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档线是什么,(投档分怎么算出来的)
- 创业
- 2022-06-18 23:01:23
什么是投档线?
高校投档分数线是指高校投档的最低成绩标准,是在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以高校同一学科(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 1.03以内)为基础,自然形成的。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也简称为分数线或调档线。投档线有筛选学生档案的功能。学生档案会在投档线后送到高校。投档线以下不能录取。与录取线不同的是,录取线是招生机构按计划录取完成后的最低分数线或分专业的最低分数线。投档线和调档线的区别调档线又称“调档线”,是相对于高校调取档案而言的,表示高校从省招办提取了档案。“投档线”又称“提档线”,对应的是省招办,是指省招办向高校投档。其实换挡线和换挡线的意思是一样的。一般高校的高考都需要根据高校的投档线从高到低进行选择。基本上只有比高校投档线高一定分数才能录取,当然比投档线高的分数越多越好。如果在投档线以下,被录取的可能性很大。文件传输也称为文件传送。各地招办根据考生分数和本地区高校调档比例,将考生档案投放到招生学校。大学招办开始调阅考生档案,也就是调档,审核考生资格和体检档案,然后确定录取分数线。一般每个大学都有调档比例,在120%以内。看院校的投档线(包括填报志愿时的参考),结合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增减,投档线也会相应降低,尤其是同档次的高校。如果一个院校招生多,分数线就会相应降低,反之亦然。所以不能简单的把运营线和高校综合实力挂钩。
投档分数线是什么意思
投档分数线的全称是院校投档分数线,也称调档线或调档线。是指在高校同科(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1,336,01.3以内)的基础上,在第一志愿填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学校声誉和名誉转移的最低成绩标准。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分数线。与录取线的区别:录取线是破格院校按计划完成招生后的最低分数线或分专业的最低分数线。录取线:即招生机构按计划录取完成后的最低分数线或分专业的最低分数线。排序:比如某大学理工类计划第一批30人,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内报学校并得分的80人,省招生办需要按招生计划数(301.2)投档36份。电脑将这80名学生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名第36名的考生总分就是理工类校本批次的调档线。经审查,学校择优录取其中30人,并将未录取的6人档案退回省招办。
高考投档线是什么意思,投档线和录取线区别
高考投档线又称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院校投档的最低成绩标准,是在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以高校同一学科(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 1.2以内)为基础,自然形成的。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分数线。提档线和录取线的区别如下:1。不同投档比院校的分数线投档比在1: 1.03以内,高考投档比在1,333,601.2以内。2.不同形成时间的录取分数线是招生院校按计划完成招生后的最低分数线或分专业的最低分数线。投档线是指在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高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以高校同一学科(如文科或理科)的招生计划数为基准(即投档比在1: 1.2以内)。不同的是,一个是高校录取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一个是高校录取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樱花3。决定不同单位的录取分数线由院校自行决定,投档线分数线全部由省招办指定。
- 人参与,0条评论
发表评论