其次,从去年开始,抢人大战还在继续。今年很多城市都出台了人才落户和购房政策,想在工作城市落户的“打工者”可以多加关注。今年以来,各地纷纷出台各种购房政策,尤其是人才购房政策,也将刺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比如济南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执行《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施亩睁细则》;5月12日,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聚集黄埔人才落实措施;郑州市政府办公室发《郑州市青年人才首次购房补贴发放及非郑户籍人才购房实施办法》;宁波市公安局发布公告,就全面放宽落户条件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同时,为了解决当代年轻人的住房问题,国家推出了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共有产权住房是指由政府和购房者共同投资购买。购房者产权份额原则上不低于50%,符合条件的家庭只能申请一套。共有房屋期限届满后,个人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向政府购买房屋,成为房屋的所有者。限购、限贷、限价转商、限售等一系列政策对于想进城工作的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在中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后,国内很多城市都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楼市调控政策,不仅排挤了投机者和炒家,也抬高了想在工作城市安家置业的奋斗者的数量。最后这一类,刚需者要特别注意。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为2020年房地产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指出,对各类需求实行差别化调控政策,满足首套需求,支持改善性需求,抑制投机炒房。包括今年推出房颤抗税,就是为了遏制房地产过度投机的现象,同时也让真实价格下降。显然,在后疫情时代,国家并没有因为“黑天鹅”事件而放松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放松政策要求。此前有消息称,2019年较2018年的450倍上涨了38%,创下历史新高。但2020年以来,累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达到368次,与2019年1-8月的367次基本持平。这些频繁出台的政策,既有抑制房价上涨的政策,也有阻止开发商降价的政策。
的“止跌令”。可见,在“房住不炒”总基调下,楼市限购政策短期不会取消。虽然今年以来,也增加不少住房有效供给的法规,提出了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意见,但大方向并没有发生改变,“房住不炒”将会是未来房地产行业的主基调。通过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职责,加强市场监管,从而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